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张一鸣出生在福建龙岩一个事业单位家庭,父亲在去东莞开办电子产品加工厂之前是市科委的工作人员,母亲是护士。与事业单位大院里其他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束不同,热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父母很早就给了张一鸣宽松环境,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自主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
张一鸣的童年,父母彼此聊的话题多是双方的朋友在国外搞了某项技术,做出了某个产品。现在很难去判断,在1980年代,这个小家庭里萌发的创新风潮是否影响了张一鸣未来的人生道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父母的宽松与这个家庭对商业的早早触碰让他在很小就接触到商业世界与创新之间的某种联系。
从高中时代起他就酷爱计算机,2001年进入南开大学先后就读于微电子和软件工程专业。
当年高考志愿填报南开大学,其中一个原因是张一鸣觉得天津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然而他所亲历的天津,却没能满足对“滨海城市”的想象,“信息不对称”让他吃了亏。
和他一同“吃亏”的是大学同学梁汝波。梁汝波也是张一鸣从九九房——他最早的创业项目时期就开始合作的创业伙伴,他们共同拥有的第一份资产,是一台只有256兆内存的电脑。大二学期末,张一鸣的电脑机箱在宿舍被盗,剩下的显示器成了摆设。他问同屋的梁汝波是否愿意去买一部主机,和他剩下的显示器凑成一对,电脑使用权共享。张一鸣承诺,等到大四毕业时,显示器也一并归梁汝波所有。
从此,梁汝波和张一鸣熟络起来。两个微电子专业的人开始一起钻研计算机科学,学着编程和代码,每周末还会一同打乒乓球和羽毛球。但梁汝波说:他自己运动是因为喜爱,而张一鸣是觉得“应该运动”而坚持了下来。
等到大三张一鸣转向软件工程专业时,整个电脑的所有权提前转到了梁汝波的名下。现在,梁汝波是今日头条的技术总监。
但是从2005年毕业之后,张一鸣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他多有耐心。看到他2005-2009之间的经历,你会对身边隔三差五跳槽的年轻人,也能表示理解。他先是跟师兄一起创业,然后失败。2006年加入酷讯,跟随陈华、吴世春创业,24岁的他很快做到了技术委员会主席,带领一支40人的开发团队,开始真正接触管理。在酷讯的经历,让他了解到管理的重要性,并决心去大公司学一学相应的知识,于是2008去了微软。
微软的经历没给他留下什么好感,以至于在微博上,他常常提到微软这样的公司,对于年轻人不是好的选择:“有一个朋友,让我帮忙推荐去ibm和微软工作,说要镀镀金。且不说能力最重要,ibm和微软估计只能镀铜吧,要镀金应该去360、百度、小米或者其它新锐创业公司“
从微软离开后,加入饭否,跟着老乡王兴一起做事。但是很快,他就从饭否离开了。**三年四份工作,**不能不说,这个年轻人跳槽跳得勤。值得羡慕的是,人在年轻的时候,跟对人很重要,抛开张一鸣的底子不说,能近身跟随陈华,吴世春、王兴学习,目睹他们的商业思考和行动,这或多或少都为未来打下了基础。2009年他正式开启自己的第一次主导创业——99房。
参与创业和主导创业是完全两码事,张一鸣说:“99房那时候我当CEO,以前我把职责做完,还有问题向上汇报,但CEO不能向上汇报,要做独立的决定。招聘、辞退不能推给别人,这是对今日头条创业的演练。”(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2011年是张一鸣在99房CEO岗位上的最后一年。
那我们来看看,2011年的张一鸣在创业上到底学习到了什么?按照舵舟的惯用逻辑,企业的组织打造,实际上是创始人思想的投射,那我们依然从自我认知提升,组织打造这两个点来剖析张一鸣的成长。
2011年。张一鸣辞去了九九房CEO的职务,周围人表示已经见怪不怪:张一鸣又辞职了?正常!他肯定是又要去创业了!
但这次和往常不一样,张一鸣没有急着创办公司。
11年,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地铁上读报的人、卖报的人越来越少,年初还有,年底几乎没有了,同时,11年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高峰,是08 年、09 年、10 年三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总和。
这是他在观察和收集了大量信息后得出的结论,他决心投身于智能应用。
2011年,国内诸多有识之士,陆陆续续的开始布局于移动互联网。
这是一个群雄割据的互联网时代,就看谁能在暗流涌动的浑水中,杀出一条血路!
张一鸣清楚的地意识到,“手机很大可能会取代传统的纸媒,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而人和手机的对应关系即手机随身携带,个性化推荐的需求一定会骤增!”
在经过一年的筹备后,2012年,张一鸣开始了自己的第五次创业,他给自己的公司起了个很有趣的名字——字节跳动。同时推出了许多切合市场和用户心理的应用,包含“内涵段子”,“今日头条”等共计12款应用,表现皆不俗,其中“内涵段子”在娱乐类排名一度超过唱吧,成为各大APP下载榜单里的状元郎。
而张一鸣创办的今日头条、抖音,从一开始,就是单枪匹马在BAT三大巨头所擅长的信息分发业务里,仅凭“机器算法”这一颠覆性的模式,硬出冲出了巨头的围追堵截,横着杀出一条成功路。
从29岁创办今日头条,到估值5亿美元,张一鸣仅用了4年。
从33岁创办抖音,到成为国民级的应用,张一鸣只用了2年。
母公司“字节跳动”迅速成长,如今估值约在750亿美元。
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张一鸣以162亿美元(折合RMB约1090亿),成为中国80后白手起家富豪第一人,中国富豪第7位。
这一天,张一鸣用了7年。
2012年,这款主打内容算法推荐、通过机器学习来取代人工编辑的今日头条产品从上线到拥有1000万用户只用了90天,以“所向披靡”的姿态让众多体量庞大的同类产品望尘莫及。
梁汝波也成为了今日头条的技术总监,他眼中的张一鸣依旧“不一般”。今日头条算法至上,张一鸣也像机器一样训练自己,他没有太多情绪化的东西,人生周转于找到目标、完成目标,如果失败,就优化手段。
此外BAT 等国内的一线名企,在招聘工程师的过程中,对算法和数据结构都会重点考察。
很多同学可能表示不理解,平时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尤其是 Android 开发,似乎看不到算法的身影,那么为什么面试官这么爱问算法呢?
因为:
算法能力能够准确辨别一个程序员的技术功底是否扎实;
算法能力是发掘程序员的学习能力与成长潜力的关键手段;
算法能力能够协助判断程序员在面对新问题时,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算法能力是设计一个高性能系统、性能优化的必备基础。
计算机科学也不能保证让你一辈子没有遗憾,但是它有可能,帮助你实现贝佐斯(亚马逊CEO)追求的目标:把认识当中的遗憾降到最少。
——《算法之美》
但是对于大部分程序员来说来说,不过算法这个东西学起来确实枯燥,很多时候,大家给出的建议就是刷 力扣( LeetCode),确实力扣( LeetCode)是一个非常棒的平台,基本上包含了各种类别的算法题。
但是做算法题,找答案还是是件麻烦的事情。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效率低下。
因此向大家推荐一整套算法题电子书籍。这套书籍包括大话数据结构:基本讲了常见数据结构,且图文丰富,清晰易懂。还没有相关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算法,前往免费领取!
剑指offer
当然还包括算法导论、程序员代码面试指南、经典算法大全、数据结构等电子书籍,还没有相关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算法,前往免费领取!
这套电子书籍基本涵盖了所有大厂面试题,尤以剑指offer这本电子书广受程序员青睐,剑指offer通过把问题拆解、解题分析、得出结论、举一反三,每一个环节都解释的清清楚楚,一次搞定一个类型的问题。还没有相关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算法,前往免费领取!
分享不易,动动大拇指给个鼓励的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