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
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ISO就推出了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OSI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的工作划分为7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属于OSI参考模型中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讯连接的链路;其他四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一层都完成特定的功能,并未其上层提供服务。
在网络通信中,发送端自上而下使用OSI参考模型,对应用程序要发送的信息进行逐层打包,直至物理层将其发送到网络中;而接收端自下而上使用OSI参考模型,将收到的物理数据逐层解析,最后将得到的数据传送给应用程序。
在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在传输层及其以下,PDU还有各自特定名称
OSI参考模型中的层次 |
PDU的特定名称 |
传输层 |
数据段(Segment) |
网络层 |
数据包(Packet) |
数据链路层 |
数据帧(Frame) |
物理层 |
比特(Bit) |
具体7层 |
数据格式 |
功能与连接方式 |
典型设备 |
应用层 Application |
数据Data |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程序间的一个接口 |
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
表示层 Presentation |
数据Data |
数据表示、数据安全、数据压缩 |
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
会话层 Session |
数据Data |
会话层连接到传输层的映射;会话连接的流量控制;数据传输;会话连接恢复与释放;会话连接管理、差错控制 |
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
传输层 Transport |
数据组织成数据段Segment |
用一个寻址机制来标识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端口号) |
终端设备(PC、手机、平板等) |
网络层 Network |
分割和重新组合数据包Packet |
基于网络层地址(IP地址)进行不同网络系统间的路径选择 |
网关、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
将比特信息封装成数据帧Frame |
在物理层上建立、撤销、标识逻辑链接和链路复用以及差错校验等功能。通过使用接收系统的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来寻址 |
网桥、交换机 |
物理层Physical |
传输比特(bit)流 |
建立、维护和取消物理连接 |
光纤、同轴电缆、 双绞线、网卡、中继器、集线器 |
TCP/IP协议簇体系结构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两个独立的协议组成。
TCP位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IP协议位于网络层,TCP/IP中包含一组通信协议,因此被称为协议簇。
TCP/IP协议簇和OSI参考模型对性关系
1网络接口层
在TCP/IP参考模型中,网络接口层位于最低层。它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网络接口层包括各种物理网络协议,例如局域网的Ethernet(以太网)协议、Token ring(令牌环)协议,分组交换网的X.25协议等。
2网络层
在TCP/IP参考模型中,网络层位于第2层。它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可以在一个网段中,也可以在不同的网段中。
网络层包括下面4个核心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主要任务是对数据包进行寻址和路由,把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在IP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是否连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可以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Mac地址)的协议。在TCP/IP网络环境下,每个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联网地址是在网际范围标识主机的一种逻辑地址。为了让报文在物理网络上传送,必须知道对方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存在把IP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的地址转换问题。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向地址解析协议):该协议用于完成物理地址向IP地址的转换。
3传输层
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位于第3层。它负责在应用程序之间实现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中定义了下面两种协议。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允许将一台主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传送到目的主机。TCP协议同时要完成流量控制功能,协调收发双方的发送与接收速度,达到正确传输的目的。
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与TCP相比,UDP更加简单,数据传输速率也较高。当通信网的可靠性较高时,UDP方式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4应用层
在TCP/IP参考模型中,应用层位于最高层,其中包括了所有与网络相关的高层协议。常用的应用层协议说明如下。
FTP(File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数据端口是20H,控制端口是21H。
Telnet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
DNS(Domain NameService)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使用端口53。
SMTP(Simple MailTransfer 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转,使用端口25。
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网络文件系统,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
HTTP(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这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使用端口80。
主要特点
(1)TCP/IP协议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提供开放的协议标准,即使不考虑Internet,TCP/IP协议也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协议成为一种联合各种硬件和软件的实用系统。
(2)TCP/IP协议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传输硬件,所以TCP/IP协议能够集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用户能够使用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 Network)、拨号线路(Dial-up line)、X.25网以及所有的网络传输硬件。
(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
(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总结 |
|
||
OSI中的层 |
功能 |
TCP/IP协议族 |
|
应用层 |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等 |
应用层 |
表示层 |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
没有协议 |
|
会话层 |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
没有协议 |
|
传输层 |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
TCP,UDP |
传输层 |
网络层 |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
IP,ICMP,OSPF,EIGRP,IGMP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
SLIP,CSLIP,PPP,MTU |
网络接口层 |
物理层 |
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 |
ISO2110,IEEE802,IEEE802.2 |
未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