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初识以及win10环境下的安装

目录

Redis介绍

Redis的优点

Redis 与其它key-value存储有什么不同

Redis 的八大特性

Redis 在window下安装

Redis 的配置

Redis 配置文件参数说明

参考资料


Redis介绍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 是一个由Salvatore Sanfilippo 写的key-value存储系统。

        Redis是一个完全开源免费的,是使用ANSI C语言编写、遵守BSD协议、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通常被称为数据结构服务器,因为值(value)可以是 字符串(String),哈希(Map),列表(list),集合(sets)和有序集合(sorted sets)等类型。

        Redis是有名的Nosql数据库,一般Linux都会默认支持。但是在windows环境中,需要手动安装设置才能有效使用。在Windows环境下的安装下面会一一讲解,我这里学习也主要是以Windows为主,等涉及到Linux的时候自会补充。

Redis 与其它 key-value 缓存产品有以下三个特点:

  • Redis 支持数据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从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 Redis 不仅仅支持简单的 key-value 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 , set , zset , hash 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 Redis 支持数据的备份,即 master-slave模式数据备份。

Redis的优点

  • 性能高 - Redis 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 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 支持二进制案例的 String , Lists , Hashes , Sets及Ordered Sets数据类型操作。
  • 原子 -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意思就是要么成功执行,要么失败完全不执行。单个操作是原子性的。多个操作也支持事务,及原子性,通过MULTI 和 EXEC 指令包起来。
  • 丰富的特性 - Redis 还支持publish/suscribe,通知,key 过期等等特性。

Redis 与其它key-value存储有什么不同

  • Redis 有着更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并且提供了对他们的原子性操作,这是一个不同于其它数据库的进化路径。Redis 的数据类型都是基于数据结构的同时对程序员透明,无需进行额外的抽象。
  • Redis 运行在内存中,但是可以持久化到磁盘,所以在对不同数据集进行高速读写时需要权衡内存,因为数据量不能大于硬件内存。在内存数据库方面的另一个优点是:相比在磁盘上相同的复杂的数据结构,在内存中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这样 Redis 可以做很多内部复杂性很强的事情。同时,在磁盘格式方面,他们是紧凑的以追加的方式产生的,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进行随机访问。

Redis 的八大特性

  • 速度快

Redis 使用C语言实现的;

Redis 的所有数据存储在内存中。

  • 持久化

Redis 的所有数据存储在内存中,对数据的更新将异步地保存到磁盘上。

  • 支持多种数据结构

Redis 支持五种数据结构:String , List , Set , Hash , Zset

  •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

java , php , Python , Ruby , Lua , Node.js

  • 功能丰富

除了支持物种数据结构之外,还支持事务、流水线、发布/订阅、消息队列等功能。

  • 源码简单

约23000行C语言源代码。

  • 主从复制

主服务器(master)执行添加、修改、删除,服从服务器执行查询。

  • 高可用及分布式

Redis-Sentinel (v2.8)支持高可用

        一台服务器挂掉会有另一台服务器立马顶上,Redis-Sentine监听所有的监听Redis主从服务器,一旦发现主服务器挂掉了,他会从若干服务器中选择一台新的机器作为master,其它从服务器会成为这台新master的从服务器。

Redis-Cluster (v3.0)支持分布式

        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把数据A放到数据库D1,把数据B放到数据库D2,把数据C放到数据库D3属于分布式,但由于数据库的访问连接池是有限的,所以这种分布式解决方案存在性能瓶颈;把数据A放到计算机C1的数据库D1,把数据B放到计算机C1的数据库D2,把数据C放到计算机C3的数据库D3也属于分布式,这种分布式解决方案扩展性好,如果系统增加了新业务X , X产生的数据Y可以放到计算机C4的数据库D4中,理论上来说这种方式可以无限扩展,从而保证系统的性能最大化。存在瓶颈且价格较高的高性能单台服务器-->可无限扩展的分布式集群

Redis 在window下安装

托管在GitHub上的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MSOpenTech/redis/releases。

         Redis 支持 32 位和 64 位。这个需要根据你系统平台的实际情况选择,这里我下载 Redis-x64-3.2.100.zip压缩包到 D 盘,解压后,将文件夹重新命名为 redis。 Redis-x64-3.2.100.msi的安装需要配置环境,其他操作也是一样的,这里我就选择简单一种。

Redis的初识以及win10环境下的安装_第1张图片

下载后解压到要安装的文件目录下:

Redis的初识以及win10环境下的安装_第2张图片

其中各个文件的作用

Redis的初识以及win10环境下的安装_第3张图片

打开一个 cmd 窗口 使用 cd 命令切换目录到 D:\xuexi\redis\Redis-x64-3.2.100 运行:

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s.conf

       如果想方便的话,可以把 redis 的路径加到系统的环境变量里,这样就省得再输路径了,后面的那个 redis.windows.conf 可以省略,如果省略,会启用默认的。输入之后,会显示如下界面:

Redis的初识以及win10环境下的安装_第4张图片

这时候另启一个 cmd 窗口,原来的不要关闭,不然就无法访问服务端了。

切换到 D:\xuexi\redis\Redis-x64-3.2.100 目录下运行:

redis-cli.exe -h 127.0.0.1 -p 6379

设置键值对:

set myKey abc

取出键值对:

get myKey

Redis的初识以及win10环境下的安装_第5张图片

此时第一个cmd的变化:

Redis的初识以及win10环境下的安装_第6张图片

Redis 的配置

Redis 的配置文件位于 Redis 安装目录下,文件名为 redis.windows.conf。

你可以通过 CONFIG 命令查看或设置配置项。

语法

Redis CONFIG 命令格式如下: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CONFIG_SETTING_NAME

使用*号获取所有配置项:

实例:

Microsoft Windows [版本 10.0.17134.407]
(c) 2018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C:\Windows\system32>cd D:\xuexi\redis\Redis-x64-3.2.100

C:\Windows\system32>D:

D:\xuexi\redis\Redis-x64-3.2.100>redis-cli.exe -h 127.0.0.1 -p 6379
127.0.0.1:6379> set mykey abc
OK
127.0.0.1:6379> get mykey
"abc"
127.0.0.1:6379> CONFIG GET *
  1) "dbfilename"
  2) "dump.rdb"
  3) "requirepass"
  4) ""
  5) "masterauth"
  6) ""
  7) "unixsocket"
  8) ""
  9) "logfile"
 10) ""
 11) "pidfile"
 12) ""
 13) "maxmemory"
 14) "0"
 15) "maxmemory-samples"
 16) "5"
 17) "timeout"
 18) "0"
 19)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20) "100"
 21) "auto-aof-rewrite-min-size"
 22) "67108864"
 23) "hash-max-ziplist-entries"
 24) "512"
 25) "hash-max-ziplist-value"
 26) "64"
 27) "list-max-ziplist-size"
 28) "-2"
 29) "list-compress-depth"
 30) "0"
 31) "set-max-intset-entries"
 32) "512"
 33) "zset-max-ziplist-entries"
 34) "128"
 35) "zset-max-ziplist-value"
 36) "64"
 37) "hll-sparse-max-bytes"
 38) "3000"
 39) "lua-time-limit"
 40) "5000"
 41) "slowlog-log-slower-than"
 42) "10000"
 43) "latency-monitor-threshold"
 44) "0"
 45) "slowlog-max-len"
 46) "128"
 47) "port"
 48) "6379"
 49) "tcp-backlog"
 50) "511"
 51) "databases"
 52) "16"
 53) "repl-ping-slave-period"
 54) "10"
 55) "repl-timeout"
 56) "60"
 57) "repl-backlog-size"
 58) "1048576"
 59) "repl-backlog-ttl"
 60) "3600"
 61) "maxclients"
 62) "10000"
 63) "watchdog-period"
 64) "0"
 65) "slave-priority"
 66) "100"
 67) "min-slaves-to-write"
 68) "0"
 69) "min-slaves-max-lag"
 70) "10"
 71) "hz"
 72) "10"
 73) "cluster-node-timeout"
 74) "15000"
 75) "cluster-migration-barrier"
 76) "1"
 77) "cluster-slave-validity-factor"
 78) "10"
 79) "repl-diskless-sync-delay"
 80) "5"
 81) "tcp-keepalive"
 82) "0"
 83) "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
 84) "yes"
 85) "no-appendfsync-on-rewrite"
 86) "no"
 87) "slave-serve-stale-data"
 88) "yes"
 89) "slave-read-only"
 90) "yes"
 91)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92) "yes"
 93) "daemonize"
 94) "no"
 95) "rdbcompression"
 96) "yes"
 97) "rdbchecksum"
 98) "yes"
 99) "activerehashing"
100) "yes"
101) "protected-mode"
102) "yes"
103) "repl-disable-tcp-nodelay"
104) "no"
105) "repl-diskless-sync"
106) "no"
107) "aof-rewrite-incremental-fsync"
108) "yes"
109) "aof-load-truncated"
110) "yes"
111) "maxmemory-policy"
112) "noeviction"
113) "loglevel"
114) "notice"
115) "supervised"
116) "no"
117) "appendfsync"
118) "everysec"
119) "appendonly"
120) "no"
121) "dir"
122) "D:\\xuexi\\redis\\Redis-x64-3.2.100"
123) "save"
124) "jd 900 jd 300 jd 60"
125)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126) "normal 0 0 0 slave 268435456 67108864 60 pubsub 33554432 8388608 60"
127) "unixsocketperm"
128) "0"
129) "slaveof"
130) ""
131) "notify-keyspace-events"
132) ""
133) "bind"
134) "127.0.0.1"
127.0.0.1:6379>

编辑配置

你可以通过修改 redis.conf 文件或使用 CONFIG set 命令来修改配置。

语法

CONFIG SET 命令基本语法: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SET CONFIG_SETTING_NAME NEW_CONFIG_VALUE

Redis 配置文件参数说明

redis.windows.conf 配置项说明如下:

1.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daemonize no

2.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Redis默认会把pid写入/var/run/redis.pid文件,可以通过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

3. 指定Redis监听端口,默认端口为6379,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选用6379作为默认端口,因为6379在手机按键上MERZ对应的号码,而MERZ取自意大利歌女Alessia Merz的名字

    port 6379

4. 绑定的主机地址

    bind 127.0.0.1

5.当 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后关闭连接,如果指定为0,表示关闭该功能

    timeout 300

6.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verbose

    loglevel verbose

7.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为标准输出,如果配置Redis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则日志将会发送给/dev/null

    logfile stdout

8.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databases 16

9.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save

    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900秒(15分钟)内有1个更改,300秒(5分钟)内有10个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个更改。

10.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rdbcompression yes

11.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12.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dir ./

13. 设置当本机为slav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slaveof

14.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masterauth

15. 设置Redis连接密码,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客户端在连接Redis时需要通过AUTH 命令提供密码,默认关闭

    requirepass foobared

16.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限制,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

    maxclients 128

17.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Redis新的vm机制,会把Key存放内存,Value会存放在swap区

    maxmemory

18.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no

    appendonly no

19.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为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20.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中,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21. 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默认值为no,简单的介绍一下,VM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由Redis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swap到磁盘上,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在后面的文章我会仔细分析Redis的VM机制)

     vm-enabled no

22.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23.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vm-max-memory 0

24. Redis swap文件分成了很多的page,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page上面,但一个page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vm-page-size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page大小最好设置为32或者64bytes;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则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如果不 确定,就使用默认值

     vm-page-size 32

25. 设置swap文件中的page数量,由于页表(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bitmap)是在放在内存中的,,在磁盘上每8个pages将消耗1byte的内存。

     vm-pages 134217728

26.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默认值为4

     vm-max-threads 4

27.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默认为开启

    glueoutputbuf yes

28.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29.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默认为开启(后面在介绍Redis的哈希算法时具体介绍)

    activerehashing yes

30.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参考资料

http://www.runoob.com/redis/redis-conf.html

https://www.cnblogs.com/zxtceq/p/7676911.html

https://www.cnblogs.com/happyday56/p/3916388.html

https://www.cnblogs.com/756623607-zhang/p/6859540.html

https://www.cnblogs.com/springlight/p/6288902.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缓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