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触发器视图索引

  •  触发器

  •   定义:

              MySQL包含对触发器的支持。触发器是一种与表操作有关的数据库对象,当触发器所在表上出现指定事件时,将调用该对象,即表的操作事件触发表上的触发器的执行。通过事件触发,不能传参

  • 语法
CREATE
    [DEFINER = { user | CURRENT_USER }]
    TRIGGER trigger_name
    trigger_time trigger_event
    ON tbl_name FOR EACH ROW
    [trigger_order]
    trigger_body
trigger_time: { BEFORE | AFTER }
trigger_event: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
trigger_order: { FOLLOWS | PRECEDES } other_trigger_name
其中:

trigger_name:标识触发器名称,用户自行指定;
trigger_time:标识触发时机,取值为 BEFORE 或 AFTER;
trigger_event:标识触发事件,取值为 INSERT、UPDATE 或 DELETE;
tbl_name:标识建立触发器的表名,即在哪张表上建立触发器;
trigger_stmt:触发器程序体,可以是一句SQL语句,或者用 BEGIN 和 END 包含的多条语句。

由此可见,可以建立6种触发器,即:BEFORE INSERT、BEFORE UPDATE、BEFORE DELETE、AFTER INSERT、AFTER UPDATE、AFTER DELETE。

另外有一个限制是不能同时在一个表上建立2个相同类型的触发器,因此在一个表上最多建立6个触发器。
  •  trigger_event详解

            MySQL 除了对 INSERT、UPDATE、DELETE 基本操作进行定义外,还定义了 LOAD DATA 和 REPLACE 语句,这两种语句也能引起上述6中类型的触发器的触发。

            LOAD DATA 语句用于将一个文件装入到一个数据表中,相当与一系列的 INSERT 操作。

           REPLACE 语句一般来说和 INSERT 语句很像,只是在表中有 primary key 或 unique 索引时,如果插入的数据和原来 primary key 或 unique 索引一致时,会先删除原来的数据,然后增加一条新数据,也就是说,一条 REPLACE 语句有时候等价于一条。

           INSERT 语句,有时候等价于一条 DELETE 语句加上一条 INSERT 语句。

           INSERT 型触发器:插入某一行时激活触发器,可能通过 INSERT、LOAD DATA、REPLACE 语句触发;
           UPDATE 型触发器:更改某一行时激活触发器,可能通过 UPDATE 语句触发;
           DELETE 型触发器:删除某一行时激活触发器,可能通过 DELETE、REPLACE 语句触发。

  •  BEGIN...END详解

         在MySQL中,BEGIN … END 语句的语法为:

          BEGIN
          [statement_list]
          END
         其中,statement_list 代表一个或多个语句的列表,列表内的每条语句都必须用分号(;)来结尾。
         而在MySQL中,分号是语句结束的标识符,遇到分号表示该段语句已经结束,MySQL可以开始执行了。因此,解释 器遇到statement_list 中的分号后就开始执行,然后会报出错误,因为没有找到和 BEGIN 匹配的 END。

          这时就会用到 DELIMITER 命令(DELIMITER 是定界符,分隔符的意思),它是一条命令,不需要语句结束标识,语法为:
          DELIMITER new_delemiter
          new_delemiter 可以设为1个或多个长度的符号,默认的是分号(;),我们可以把它修改为其他符号,如$:
          DELIMITER $
          在这之后的语句,以分号结束,解释器不会有什么反应,只有遇到了$,才认为是语句结束。注意,使用完之后,我们还应该记得把它给修改回来。

  •  案例一
    --创建一个触发器cls_tri,当从classroom删除一条数据候,将这条数据添加到clsbak备份表中
    create TRIGGER cls_tri
     after DELETE
     on classroom for each ROW
    BEGIN
     -- 添加到clsbak   old   new
     insert into clsbak values(old.cid,old.cname);
    END;
    
    delete from classroom where cid = 9;
  •  案例二

      一个完整的创建触发器示例
      假设系统中有两个表:
      班级表 class(班级号 classID, 班内学生数 stuCount)
      学生表 student(学号 stuID, 所属班级号 classID)
      要创建触发器来使班级表中的班内学生数随着学生的添加自动更新

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_stuInsert after insert
on student for each row
begin
declare c int;
set c = (select stuCount from class where classID=new.classID);
update class set stuCount = c + 1 where classID = new.classID;
end$
DELIMITER ;
  •  变量详解

          MySQL 中使用 DECLARE 来定义一局部变量,该变量只能在 BEGIN … END 复合语句中使用,并且应该定义在复合语句的开头,

          即其它语句之前,语法如下:

          DECLARE var_name[,...] type [DEFAULT value]
          其中:
           var_name 为变量名称,同 SQL 语句一样,变量名不区分大小写;type 为 MySQL 支持的任何数据类型;可以同时定义多个同类型的变量,用逗号隔开;变量初始值为 NULL,如果需要,可以使用 DEFAULT 子句提供默认值,值可以被指定为一个表达式。

           对变量赋值采用 SET 语句,语法为:

           SET var_name = expr [,var_name = expr] ...

  •  NEW与OLD详解

           上述示例中使用了NEW关键字,和 MS SQL Server 中的 INSERTED 和 DELETED 类似,MySQL 中定义了 NEW 和 OLD,用来表示

           触发器的所在表中,触发了触发器的那一行数据。
           具体地:
           在 INSERT 型触发器中,NEW 用来表示将要(BEFORE)或已经(AFTER)插入的新数据;
           在 UPDATE 型触发器中,OLD 用来表示将要或已经被修改的原数据,NEW 用来表示将要或已经修改为的新数据;
           在 DELETE 型触发器中,OLD 用来表示将要或已经被删除的原数据;
           使用方法: NEW.columnName (columnName 为相应数据表某一列名)
           另外,OLD 是只读的,而 NEW 则可以在触发器中使用 SET 赋值,这样不会再次触发触发器,造成循环调用(如每插入一个学生前,都在其学号前加“2013”)。

  •  查看触发器

          和查看数据库(show databases;)查看表格(show tables;)一样,查看触发器的语法如下:

          SHOW TRIGGERS [FROM schema_name];
          其中,schema_name 即 Schema 的名称,在 MySQL 中 Schema 和 Database 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可以指定数据库名,这样就不必先“USE database_name;”了。

  • 删除触发器

          和删除数据库、删除表格一样,删除触发器的语法如下:

          DROP TRIGGER [IF EXISTS] [schema_name.]trigger_name

  • 触发器的执行顺序

          我们建立的数据库一般都是 InnoDB 数据库,其上建立的表是事务性表,也就是事务安全的。这时,若SQL语句或触发器执行失败,MySQL 会回滚事务,有:

          ①如果 BEFORE 触发器执行失败,SQL 无法正确执行。
          ②SQL 执行失败时,AFTER 型触发器不会触发。
          ③AFTER 类型的触发器执行失败,SQL 会回滚

  •  视图

  • 定义:虚拟表,以基表为基础,动态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需要展示的数据展示查询出来的虚拟表
  • 语法:
create or replace view view_emp1
AS
select * from emp1 where deptno=10;
create or replace view 视图名  as  子查询
实际上使用 view_emp1 相当于复用后面的子查询语句

     为何使用视图:因为有些数据的查询需要书写大量的sql语句,使用视图可以起到sql重用的作用,隐藏敏感信息

  • 视图的分类  1.简单视图:创建视图的子查询不包括:去重、函数、分组、关联查询的视图称为简单视图,可以进行增删改查(改的是原表数据)

                           2.复杂视图:和简单视图相反

  • 在简单视图中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1.视图种插入数据:insert into view_emp1 (empno,ename,deptno,sal) values(1001,'张三',10,300)
              数据污染:向试图中插入一条视图中不显示,但原表会显示的数据称为数据污染

              如果需要避免数据污染的出现,创建视图时使用with check option 关键字

             例如: create view view_emp1 as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20) with check option;

                         insert into view_emp1 (empno,ename,deptno,sal) values(1002,'Tom',20,400)    (成功)

                         insert into view_emp1 (empno,ename,deptno,sal) values(1003,'Jerry',30,500)    (失败)

           2.视图修改和删除数据和table一样(修改和删除只能操作视图中存在的数据)

                 修改视图: create or replace view 视图名 as 子查询

                           例如:create or replace view view_emp1 as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20 and sal<2000)

                 删除试图:drop view view_emp1

                           例如:drop view if exists view_emp1

  • with check option :保证视图安全,where字句后的条件字段不能修改
  • 视图别名:如果创建视图时使用了别名,则对视图操作时只能使用别名

          例如:create view view_emp1 as (select ename name from emp);   ename 使用了name别名,所以对视图操作时只能使用name

  • 视图总结:1)是数据库中的对象,代表一段sql语句

                          2)作用:重用sql,f隐藏敏感信息

                          3)分类:简单:可以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复杂:只能查

    eg:工作中一般使用视图只进行查询操作,如果需要增删改则直接对原表进行操作(除非原表无访问权限则用视图增删改)

  • 视图的优点     a)简化查询

                              b)数据的安全性(隐藏) 

                              c)实现字段合并,分割

  •  索引

  • 导入数据:在终端中先登录mysql,在某一数据库下执行source命令:source 文件夹的绝对路径,导入后执行select count(*) from item2;  测试
  • 定义:用来提高查询速度的技术,类似一个目录,不使用索引数据会零散的保存在磁盘块中,磁盘块大小(4~8kb),查询数据时需要挨个遍历每一个磁盘块,直到找到数据为止,使用索引后会在磁盘中将数据以树状结构(B+树)保存,查询数据时从树状结构中进行查询,可以大大降低磁盘块访问数量,从而提高查询速度

        索引会占用磁盘空间,所以创建时需要谨慎,根据查询需求来决定创建什么索引,数据量大时才建立索引

  •  适合使用索引情况

             1.经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列

             2.在高基数列添加索引

             3.在数据量大的表中添加索引

  •  不适合使用索引的情况

             1.经常进行增删改的表(需要维护)

             2.数据量小,低基数

             3.不能添加太多索引

  • 索引分类: 聚集索引:数据保存在树状结构中,一张表只有一个聚集索引,数据库会自动为添加了主键的表创建聚集索引,保存的是表数据

                          非聚集索引:树状结构中没有数据,保存的是磁盘块的地址

  • 索引的语法:
1.创建索引(非聚集)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字段名(长度));(长度可不写)
create index ind_name on user(userid)
2.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表名
3.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4.复合索引   创建索引时添加多个字段(当频繁使用多个字段作为查询条件的时候用复合索引)
   格式: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字段名,字段名);
5.创建表时添加索引: create table 表名 (id int,age int,index 索引名(字段名));
  •    总结:1.对经常出现在where /order by/distinct 后面的字段创建索引可提高效率,效果更好

                     2.不在修改频繁的表中创建索引​​​​​​​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