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思维与方法(1):数据分析三种核心思维(框架)

一、结构化(金字塔)

数据分析思维与方法(1):数据分析三种核心思维(框架)_第1张图片 图1

 

  • 四原则(或称四步骤)

    (1)核心论点:寻找金字塔的塔顶,它可以是假设,是问题,是预测是原因;

    (2)结构拆解:自上而下,将核心论点层层拆解成分论点,上下之间呈因果或依赖关系;

    (3)MECE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论点之间避免交叉和重复,分论点们要尽量完善;

    (4)验证       :不论是核心论点还是分论点,都应该是可量化的,用数据说话。它们必然是可验证的。

 

数据分析思维与方法(1):数据分析三种核心思维(框架)_第2张图片 图2

 

  • 实例

        图2为结构化的一个例子,分析前先罗列这个大纲,然后逐一进行原因排查(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该大纲可重复利用),如果不是该原因则标红,如果是则标黄。由图中也可以看出,标黄部分可以提出新问题,然后再画一个大纲。

        这里用到的是思维导图形式,适用于单人分析,以下是多人分析步骤

         (1)查看资料及背景,将结论列成一个表/卡片;

         (2)把表上的结论,依据主题分类;

         (3)将同一类型的结论,按顺序区分;

         (4)讨论同一级别的共通结论,将其结论放在上一段位置。

 

二、公式化  

        结构化是分析的思维,但它还不够数据化,难免有发散的缺点,因此引入公式化。

  • 实例

        公式化大部分由加减乘除即可表示,比如销售额由什么组成?(是由销售和客单价相乘)地区的销量由什么组成?(是由不同线下渠道的累加)销量还能再细挖吗?(不妨想成人均销量和购买人数)等等,以下是具体实例:

 

数据分析思维与方法(1):数据分析三种核心思维(框架)_第3张图片 图3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式化更像是结构化的升级版

        之前也说过公式化由加减乘除表示,那么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乘法呢?

        答:不同类别的业务叠加可用加法,减法常用来计算业务间的逻辑关系,乘法和除法是各种比例或者比率。比如下图所示。

 

数据分析思维与方法(1):数据分析三种核心思维(框架)_第4张图片 图4

       

         说了这么多,回到之前结构化的图2,该如何改进成公式化呢,请看下图:

 

数据分析思维与方法(1):数据分析三种核心思维(框架)_第5张图片 图5

       

        图中只改进了内部这一块,可以看到相比起图2,全部指标被替换成了可量化指标,不可量化的指标要么被砍掉了,要么被转化成了可量化指标。 

        注意:有些时候指标并不用分得太细,比如这里的掠夺性流失率,因为这里涉及到了对方公司的数据,是很难获取到的,因此如果细化的话,模型的准确度会下降,有时候反而需要主观给定一个数值。

 

三、业务化(/流程化)

  • 引入

        其实结构化和公式化还残存着一些逻辑的漏洞,可以说结构化和公式化能解决80%的问题,剩下的20%则是要借助业务化来解决。

        下面举个例子:如何预估上海地区的共享单车投放量?

        借助结构化和公式化可以从四个角度去拓展分论点:

        (1)从城市流动人口计算:上海市人口为2000多万,流动人口为600多万,然后通过某些指标设置需要单车的转化率;

        (2)从人口密度计算:上海有十几个区,有几个市中心区,市中心区人数多需求也大,而且区也可以细分成居住区等等;

        (3)从城市交通数据计算:根据上海各个地铁站或者公交车站的人流量来进行预估;

        (4)从保有自行车计算:比如上海市保有了100万辆自行车,那么根据各项指标获得转化率,换算成共享单车应该需要70万辆。

        但是实际上单车是有损耗的,计算公式中应该考虑单车的消耗因素。因此原来由结构化和公式化得出的100万的投放量其实还不够,可能要投120万辆,甚至还要持续不断地投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结构化+公式化的缺点为分析而分析,却没有深入理解业务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一家销售公司业绩没有起色,对它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销售人员的效率低落,因为士气低落;

        (2)产品质量不佳,和同期竞争对手比没有优势;

        (3)价格平平顾客并不喜欢。

        上述三点其实还只是现象,即比较空泛的陈述,还没有分析到真正的原因。比如(1),士气为什么低落?有可能是降薪或者天气热跑得累了等等。比如(2),产品质量为什么不佳?可能是用户变挑剔了或者公司偷工减料了等等。

         因此需要用结构化思考+业务化拆解,获得最终的分析论点。

  • 业务化的概念与方法

        是否业务化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评判标准)

        (1)有没有从业务方的角度思考;

        (2)真的分析出原因了吗;

        (3)能不能将分析结果落地。(跟进和监控)

       如何业务化呢:(方法论)

        (1)多与业务方沟通;

        (2)多从业务方的角度思考;

        (3)本身最好能参与到业务中去。

 

四、总结

        三大思维可总结如下:

        (1)结构化思维(捋顺思路);(2)结构化数据(将其可视化);(3)结构化业务数据(落地,贴合业务)。

 


五、参考文献

天善智能系列课:《如何七周成为数据分析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Timtthy的数据分析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