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微信文章《我为什么不敢用百度搜索?》在朋友圈流传,有网友在手机上百度搜索“德邦物流”,排名第一的是所谓的“德邦物流”的“ 官网 ”,这位用户下单后才发现,发货的并不是“德邦物流”,而是另一家山寨物流公司。而实际上,这个山寨的“德邦物流”是百度的一条推广广告。
这位网友在手机上百度搜索“德邦物流”,排名第一的是所谓的“德邦物流官网”,他拨打电话并下单,结果收到物流时才发现,发货的并不是“德邦”,而是一家山寨物流公司。
这位网友发现,这个山寨的“德邦物流”实际上是百度的一条推广广告,在界面下方确实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本地金牌商家”的广告标识。但是推广广告的页面,无论名称、LOGO、还是400热线电话,甚至网站域名,都与正规的德邦物流极其相似,真假难辨。
换言之,百度移动端推广了一个“德邦物流”的“李鬼”链接。
这件事是真的吗?手机端百度搜索“德邦物流”,“李鬼”为何能排到“李逵”的前面?
根据网友的爆料,记者也体验了一把山寨“德邦快递”,结果如何?
真德邦客服录音:欢迎致电德邦,快递请按1,快运请按2。
假德邦客服录音:欢迎致电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下单请按1,咨询请按2。
以上两条录音,一条来自德邦客服电话,一条来自疑似山寨的德邦客服电话。如果单从录音上判断,恐怕就连经常用德邦物流发快递的用户也难以分辨。
有用户反映,在手机端的百度搜索“德邦物流”,搜索结果的第一条会显示一个400-885-5353的客服热线,拨通之后,就是刚才的第二段客服录音。
然而,点开这条链接,尽管这家公司的网页设计与德邦物流的网站如出一辙,但网站的域名却露出马脚——这家公司是Deppnn.com,而德邦物流的网站域名则是Deppon.com。
通过“山寨德邦”的400热线电话下单,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只收超过30公斤以上的大件,最低起运费500元以上。
然而,德邦负责大件快运的工作人员称,德邦大件快运的起运费是60元,根本不存在500元的起运费。
“山寨德邦”的两名工作人员上门取件时,记者发现,他们出示的快递单与德邦物流的快递单有一点微小差别。在左上角“德邦”的LOGO字样旁,还有一个极小的支付的“付”字。原来,“付德邦”恰恰是他们电脑端网页上所显示的名字。在北京西城区下的单,而接单的快递人员并非就近指派,而是从30多公里外的通州赶来。而且,这两名上门取件的工作人员均没有穿着“德邦”的快递工作服。
原来,这家“李鬼”德邦公司,叫做“付德邦”。不仅收费贵,起步价500元,快递人员还从30多公里外赶来,而且也号称自己是德邦公司。目前,在百度搜索的手机端已经撤下“付德邦”的广告。
违规推广系资质审核误判
对此百度回应称,山寨公司“付德邦”提交给百度审核的授权书系伪造,将对涉事山寨公司向公安及工商监管机关报案。
百度称:由于在推广资质审核和授权关系方面的误判,导致此次违规推广行为,并向此次事件的受损用户及德邦物流致歉。
快递物流资讯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不能允许类似“付德邦”的山寨公司,靠花钱买排名就能上搜索头条。
他指出,这个所谓山寨的快递公司并不是快递公司,真正的快递公司不以山寨的名义出现。有的公司可能没有营业执照,于是办了一些假执照,然后花钱去网上买排名,让人搜的时候能搜到它。对于这类公司,应该从网络的角度加以规范。
这位“被坑”的网友还指出,“百度搜索会在移动端的搜索做了一些有趣的手脚”,也就是在电脑上百度搜索“德邦”,排名靠前的就是德邦的官网,但是在手机端,却是长得跟“德邦”几乎一模一样的“付德邦”广告。也就是说,搜索同一词条,在百度的移动端和电脑端,是被区别对待的。
记者在移动端搜索“天天物流”,显示排名第一的是菜鸟裹裹,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安能物流。和电脑端不同,由于手机端的屏幕大小限制,竞价排名靠前的广告很容易挤占位置,消费者不往下划,可能很难找到真正要搜索的内容。
在百度搜索包括医院、酒店住宿在内的一些热门词条时,搜索榜排名靠前的经常也存在“干扰广告”,并且搜索的显示情况常常不同。
排名靠前的全是广告
山寨物流公司,在百度手机端的搜索里,公然冒充正牌物流公司。在百度上花钱买排名这事儿并不是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早在2016年,“魏则西事件”就已经把百度的内部广告审核机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委入驻百度进行调查,要求切实整改,百度也宣布对医疗业务进行调整。
然而,非法医疗广告并没有离开互联网。
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平常信赖的搜索引擎居然是一个广告信息分发平台,而且是通过“竞价”这种粗暴的模式进行分配。
监管机构也将非法医疗广告聚焦于互联网,也就是在当年,百度还因为发布未经审查的徐浦中医医院、安平医院、川沙天狮门诊部等一批医疗机构广告,并且相关搜索关键词所指向的是上述医疗机构不具备资质的医疗服务内容,当事人被依法处罚款2.8万元,相关医疗机构也因违法医疗广告被依法处罚款共4.6万元。
近两年过去,如果一名用户用浏览器登录百度等搜索引擎,会发现输入疾病名称,出现的都是“百科”、“经验”、“寻医问药”等公共信息,广告没有了踪影。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南方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以往出现在搜索结果里的医疗广告信息,基本都转到了移动端类似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相同的关键词,在网页端和移动端是完全不同的搜索结果。
4月9日,南都记者分别以“肾虚”、“胃炎”、“减肥”、“肌肉萎缩”为关键词在百度网页版上进行搜索,发现在首屏搜索结果中,一条广告都没有,只有一些网页信息和百科知识。
不过,在“百度”移动端是另外的搜索结果。
同样的关键词,这几种疾病关键词,其搜索结果前几位全是医疗机构广告。类似“头痛”这种关键词,链接进去的却是“**男科医院”,点击进去以后,该男科医院号称“专科专病专治”,几位专家的头像在列,电话、QQ、微信一应俱全,而且客服已经在线询问“有什么帮到你的”。
随后,记者以患者身份咨询客服,发现在“百度”移动端就可以直接与客服交谈,而且可以留下电话等相关信息,以便于进一步联系。
事实上,百度等搜索公司,主要收入仍来自于竞价排名广告。医疗广告从PC(电脑)端转到了移动(手机)端,这点从百度的财报也得到了证实。
今年2月百度公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百度营收为23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移动营收占比76%。
百度誓言的整改仿佛只是进行了一次转场,用南方都市报的话说,就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忽悠”。
魏则西事件正是广告商通过竞价排名,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投放医疗广告,在掏空患者钱包的同时,耽误了救治时机。
魏则西事件发生后,竞价排名这种模式的确经历过一段低潮期,彼时百度等公司不断调整运营策略,大批从事竞价的第三方公司员工失去了工作。
随后的调整,却让这个行业获得了新的生机,在大数据的辅助下,移动端搜索更容易精准触达用户,而且可以直接在客户端进行交流,获客效果更好。
下载“百度”客户端后,打开应用会提示“获取用户地理位置”,这样当用户搜索某一种疾病名时,搜索结果直接是当地医疗机构。点击页面进去后,可直接与客服人员在应用内进行沟通。
一位做了三年竞价工作的员工称,以往在网站上主要是留电话,后来有了网页在线沟通工具,但因为使用电脑有门槛,对一些“小白”仍不太方便。
当用户转化到移动端时,交互变得更加容易。
点击一条搜索结果,进入一个医疗机构的网站后,发现除了可以直接拨打电话,还能通过语音进行输入,即便不会打字,都可以直接与客服进行聊天。
有人说,依赖搜索“捕捉”患者然后引导其花钱,看起来似乎是一条“产业链”。对此,一位有过亲身体验的医生十分困惑:“我想不明白,为什么魏则西事件发生两年了,这种医院仍然在百度可以搜到。我每天备受良心谴责,觉得医院侮辱了我的专业,这里根本不是医院,就是骗钱的地方。”
据南方都市报记者了解,执行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广告的已完全是专业公司,有几家公司甚至已经上市,其中专业给民营医疗机构做推广的公司也有几家。
在网上以“竞价专员”为关键词搜索,显示有很多公司都在大量招聘该职位。记者以应聘者身份询问,对方表示如果做过,面试后可以马上入职,“年后工作量很大,面谈后可直接上岗。”对方表示。
随后,该公司发过来一份“培训教程全套”资料,让记者了解一下如何操作,而且承诺如果做过相关工作,5000元保底。
“主要工作就是在各搜索引擎的账户上投放广告、统计费用、数据分析、关键词优化等,把竞价排名的费用降低的同时,把转化率做上来,根据热度不同,每个关键词的价格也不同。百度量最大,搜狗也有。”该公司招聘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这位公司负责人介绍,每天都要对账户里的核心词进行调价,根据后台提供的消费分析,可以对重点关键词进行效果监控,如果报表统计显示有“突变”,需要分析原因,网站状态要能打开,创意和文案也要进行调整。
在百度营销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产品上线。
2018年1月3日,百度官方上线了“医疗行业新样式全流量”,官方对于这款产品的介绍写道:“为了更好的满足网民咨询习惯,提升广告主转化。线索通推出医疗行业新样式,通过引入‘接诊时间’、‘机构类别’、‘医院信息’等内容,激发用户转化,提高医疗样式点击率,从而提升客户ROI(投资回报率)。”
在下载的“百度商桥”软件后台,也可以看到“常用语”、“自动应答”、“自动结束”、“机器人”等设置。
一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竞价专员”对南都记者说:“病人在搜索医疗信息的时候,自然会进入医疗机构的访客界面,他们以为是在跟医生聊天,其实背后是这些员工在操作。”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的一封让人动容的公开信。在这封公开的内部信中,李彦宏强调百度不能利益至上,“如果失去了用户的支持,失去了对价值观的坚守,百度离破产就真的只有 30 天!”
∞∞∞∞∞
公众号回复“入群”,
邀你加入{ IT派互动粉丝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