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传输层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当终端A发送消息到终端B,数据流发送过程图
OSI下3层的主要任务是数据通信,上3层的任务是数据处理。
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点对点的不可靠传输;
数据单位比特,典型协议:EIA/TIA RS-232, EIA/TIA RS-449, V.35 , RJ-45
主要设备:中继器 集线器
物理层协议关心:使用什么的物理信号表示 0 和1 ;最初如何建立连接最后如何断开连接;数据传输是否能够同时在两个
方向上进行。
曼彻斯特编码(前半部分与码元相同,后半部分相反)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信道复用: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引入crc校验,点对点的可靠传输。
数据单位帧,典型协议:PPP. 帧中继 ,
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
主要功能: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
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
方法。
该层通常又被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两个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网络中多用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完成网络介质的访问控制;
LL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护网络连接,执行差错校验、流量控制和链路控制。
数据链路层: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按照顺序传送到上一层;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
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并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发送方接受方通过CRC校验判断数
据的正确性
数据单位:数据报, 代表协议:IP , IPX ,RIP,OSPF,
主要设备:路由器
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路径选择)。该层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网络层(Network Layer)它是OSI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也是通信子网的最高一层。它在下两层的基础上向资源子网提供服务。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具体地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数据单元也是数据报,TCP的数据单元称段,UDP协议的数据单元成为数据报
代表协议:TCP、UDP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完成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用户进程之间可靠的数据通信,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该层常见的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Novell网络中的SPX协议和微软的NetBIOS/NetBEUI协议。 数据压缩
传输层提供决定对会话层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对网络层会话层都提供一个监督任务。处理传输差错和监控服务质量。
在会话层及以上的层次中,数据传送单元统称报文,主要规范有DIS8236和DIS8237
会话层(Session Layer)是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任务是:向两个实体的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
将不同实体之间的表示层的连接称为会话。因此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用户可以按照半双工、单工和全双工的方式建立会话。当建立会话时,用户必须提供他们想要连接的远程地址 比如域名(DN)
会话管理:允许用户在两个实体设备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会话,并支持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提供单方向会话或双向同时会话,
并管理会话中的发送顺序,以及会话所占用时间的长短。
会话流量控制:提供会话流量控制和交叉会话功能。
寻址:使用远程地址建立会话连接。
出错控制:从逻辑上讲会话层主要负责数据交换的建立、保持和终止,但实际的工作却是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并负责纠正错误。
此层检查的错误不是通信介质的错误,而是磁盘空间、打印机缺纸等类型的高级错误。
采用不同数据表示法 的计算机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处理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如加解密、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协议有:文件服务、目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电子邮件服务(E-mail)
打印服务、安全服务、网络管理服务、数据库服务等
代表协议:Telnet、FTP、HTTP、SNMP
(8)总结:
OSI是一个理想的模型,一般网络系统只涉及其中的几层。从网络功能的角度观察:下面4层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即以节点到节点
之间的通信为主;第4层作为上下两部分的桥梁,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而上3层则以提供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功能为主。
简言之,下4层主要完成通信子网的功能,上3层主要完成资源子网的功能。
OSI分层优点: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创建了一个很好的互连环境,降低了复杂度,是程序更容易修改。
TCP/IP参考模型 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1)
OSI七层网络模型 |
Linux TCP/IP四层概念模型 |
对应网络协议 |
应用层(Application) |
应用层 |
TFTP, FTP, NFS, WAIS |
表示层(Presentation) |
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 |
|
会话层(Session) |
SMTP, DNS |
|
传输层(Transport) |
传输层 |
TCP, UDP |
网络层(Network) |
网际层 |
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
网络接口 |
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 |
物理层(Physical) |
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 |
网络接口把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放在一起,对应TCP/IP概念模型的网络接口。对应的网络协议主要是:Ethernet、FDDI和能传输IP数据包的任何协议。
IP是TCP/IP协议使用的传输机制,IP传输的是数据报的分组,每个数据报独立传输,不同的数据报可以走不同的路由,也可能不按照顺序到达,也可能会重复。IP不会跟踪记录这些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并且在它们到达终点后,IPO也不具有按原顺序排序的能力。
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最大的区别:该层是端到端的通信,网络接口层是点到点。
传输层和网络层最大的区别是,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必须有网络层,但只有发送起点A和接收终点B有传输层。计算机A的传输层将报文拆分成多个数据报,然后再将这些数据报分别递交给网络层来传输。计算机B的传输层等所有数据报都接收后,将它们重装得到报文段。
传输层包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它们是传输层中最主要的协议。TCP建立在IP之上,定义了网络上程序到程序的数据传输格式和规则,提供了IP数据 包的传输确认、丢失数据包的重新请求、将收到的数据包按照它们的发送次序重新装配的机制。TCP 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类似于打电话,在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明确的连接。UDP也建立在IP之上,但它是一种无连接协议,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传输 类似于传递邮件:消息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UDP不保证数据的传输,也不提供重新排列次序或重新请求的功能,所以说 它是不可靠的。虽然UDP的不可靠性限制了它的应用场合,但它比TCP具有更好的传输效率。
应 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对应Linux TCP/IP概念模型中的应用层。应用层位于协议栈的顶端,它的主要任务是应用。一般是可见的,如利用FTP(文件传输协议)传输一个文件,请求一个和目 标计算机的连接,在传输文件的过程中,用户和远程计算机交换的一部分是能看到的。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Telnet,SMTP和 Gopher等。应用层是Linux网络设定最关键的一层。Linux服务器的配置文档主要针对应用层中的协议。
层次名称 |
功 能 |
协 议 |
网络接口 (Host-to-Net Layer) |
负责实际数据的传输,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下两层 |
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 PPP(点对点协议) SLIP(串行线路接口协议) |
网际层 (Inter-network Layer) |
负责网络间的寻址 数据传输,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 |
IP(网际协议) ICM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
负责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第四层 |
TCP(控制传输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
负责实现一切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功能,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上三层 |
FTP(文件传输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DNS(域名服务器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NFS(网络文件系统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