Experience - 6个月心得

做了6个月的case 执行者,从一个刚毕业的菜鸟踏入测试的菜鸟,所幸的是跟了个很有趣的项目。

做的多语言测试,就是系统由一个语言转到另一个语言。觉得这种经验也很难得。

在这几个月工作中其实学到最多的是人际交往,说出来就是酱紫,工作也不难,跑跑case熟悉Jira,报Bug验bug。

我最开始的时候觉得测试难在对系统流程的测试上,不同角色之间切换时,验流程和状态是我觉得很难的,顺带一提之前做的是一个档案管理系统。后来换工作,现在手里做的相当于一个金融系统,我做报表那块。

报表的话主要是验证基本的增删改查,更细致一点的就是字段的处理和图标的处理,更难一点的就是验证模块内数据的来源,最难的是从别的模块做数据,然后在报表里进行验证。

所以在刚接手这一块的时候我觉得验证数据比验流程难,因为做数据的时候要懂其他模块的基本流程。

后来当我可以做数据了回过头的时候我觉得做数据也并不难,发现其实报bug才是最难的,因为当你刚接触一个模块的时候,你看着数据或者功能不对劲,你得去问:),千万别说功能文档(见鬼),有的话看文档没问题,没有的话看story也可以,我们是story,但是最省事的就是问了,就是问多了怕别人比较烦....

然后确定是bug了,描述起来又头大,我们是英文的:),现在熟悉了报bug之后又觉得验证bug好麻烦啊,除了发生的环境要验,然后其他环境也要验,一言难尽,虽然知道多环境确实时很好。

现在看法又不同的,我觉得报bug找bug都不难了,最难的是bug之间的关联,简单说就是你的这个Bug会影响什么地方,修复后会不会影响其他地方?我觉得目前这是比较难的。

也深刻体会到了100个码神100个风格,不同的人的编码风格不一样,不一致的话测试修复过程影响的地方其实是不太可控的,可能改着改着,另一个地方突然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一块至始至终都是一个码神在做的话可能还好点,中途换人又不重构代码的话后期维护也很糟心。:)测试也跟着糟心,永远有测不到的bug,而且测试还没源码,只能点到界面说这里有问题,隐藏的bug永远是锅,反正我还在混功能测试,来回点,我感觉我是个无情的测试工具人。

所以在编码初,我认为码神保持一个良好的编码风格非常重要。

人际交往的话,我学到最多的就是提前去处理问题,处理工作内容,当手头有一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规划,工作的优先级应该进行划分。

我们公司采用的并行工作法,回归的时候一般手头不止一个任务,我觉得这种做法优势在于更合理的细化时间,不好的地方在于,很多任务就显地比较杂,我也是个人之见。

还有一个很欣赏的部分的,就是回归周期的划分,回归时任务的划分,回归时风险分析,对未修复的bug进行处理,以风险的形式标注出来,避免无用的测试。

下次来总结功能测试和多语言测试的注意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