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data,bss,堆,共享库
优点:
(1)提高程序的并发性
(2)开销小,不用重新分配内存
(3)通信和共享数据方便
缺点:
(1)线程不稳定(库函数实现)
(2)线程调试比较困难(gdb支持不好)
(3)线程无法使用Unix经典事件,例如信号
#include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pthread_t *thread:传递一个pthread_t变量地址进来,用于保存新线程的tid(线程I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线程属性设置,如使用默认属性,则传NULL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函数指针,指向新线程应该加载执行的函数模块
void *arg:指定线程将要加载调用的那个函数的参数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以前学过的系统函数都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而错误号保存在全局变量errno中,而pthread库的函数都是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号,虽然每个线程也都有一个errno,但这是为了兼容其它函数接口而提供的,pthread库本身并不使用它,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码更加清晰。
在一个线程中调用pthread_create()创建新的线程后,当前线程从pthread_create()
返回继续往下执行,而新的线程所执行的代码由我们传给pthread_create的函数指针start_routine决定。start_routine函数接收一个参数,是通过pthread_create的arg参数传递给它的,该参数的类型为void *,这个指针按什么类型解释由调用者自己定义。start_routine的返回值类型也是void *,这个指针的含义同样由调用者自己定义。start_routine返回时,这个线程就退出了,其它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join得到start_routine的返回值,类似于父进程调用wait(2)得到子进程的退出状态,稍后详细介绍pthread_join。
pthread_create 成功返回后,新创建的线程的id被填写到thread参数所指向的内存单元。我们知道进程id的类型是pid_t,每个进程的id在整个系统中是唯一的,调用getpid(2)可以获得当前进程的id,是一个正整数值。线程id的类型是thread_t,它只在当前进程中保证是唯一的,在不同的系统中thread_t这个类型有不同的实现,它可能是一个整数值,也可能是一个结构体,也可能是一个地址,所以不能简单地当成整数用printf打印,调用pthread_self(3)可以获得当前线程的id。
attr参数表示线程属性,本节不深入讨论线程属性,所有代码例子都传NULL给attr参数,表示线程属性取缺省值。
#include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调用线程退出函数,注意和exit函数的区别,任何线程里exit导致进程退出,其他线程未工作结束,主控线程退出时不能return或exit。
需要注意,pthread_exit或者return返回的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单元必须是全局的或者是用malloc分配的,不能在线程函数的栈上分配,因为当其它线程得到这个返回指针时线程函数已经退出了。
#include
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void *retval:线程退出时传递出的参数,可以是退出值或地址,如是地址时,不能是线程内部申请的局部地址。
#include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etval);
pthread_t thread:回收线程的tid
void **retval:接收退出线程传递出的返回值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
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挂起等待,直到id为thread的线程终止。thread线程以不同的方法终止,通过pthread_join得到的终止状态是不同的,总结如下:
在进程内某个线程可以取消另一个线程。
#include
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
被取消的线程,退出值,定义在 Linux的pthread库中常数PTHREAD_CANCELED的值是-1。可以在头文件pthread.h中找到它的定义:
#define PTHREAD_CANCELED ((void *) -1)
#include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id);
pthread_t tid:分离线程tid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
一般情况下,线程终止后,其终止状态一直保留到其它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获取
它的状态为止。但是线程也可以被置为detach状态,这样的线程一旦终止就立刻回收它占用的所有资源,而不保留终止状态。不能对一个已经处于detach状态的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这样的调用将返回EINVAL。如果已经对一个线程调用了pthread_detach就不能再调用pthread_join了。
比较两个线程是否相等
#include
int pthread_equal(pthread_t t1, pthread_t t2);
如果需要只终止某个线程而不终止整个进程,可以有三种方法:
同一进程的线程间,pthread_cancel 向另一线程发终止信号。系统并不会马上关闭被取消线程,只有在被取消线程下次系统调用时,才会真正结束线程。或调用pthread_testcancel,让内核去检测是否需要取消当前线程。
linux下线程的属性是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进行设置,之前我们讨论的线程都是采用线程的默认属性,默认属性已经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开发时遇到的问题。如我们对程序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需要设置线程属性,比如可以通过设置线程栈
的大小来降低内存的使用,增加最大线程个数。
typedef struct
{
int etachstate; //线程的分离状态
int schedpolicy; //线程调度策略
structsched_param schedparam; //线程的调度参数
int inheritsched; //线程的继承性
int scope; //线程的作用域
size_t guardsize; //线程栈末尾的警戒缓冲区大小
int stackaddr_set; //线程的栈设置
void* stackaddr; //线程栈的位置
size_t stacksize; //线程栈的大小
} pthread_attr_t;
注:目前线程属性在内核中不是直接这么定义的,抽象太深不宜拿出讲解,为方便大家理解,使用早期的线程属性定义,两者之间定义的主要元素差别不大。
属性值不能直接设置,须使用相关函数进行操作,初始化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init,这个函数必须在 pthread_create 函数之前调用。之后须用pthread_attr_destroy函数来释放资源。线程属性主要包括如下属性:作用域(scope)、栈尺寸(stack size)、栈地址(stack address)、优先级(priority)、分离的状态(detached state)、调度策略和参数(scheduling policy and parameters)。默认的属性为非绑定、非分离、缺省M的堆栈、与父进程同样级别的优先级。
先初始化线程属性,再 pthread_create 创建线程
#include
int pthread_attr_init(pthread_attr_t *attr); //初始化线程属性
int pthread_attr_destroy(pthread_attr_t *attr); //销毁线程属性所占用的资源
线程的分离状态决定一个线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终止自己。
非分离状态:线程的默认属性是非分离状态,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线程等待创建的线程结束。只有当pthread_join()函数返回时,创建的线程才算终止,才能释放自己占用的系统资源。
分离状态:分离线程没有被其他的线程所等待,自己运行结束了,线程也就终止了,马上释放系统资源。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离状态。
线程分离状态的函数:
#include
int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设置线程属性,分离or非分离
int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获取程属性,分离or非分离
pthread_attr_t *attr:被已初始化的线程属性
int *detachstate:可选为PTHREAD_CREATE_DETACHED(分离线程)和 PTHREAD _CREATE_JOINABLE(非分离线程)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设置一个线程为分离线程,而这个线程运行又非常快,
它很可能在pthread_create函数返回之前就终止了,它终止以后就可能将线程号和系统资源移交给其他的线程使用,这样调用 pthread_create 的线程就得到了错误的线程号。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定的同步措施,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可以在被创建的线程里调用 pthread_cond_timedwait 函数,让这个线程等待一会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函数 pthread_create 返回。设置一段等待时间,是在多线程编程里常用的方法。但是注意不要使用诸如wait()之类的函数,它们是使整个进程睡眠,并不能解决线程同步的问题。
POSIX.1定义了两个常量_POSIX_THREAD_ATTR_STACKADDR 和_POSIX_THREAD_ATTR_STACKSIZE检测系统是否支持栈属性。也可以给sysconf函数传递_SC_THREAD_ATTR_STACKADDR或 _SC_THREAD_ATTR_STACKSIZE 来进行检测。
当进程栈地址空间不够用时,指定新建线程使用由malloc分配的空间作为自己的栈空间。通过pthread_attr_setstackaddr和pthread_attr_getstackaddr两个函数分别设置和获取线程的栈地址。传给pthread_attr_setstackaddr函数的地址是缓冲区的低地址(不一定是栈的开始地址,栈可能从高地址往低地址增长)。
#include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addr(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addr(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attr: 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stackaddr: 返回获取的栈地址
返回值:若是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的编号
说 明:函数已过时,一般用下面讲到的pthread_attr_getstack来代替
当系统中有很多线程时,可能需要减小每个线程栈的默认大小,防止进程的地址空间不够用,当线程调用的函数会分配很大的局部变量或者函数调用层次很深时,可能需要增大线程栈的默认大小。
函数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和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提供设置。
#include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attr 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stacksize 返回线程的堆栈大小
返回值:若是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的编号
除上述对栈设置的函数外,还有以下两个函数可以获取和设置线程栈属性
#include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size_t stacksize);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size_t *stacksize);
attr 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stackaddr 返回获取的栈地址
stacksize 返回获取的栈大小
返回值:若是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的编号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IZE 0x10000
int print_ntimes(char *str)
{
sleep(1);
printf("%s\n", str);
return 0;
}
void *th_fun(void *arg)
{
int n = 3;
while (n--)
print_ntimes("hello xwp\n");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int err, detachstate, i = 1;
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void *stackadd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getstack(&attr, &stackaddr, &stacksize);
printf("stackadd=%p\n", stackaddr);
printf("stacksize=%x\n", (int)stacksize);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attr, &detachstate);
if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rintf("thread detached\n");
else if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JOINABLE)
printf("thread join\n");
else
printf("thread un known\n");
/* 设置线程分离属性 */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while (1) {
/* 在堆上申请内存,指定线程栈的起始地址和大小 */
stackaddr = malloc(SIZE);
if (stackaddr == NULL) {
perror("malloc");
exit(1);
}
stacksize = SIZE;
pthread_attr_setstack(&attr, stackaddr, stacksize);
err =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_fun, NULL);
if (err != 0) {
printf("%s\n", strerror(err));
exit(1);
}
printf("%d\n", i++);
}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