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结构、检测方式

SD卡检测方式

       方法之一,使用DAT3(pin1)作为卡在位检测信号;DAT3在sd 卡内部有90k的上拉电阻。Host与sd card之间对DAT3做外部下拉。这样卡没插入时host读DAT为低,卡插入后host读DAT3为高,从而可以判断卡是否插入。
       对HOST来说,使用这种方法检测卡在位的优点是不用增加多余的管脚,直接利用现有管脚即可。
       方法之二,通过机械按钮的压下/弹出判断卡的在位/不在位。采用这种方法所需电路和实现过程在SD规范中并未涉及,可由用户自行灵活设计。卡检测CD和写保护WP是通过机械方式实现WP和CD是否和COMM的连接来区别卡是否插入和是否有写保护。COMM为WP和CD的公共引脚,所以如果COMM被连接到地,那么WP和CD一定要使Pull-UP电阻上拉到VCC,反之,如果COMM被连接到VCC,那么WP和CD一定要使用Pull-down电阻下拉到GND。当卡插入时,卡槽中同COMM连接的金属连接会由于卡的插入使得COMM同CD短路(这个过程与卡插入与否有确定关系,即发生在COMM和CD间的插入短路,拔出断路),那么如果CD原为上拉,那么COMM一定要设计时就连接到地,这样的话,两引脚短路后,呈现在CD上的状态即为COMM的状态 ---GND。同理,WP也是这么一个过程,只不过会由于COMM的机械外形设计问题,SD卡本身的机械写保护操作会直接决定COMM是否和WP 引脚短路。(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机械设计,插入卡并不决定WP与COMM短路,而是SD卡本身的写保护机械设计(如上图绿框所圈部分)决定是否使能了通过卡槽实现的写保护)
       如果要实现这种方法的卡在位检测,优点是卡在位检测准确方便,可适用SD/MMC/SDIO;缺点是SD_HOST需要增加一个输入信号线。
      方法之三,在检测到卡在位之前,还可以通过对卡槽位的循环初始化方法来实现对卡在位信息的检测。
      如果要实现这种方法的卡在位检测,优点是不会增加多余管脚,并且对SD/MMC/SDIO都适用。缺点是SD_HOST功耗高,因为对槽位循环初始化需要保持SD CLK和SD CMD信号一直有效

                                       SD卡结构、检测方式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