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堂笔记-数据库设计1

一、数据库设计

    1.需求分析(数据字典,数据流图)

    2.概念结构设计:是现实世界与机器世界中间的层次,称为概念世界,对应概念模型,这里主要用到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即对应着数据模型层次,主要用到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模式。

    4.物理设计:数据的存取方式和存储位置,存取方式主要为‘索引’方式的设计。

二、E-R图

    1.E-R图

       实体,联系,属性(既包含实体属性也包含联系的属性)

    2.E-R图中联系的属性是什么意思?

       如下图,‘联系’的属性代表着两个实体间具有何种联系,工厂聘用职工,那么就会给职工发放工资,并且还有聘期,即为'聘用'的属性。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堂笔记-数据库设计1_第1张图片

    3.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

1.实体类型的转换
(1)将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
(2)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
(3)实体标识符即为关系模式的键。

2.二元联系类型的转换
(1)若实体间联系是1:1,可以在两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两个关系模式中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2)若实体间联系是1:N,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类型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Q:为什么不在1端加入N端的主键信息?A:在N端加入1端的信息,拿实例一为例,不同的老师会增添一个'系号'属性,但如果在1端加入N端的信息,那么一个系比如有五十名老师,那么关于系的基本信息的属性部分,就会冗余50次,虽然前者情况也会冗余'系号'这一信息,但相比之下,后者冗余程度更严重,所以应该在N端加入1端的信息。


(3)若实体间联系是M:N,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键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而键为两端实体键的组合

3.一元联系类型的转换
和二元联系类型的转换类似。

4.三元联系类型的转换
(1)若实体间联系是1:1:1,可以在三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三个关系模式中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两个关系模式的键(作为外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2)若实体间联系是1:1:N,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两个1端实体类型的键(作为外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3)若实体间联系是1:M:N,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其属性为M端和N端实体类型的键(作为外键)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而键为M端和N端实体键的组合。
(4)若实体间联系是M:N:P,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其属性为三端实体类型的键(作为外键)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而键为三端实体键的组合。

5.实例1:将教学管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


(1)把三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三个模式:
   ①系(系编号,系名,电话)
   ②教师(教工号,姓名,性别,职称)
   ③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2)对于1:1联系“主管”,可以在“系”模式中加入教工号(教工号为外键)。对于1:N联系“聘用”,可以在“教师”模式中加入系编号和聘期两个属性(系编号为外键):
   ①系(系编号,系名,电话,主管人的教工号)
   ②教师(教工号,姓名,性别,职称,系编号,聘期)
(3)第三步:对于M:N联系“任教”,则生成一个新的关系模式:
   ①任教(教工号,课程号,教材)
(4)这样,转换成的四个关系模式如下:
   ①系(系编号,系名,电话,主管人的教工号)
   ②教师(教工号,姓名,性别,职称,系编号,聘期)
   ③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④任教(教工号,课程号,学分)

6.实例2:一元联系类型ER图结构转换为关系模式


(1)运动员名次之间存在着1:1联系


   ①运动员(编号,姓名,性别,名次,上一名次编号)
(2)职工之间存在上下级联系,即1:N联系


   ①职工(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经理工号)
(3)工厂的零件之间存在着组合关系(M:N联系)


   ①零件(零件号,零件名,规格)
   ②组成(零件号,子零件号,数量)

7.实例3:三元联系的ER图结构转换为关系模式


   ①仓库(仓库号,仓库名,地址)
   ②商店(商店号,商店名)
   ③商品(商品号,商品名)
   ④进货(商店号,商品号,仓库号,日期,数量)

原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a1210550275/article/details/91353404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