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IT新技术的出现,又是推动IT行业发展的关键。虽然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传感技术 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
——-通信技术 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
——-计算机技术 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
我个人认为所谓IT新技术的应用就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其他产业与行业,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承担了一个得力工具的角色。我顺便在这里说一下,如果想进入IT行业,就必须了解IT企业对欲应聘的职位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尽量多地了解感兴趣的公司,了解他们的产品及战略,了解自己的性格及爱好,然后决定是否要去接受某一个机会的挑战。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所接触的新技术基本上来说很少或者干脆说没有。我接触的都是发展了很久的技术。每次去听IT讲座,发现所谓讲的IT新技术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了。而且还发现老师讲的PPT有的还是好多年前的,没有做任何的修改。这就是所谓的新技术讲座。不管是不是新技术,讲的那些知识确实很不错,像众所周知的云技术,物联网,无限网络,数据库仓库,人工智能等等。在所讲的内容当中,我最感兴趣的算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至于其他的内容,只能是浅尝而止,不想过多的了解。今天在这里,我就浅谈一下这学期的IT新技术讲座里,我对其中部分内容的认识。
首先我要谈是现在最入流的技术——云计算。
云计算,是时下蛮红火的一个产业(或者一个话题),我个人是这么比喻云计算的。其实,电脑是一种很愚蠢的设备,因为如果没有算法,它就啥都不会。当我们利用电脑计算“1+1=2”这么个算术时,其实经历了三个步骤:其一,1+1,三次输入,由我们完成;其二,一个关于加法的算法,由电脑完成;其三,电脑返回结果“2”,即输出。如果没有网络,这个算术题能够达成的前置条件是:由人类将加法的算法输入到电脑中。
而如今有了网络,我们手持的电脑终端,就可以变得愚蠢了。还是三个步骤:人工输入1+1,然后将这个输入经由网络传送至某个服务器,该服务器上有加法的算法,故而算出2,再由网络将结果返回至这台愚蠢的终端,由这个终端向我们输出:2。
当然啦,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需要更强劲CPU更大内存的运算来说,云计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降低终端的成本。
另外的好处在于云计算可以增加分享的可能。存在自己电脑里的东西,相对来说,比存在服务器上的,来得更为封闭。但事实上,我以为这种分享的好处,有点被夸大。一来不是什么东西我们都有意愿去分享的,二来就分享本身而言,其实途径很多,不见得非靠云计算。云计算在降低终端成本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终端变得越来越傻。所有的终端,都将极度依赖网络和网络上的服务器。但我们知道,服务器大部分都是私有的(也就是商业公司持有的),就网络社会而言,商业公司将成为重要的主宰者。
数字运动的蓬勃发展,让我们尽享现代科技结晶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相当棘手的难题,数字暴力就是其中一种。纵观人类历史,从来没有这个时刻,象我们今天这样纠结。大批的商业公司数字化,数字化之后谋求跨界的融合:产业纵向的或是横向的。并购的速度越来越快,巨头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和公司之间的权力平衡正走向岌岌可危。当一个公司喊出“不作恶”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欢欣鼓舞之时,我有时候真得很悲哀这样一个现实:我们除了寄希望他们不作恶,似乎已别无他法。
3Q之战中的一方360,曾经受过这样的指控。一款杀毒软件声称,在它刚刚上线的那个时刻,用户安装的360会跳出来阻止该软件的安装。我当时好奇地下载并安装了那个软件,并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该软件的CEO说,这是360在服务器端迅速撤下了这种拦截。这个情节,后来被网上传播为一个新的名词:云封杀。
360到底有没有做这件事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技术原理上而言,云封杀的确有可能存在。服务器端可以强行向终端推送包括某种规则的指令,让终端为“我”所用。这不是什么科幻小说,而是事实存在的一种情境。终端对服务器端的依赖越大,那么,受服务器端所控制的可能也就越高。这两者是呈正相关系数的。而当一个公司强大到足够掌控大多数的终端之时,它手上的武器,不吝于一把悬而不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不想去抹杀云计算带来的利处,降低终端成本而带来的更多人接入网络可以让数字鸿
沟变得更浅些。但正如标题所述的,云计算就象是核能技术,这种技术能够造福文明社会,但同样,一旦滥用,它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云计算,就先谈到这里,以上仅是个人看法,不成定论。那下面我接着谈谈眼下大家都关注的物联网技术。
所谓“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联网就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它把互联网技术和宽带接入传输、无线通信结合起来形成了宽带移动的互联网,再把物品结合起来形成了物联网。我认为如今的电子商务就是物联网的一个典型产物。像淘宝,东京,返现等等。不过这些电子商务还没有完全把物联网的内置理透,现在的物流和网络的接口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些都有待物联网技术去解决。
有人说,物联网=RFID+传感器+互联网,这是形象的比喻,但不严谨。从技术上讲,要实现物品间的连接,传感器是不可或缺的。要通过传感器把物品标签上所存储的信息传达给另外一个物品和另外的人,再通过网络系统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这一系列工作都离不开传感器,所以,又有人称物联网为“传感器网”。
像互联网技术遵循开放的原则一样,物联网技术也必须遵循开放的原则。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管理、命名、接口、公开的服务、所采用的频谱等都决定了物联网必须遵循开放的原则。如果不实行开放的原则,则不可能实现全球的链接。下面是传感器结点将物理世界连接到了互联网图。
物联网的六大基础技术要素包括互联网、RFID、读写器、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名称解析系统、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进行阐述了。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了物联网,物联网的基础技术还包括电子数据的交换(EDI)、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关键技术。
物联网起源于电子数据交换。在国际海运运输过程中,必须实现国际化标准的电子数据标签的交换。我国集装箱已经全部实现了海运运输的电子标签交换,但是标箱到港口转铁路、公路运输的过程,现代化管理的链条就断了。目前,上海港做得最好,上海港集装箱只有1.8%的箱可以自动接入铁道系统,其他只能手动录入。
做好物联网,还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了解地球上的物品定位,离不开地理信息。物联网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地理位置、查询、运输路线,服务范围,物流网布局,都离不开地理信息。
物联网更离不开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才能真正实现物联网和物流的全球现代化。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是由美国研发的全球定位系统,我国也开始开发自己的定位系统,如北斗星定位系统正在不断发展。
物联网离不开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现在和移动信息化实现了有机结合,有助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形成物联网要靠商品的统一编码,没有商品统一的编码,就没有物联网。另外的技术,就是无线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离不开这些内容。此外,物联网与云计算互相促进,为大数据量传输、多媒体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图书馆等突破了网络瓶颈,正得到快速发展。
物联网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军事反恐、城建交通,小到家庭个人。当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相连时,可随时随地全方位“感知”对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从“感觉”跨入“感知”的阶段,从“感知”到“控制”。物联网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物联网最重要的应用是现代物流领域。最近,工信部和商务部、发改委、交通部等八个部门正在制定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物联网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目前,我国物流的成本偏高,占总生产成本的18%-20%,有数据统计,去年我国的物流成本由去年全年的18.6%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8.4%,下降0.2个百分点,但仍远远高于国外水平,我国物流发展需要物联网。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形成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实现物流系统的现代化,通过现代化管理从物流业的小外包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外包。把企业的局部的物流扩展到全社会的物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实现物流系统现代化。所以,以物联网建设为抓手,来推动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动标准体系建设是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
城市资源规划系统也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有ERP、IRP、GRP系统,也需要CRP系统,即城市资源规划系统。建设这样一个子系统也需要物联网和宽带无线接入,把城市资源“城市水、电、气、热资源管理运营平台”,“城市静态交通泊车管理运营平台”,“城市消防安全监管运营平台”等系统整合起来。通过建立城市EPC信息港,通过城市电子商务平台,把各种指挥中心资源应用平台紧密联系,依托物联网是可以实现的,这既是电子政务的应用,也是物联网的应用,能发挥纲举目张、承上启下的作用。类似的应用还有药品的防伪监督管理。
从整个物联网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物联网仍然处在一个规模成长前夜的阶段。要实现规模化的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总结起来就是横向欠缺整合,纵向亟待深入。与之相对应的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伴随物联网进一步的发展和规模化,将会对通信网络产生压力,并且产生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对整个基础网络针对物联网进行优化。
总结来说,物联网的规模化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是:
第一,需要实现物联网横向的整合,打造社会公共的物联网基础架构。并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的物联网产业联盟。
第二,需要促进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纵深发展。应抓住新的关键技术、政府示范项目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等契机,实现重点行业的突破,并由点带面,促进整个物联网向各个行业的纵深发展。
第三,基础网络优化。通信产业界形成共识,就是物联网的规模化发展,将对基础网络产生一系列优化的需求。比如为了满足庞大的物的数量,要对号码优化;为了满足物的低功耗、低移动的影响,要对无线资源进行优化等。下图为价值链分工基础上的物联网产业联盟。
总之,物联网的应用,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地球,从感知城市到感知中国、感知世界,信息网络和移动信息化开辟了人与机、机与机/传感器网融合的可能,使我们的工作生活时时联通、事事链接,物联网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机遇,也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新亮点。
物联网讲到这里也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我再谈谈最后一个无线技术。
说起WiFi大家都知道可以无线上网,但是,对于WiFi本身,大家对它是否是清楚呢?其实,WiFi是一种无线连接方式,并不是无线网络或者是其他无线设备等等。要把WiFi无线联网技术跟其他概念区分开来。通过本文,希望大家能够认清它。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现时一般人会把Wi-Fi及IEEE 802.11混为一谈。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
通俗说法:WiFi就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以前通过网线连接电脑,而现在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常见的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那么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如果无线路由器连接了一条ADSL线路或者别的上网线路,则又被称为“热点”。
现在市面上上常见的无线路由器多为54M速度,再上一个等级就是108M的速度,当然这个速度并不是你上互联网的速度,上互联网的速度主要是取决于WiFi热点的互联网线路。
WiFi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布线,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目前它已经从传统的医疗保健、库存控制和管理服务等特殊行业向更多行业拓展开去,甚至开始进入家庭以及教育机构等领域。
在这个世界上,半途而废几乎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的一个劣根性——这一点上帝造人的时候就定下了。因为我们所处的信息通信是一个前沿产业,是一“3C”(即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和危机(Crisis))特征十分强的产业,这就更增加了人们的混乱——这就是目前无线城市领域一片乱象的原因,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对无线城市进行再定位的原因,希望这样的再定位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找回以终为始的力量!
为什么要搞无线城市?为了整个信息通信行业一个梦想——ABC,即Always Broadband Connection永远宽带连接!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梦想,也是我们“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这一使命的客观要求——要达成这一使命,我们必须引领信息通信未来的需求和潮流!这样的梦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IT新技术的看法我就写到这里,后面的以后在说吧。总之不管是不是一门新技术,只要我们去了解,去熟悉,熟练,那它一定会推动发展,这不仅仅对个人,对社会也是一种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