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集群原理?
集群下,key如何寻址?
寻址有哪些算法?
讲讲一致性hash?
又被大厂面试官连环炮轰!
Redis集群不断发展,可实现在多台机器,部署多实例,每个实例存部分数据。
同时每个实例可以带上Redis从实例,保证若Redis主实例挂了,自动切换到redis从实例。
上古时代,很多用codis之类客户端支持集群。现在版本大家都用Redis cluster,即官方提供的集群模式,必须深入研究了。
TB数据在缓存,供系统高效查询。缓存清理算法,将旧的很少使用数据,清除出内存,然后保证内存中只有固定大小的内存,不可能超过master节点内存上限。
master节点数据和slave节点的数据保持一致。
一个redis即可横向扩容了。若要支撑更大数据缓存,就横向扩容更多master节点,每个master节点就能存放更多数据。
单台服务器32G,30台即可达1TB。
hash/一致性hash/redis cluster hash slot
不同算法决定了在多master节点时,数据如何分布到这些节点。
Redis cluster下,每个Redis要开放两个端口。
比如一个是6379,另一个就是加10000的端口号16379
16379端口用于节点间通信,即cluster bus集群总线。cluster bus的通信,用来故障检测,配置更新,故障转移授权。
cluster bus用另一种二进制协议 - gossip,用于节点间高效数据交换,占用更少网络带宽和处理时间。
来个key后,计算hash值,然后对节点数量(3)取模。
012三个结果打到对应mater node。
一个mater宕机,所有请求过来,会发现都基于最新的2个master取模,尝试去取数据。导致大部分请求无法拿到有效缓存,流量涌入数据库。
高井发场景不可接受。并发, 3的流量不能走缓存,全部走数据库,数据库就会被压垮。
任一master宕机,大量数据就需重新计算写入缓存。
某mater宕机,就导致数据全部失效。全部要重新对剩下2台master取模,再分布到其他的节点。
自动缓存迁移、自动负载均衡。
可能集中在某个hash区间值多,导致大量数据涌入同个master,造成master热点问题,导致性能瓶颈。
有个key过来,同样计算hash值,然后用hash值在圆环对应各点(每点都有个hash
值)对比,看hash值该落在这圆环的哪个部位。
key落在圆环后,顺时针寻找距离自己最近节点。
一致性hash算法保证任一master宕机,只有之前在那master上的数据会受影响,因为顺时针走,全部在之前master上找不到了。会顺时走到下个master,也找
不到。
1/3的流量瞬间涌入数据库,重新查询。几乎接近100%流量全部失效。
给每个master做均匀分布的虚拟节点。
这样在每个区间内,大量数据均匀分布到不同节点内,而非按照顺时针顺序,全部
涌入同一master。
任一节点宕机,不影响其余两节点。
因为key找的是hash slot,不是节点。
// 获得对应hash slot
public static int getSlot(String key) {
if (key == null) {
throw new JedisClusterOperationException("Slot calculation of null is impossible");
}
key = JedisClusterHashTagUtil.getHashTag(key);
// 使用2的次幂的模运算符进行优化,等价于getCRC16(key)% 16384
// 1.对key计算CRC16
// 2.对16384取模
return getCRC16(key) & (16384 - 1);
}
redis cluster中每个master都持有部分slot,比如3个master,那每个master持5000多hash slot。
hash slot让node的增加移除更简单:
移动hash slot的成本也低。客户端api,可对指定的数据,让他们走同一hash slot,通过hash tag实现。
维护集群元数据。
将集群元数据(节点信息,故障等)集中存储在某节点。
元数据更新和读取,时效性好。
一旦元数据变更,立即更新到集中式存储,其他节点读取时立即就可感知
Redis cluster节点间采取的另一种称为
之间不断通信,保持整个集群所有节点的数据完整。
元数据更新较分散,不集中在一个地,更新请求会陆续打到所有节点,有一定延时,降低了压力
元数据更新有延时,可能导致集群的一些操作滞后。
我们刚才做reshard,去做另外一个操作,会发现说,configuration error,达成一致
(2)10000端口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专门用于节点间通信的端口,就是自己提供服务的端口号+10000,比如7001,那么用于节点间通信的就是17001端口
每隔节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往另外几个节点发送ping消息,同时其他几点接收到ping之后返回pong
(3)交换的信息
故障信息,节点的增加和移除,hash slot信息,等等
某节点发送meet给新加入的节点,让新节点加入集群,然后新节点就会开始与其他节点通信
redis-trib.rb add-node
其实内部就是发送了一个gossip meet消息给新节点,通知该节点加入集群
每个节点都会频繁给其他节点发ping,其中包含自己的状态,还有维护的集群元数据,互相通过ping交换元数据。
ping很频繁,而且要携带一些元数据,可能会加重网络负担。
每个节点每s会执行10次ping,每次会选择5个最久没有通信节点。如果发现某节点通信延时达到
cluster_node_timeout / 2
那么立即发送ping,避免数据交换延时过长,落后的时间太长了。比如说,两节点之间已经10分钟没有交换数据,那么整个集群处于严重的元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就会有问题。所以cluster_node_timeout
可以调节,如果调节比较大,那么会降低发送频率。
每次ping,一个是带上自己节点信息,还有就是带上1/10其他节点信息,发送出去,进行数据交换。至少包含3个其他节点的信息,最多包含总节点-2个其他节点的信息。
返回ping和meet,包含自己的状态和其他信息,也可用于信息广播和更新
某个节点判断另一个节点fail后,就发送fail给其他节点,通知其他节点,指定的节点宕机啦!
开发Jedis,Redis的Java客户端
jedis cluster api与redis cluster集群交互的一些基本原理
redis-cli -c,自动重定向
客户端可能会挑选任意一个Redis实例去发送命令,每个实例接收到命令,都会计算key对应的hash slot
若在本地就在本地处理,否则返回moved给客户端,让客户端重定向
cluster keyslot mykey
可查看一个key对应的hash slot是什么
用redis-cli的时候,可加入-c
参数,支持自动的请求重定向,redis-cli接收到moved之后,会自动重定向到对应的节点执行命令
计算hash slot的算法,就是根据key计算CRC16值,然后对16384取模,拿到对应的hash slot
用hash tag可以手动指定key对应的slot,同一个hash tag下的key,都会在一个hash slot中,比如set mykey1:{100}和set mykey2:{100}
节点间通过gossip协议数据交换,就知道每个hash slot在哪个节点上
基于重定向的客户端,很消耗网络IO,因大部分情况可能都会出现一次请求重定向,才能找到正确节点。
所以大部分客户端,比如jedis,都是smart。
本地维护一份hashslot -> node映射表缓存。
大部分情况直接走本地缓存,即可找到hashslot -> node,无需通过节点进行moved重定向。
JedisCluster初始化时,会随机选个node,初始化hashslot -> node映射表;
同时为每个节点建个JedisPool连接池。
每次基于JedisCluster操作。
如果JedisCluter API发现对应的节点返回moved,那么利用该节点的元数据,更新本地的hashslot -> node映射表缓存
重复上面几个步骤,直到找到对应的节点,如果重试超过5次,那么就报错,JedisClusterMaxRedirectionException
jedis老版本,可能会出现在集群某个节点故障还没完成自动切换恢复时,频繁更新hash slot,频繁ping节点检查活跃,导致大量网络IO开销
jedis最新版本,对于这些过度的hash slot更新和ping,都进行了优化,避免了类似问题
如果hash slot正在迁移,那么会返回ask重定向给jedis
jedis接收到ask重定向之后,会重新定位到目标节点去执行,但是因为ask发生在hash slot迁移过程中,所以JedisCluster API收到ask是不会更新hashslot本地缓存
已经可以确定说,hashslot已经迁移完了,moved是会更新本地hashslot->node映射表缓存的
原理,几乎跟哨兵类似
若一个节点认为另外一个节点宕机,即pfail
- 主观宕机
若多个节点都认为另外一个节点宕机,即fail
- 客观宕机
跟哨兵的原理几乎一样,sdown - odown
在cluster-node-timeout
内,某个节点一直没有返回pong
,那么就被认为pfail
若一个节点认为某个节点pfail
,那么会在gossip ping
消息中,ping
给其他节点,若超过半数的节点都认为pfail
,那么就会变成fail
对宕机的master node,从其所有的slave node中,选择一个切换成master node
检查每个slave node与master node断开连接的时间,如果超过了
cluster-node-timeout * cluster-slave-validity-factor
那么就没有资格切换成master,这个也跟哨兵是一样的,从节点超时过滤的步骤
哨兵:对所有从节点进行排序,slave priority,offset,run id
每个从节点,都根据自己对master复制数据的offset,设置一个选举时间,offset越大(复制数据越多)的从节点,选举时间越靠前,优先进行选举
所有的master node开始slave选举投票,给要选举的slave投票,如果大部分
master node(N/2 + 1)
都投票给了某从节点,那么选举通过,该从节点可以切换成master
从节点执行主备切换,从节点切换为主节点
类似哨兵,所以redis cluster功能强大,直接集成了replication和sentinal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