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下载java: oracle.com
下载IDE: jetbrains.com

cmd命令可通过help列表查找

JVM(java virtual machine) :java虚拟机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ava运行环境 包含JVM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java开发工具 包含JRE

下载java安装包

​ oracle.com 选择java SE 9 下载
​ 安装java安装包时
​ 路径尽量不要有汉字、空格 防止乱码
​ JDK中已包含JRE,故不需要选择外部JRE
​ 修改环境变量(方便使用,以后可以不用输入冗长的路径名)
​ 此电脑->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环境变量->系统环境变量
​ 新建 变量名:JAVA_HOME
​ 变量值:安装路径(如D:\Java\jdk-9.0.4)
​ 修改PATH: 新增%JAVA_HOME%\bin;

常量: 字符串常量、整数常量、浮点数常量、字符常量、布尔常量、空常量

基本数据类型:

​ 整数型
​ 字节型 byte : 1字节 -128~127
​ 短整型 short : 2字节 -32768~32767 (大概在正负三万多之间)
​ 整形 int : 4字节 -231~ 231-1 (大概在正负21亿之间)
​ 长整型 long : 8字节 -263~263-1
​ 浮点型
​ 单精度型 float : 4字节 1.4013E-45~3.4028E+38
​ 双精度型 double : 8字节 4.9E-324~1.7977E+308
​ 字符型 char : 2字节 0~65535
​ 布尔型 boolean : 1字节 true, false

引用数据类型

​ 字符串
​ 数组
​ 类
​ 接口
​ Lambda

基本类型注意事项:

  1. 字符串不是基本类型,而是引用类型
  2. 浮点型可能只是一个近似值,并非精确的值
  3. 数据范围与字节数不一定相关,例如float数据范围比long更加广泛,但是float是4字节,long是8字节
  4. 浮点数当中默认类型是double,如果一定要使用float类型,需要加上后缀F。
    如果是整数,默认为int类型,如果一定要使用long类型,需要加上一个后缀L。 后缀不区分大小写,推荐使用大写

使用基本类型注意事项:

  1. 如果创建多个变量,变量名不能重复
  2. 使用float和long类型的数据,不要丢到后缀F和L (如:1.3F 、 3000000000L)
  3. 使用byte和short类型的数据,注意数据的范围 ( byte :-128~127, short: -32768~32767)
  4. 未赋值的变量,使用会报错
  5. 变量使用不能超过作用域的范围
    【作用域】:从定义变量的一行开始,一直到直接所属的大括号结束为止
  6. 可通过一个语句来创建多个变量(不推荐)

数据类型转换: 当数据类型不一样时,会发生数据类型转换

自动类型转换(隐式)
1. 特点:代码不需要特殊处理,自动完成
2. 规则:数据范围从小到大
/*
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1DataTyp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ort num1 = 1;				//从int强转成了short,因为是常量,能够确定数据大小,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System.out.println(num1+1);	//可以直接计算,最终的结果是int类型
		//num1 = num1 + 1; 			//报错,右边计算后是int类型,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System.out.println(num1);
		//int num2 = 2L;				//上面的错误原因与此类似
		//System.out.println(num2);
		
		float num3 = 10;
		System.out.println(num3);	//显示结果为10.0
	}
}	
*/	
强制类型转换(显式)
1. 特点:代码需要特殊的格式处理,不能自动完成
2. 格式:范围小的类型 范围小的变量名 = (范围小的类型) 原本范围大的数据
		如:	int num = (int) 100L;

注意事项:
	1. 注意数据溢出、精度损失
	2. byte/short/char 在运算时会全部自动转成int,然后再进行计算
	3. boolean不能进行数据转换
/*		
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2Datatyp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 = (int) 100L;
		System.out.println(num);
		
		//long --> int 数据溢出
		//强转格式: 类型 变量名 = (类型)数据
		int num2 = (int) 6000000000L;
		System.out.println(num2);
		
		//float --> int 精度损失
		int num3 = (int) 3.5;
		System.out.println(num3);//3,直接舍弃小数
		
		//byte/char/short 一旦进行运算,将自动转成int类型,然后再进行运算
		char zifu1 = 'A';
		System.out.println(zifu1 + 1);//66
		
		byte num4 = 40, num5 = 50, num6;
		//byte + byte --> int + int --> int
		//num6 = num4 + num5;//报错
		int num7 = num4 + num5;
		System.out.println(num7);
	}
}
*/

ASCII码表
48 — 0
97 — a

65 — A

循环

三种循环: for while do…while

​ for (初始化; 判断条件; 步进运算) {
​ 循环体;
​ }
​ while (判断条件) {
​ 循环体;
​ 步进运算;
​ }
​ do {
​ 循环体;
​ 步进运算;
​ }while(判断条件);
​ 判断的结果只能为 boolean 类型的变量,不能如C一样写while(1)而是while(true)

循环控制语句:

​ break :直接跳出当前循环,剩余次数不再执行,多重循环只跳一层

​ continue :跳过当前一次循环,从下一次开始继续执行

ItelliJ IDEA快捷键

ctrl+Y :删除当前行
ctrl+D :复制当前行
shift+上下 :多选行
shift+alt+上下 :上下移动
crtl+alt+L :自动对齐
crtl+shift+/ :多行注释
ctrl+/ :单行注释
alt+Ins :自动生成set等方法代码

alt+Enter :自动导入包

方法重载(OverLoad):

方法的名称一样,参数列表不一样(实现了一个方法多个功能)

方法重载与下列因素相关:

  1. 参数个数不同
  2. 参数类型不同
  3. 参数的多类型顺序不同

方法重载与下列因素无关:

  1. 参数的名称
  2. 与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无关

数组

数组初始化分为两种:

动态初始化(指定长度)

动态初始化数组的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new 数据类型[数组长度];

静态初始化(指定内容)

静态初始化数组的格式:
//标准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new 数据类型[] {元素1, 元素2, …};
//省略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元素1,元素2, …};

注意事项:

  1. 静态初始化虽然没有指定数组长度,但是可以自动推算出长度
  2. 静态初始化的标准格式可以拆分成两个步骤(省略格式不能),先定义后开辟空间。(动态初始化也能拆分成两个步骤)
    3. 动态初始化数组时,每个元素会有一个默认值
    整数 -> 0
    浮点数 -> 0.0
    字符型 -> ‘\u0000’
    布尔型 -> false
    引用型 -> null

两种编程思想

面向过程:当需要实现一个功能的时候,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力亲为,详细处理每一个细节
面向对象:当需要实现一个功能的时候,不关心具体的步骤,而是找一个已经有该功能的人,来帮我做事

面向对象的特点:具有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类:一组相关属性和行为的集合
成员变量(属性):状态信息
成员方法(行为):能够做什么

注意事项:

  1. 成员变量是直接定义在类当中,方法的外面

  2. 成员方法不要写static关键字

  3. 通常情况下,一个类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创建一个对象才能使用

    1. 导包

      指出需要使用的类在什么位置

      import 包名称.类名称;

      对于和当前类属于同一个包的情况,可以省略导包语句不写

    2. 创建

      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类名称();

    3. 使用

      使用成员变量: 对象名.成员变量名

      使用成员方法: 对象名.成员方法名(参数)

  4. 如果成员变量没有进行赋值,会有一个默认的初始值,规则和数组一样

    (未初始化的变量,直接使用会报错,此处虽未赋值,但在new的过程中已初始化)

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

  1. 定义的位置不一样

    ​ 局部变量:在方法的内部

    ​ 成员变量:在方法的外部,直接写在类当中

  2. 作用范围不一样

    ​ 局部变量:只有在方法当中才可以使用

    ​ 成员变量:整个类全部可以通用

  3. 默认值不一样

    ​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必须手动赋值

    ​ 成员变量:如果没有赋值,会有默认值,规则同数组一样

  4. 内存位置不一样

    ​ 局部变量:位于栈区

    ​ 成员变量:位于堆区

  5. 生命周期不一样

    ​ 局部变量:随着方法进栈而诞生,随着方法出栈而消失

    ​ 成员变量:随着对象创建而诞生,随着对象被垃圾回收而消失

封装性在java中的体现:

  1. 方法就是一种封装

  2. 关键字private也是一种封装

    ​ 一旦使用了private进行修饰,本类当中可以随意访问,但超出本类范围将不能直接进行访问

    ​ 间接访问private成员变量,就是定义一对Getter/Setter方法

    ​ 必须叫getXxx或者是setXxx命名规则

    ​ 对于Getter,不能有参数,返回值类型和成员变量类型对应

    ​ 对于Setter,不能有返回值,参数类型与成员变量类型对应

    ​ 对于基本类型boolean,Getter方法一定要也称isXxx,Setter方法不变

继承性:

继承是多态的前提,没有继承就没有多态

继承主要解决的问题:共性抽取

分为父类(或称基类)和子类(又称派生类)

继承关系当中的特点:

  1. 子类可以拥有父类的“内容”
  2. 子类还可以拥有自己专有的内容

在继承关系中,“子类就是一个父类”。也就是说,子类可以被当作父类看待

例如父类是员工,子类是讲师,那么“讲师就是一个员工”。关系:is-a

定义父类的格式:(一个普通的类定义)

public class 父类名称 {

​ //…

}

定义子类的格式:

public class 子类名称 extends 父类名称 {

​ //…

}

Java语言是单继承的

一个类的直接父类只能有唯一一个

一个类可以多级继承

一个父类可以有多个子类

抽象方法

如果父类当中的方法不确定如何进行{}方法体实现,那么这就应该是一个抽象方法

抽象方法:就是加上abstract关键字,然后去掉大括号,直接分号结束。

抽象类:抽象方法所在的类,必须是抽象类才行。在class之前写上abstract即可

​ 如:

//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Animal {
    //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普通方法
    public void normalMethod() {
        //方法体
    }
}

如何使用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1. 用一个子类来继承抽象父类

  2. 子类覆盖重写抽象父类当中所有的抽象方法

    覆盖重写(实现):去掉抽象方法的abstract关键字,然后补上方法体和大括号

  3. 创建子类对象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

  1. 抽象类不能创建对象(创建则编译报错)

  2. 抽象类中可以有构造方法,用于提供子类创建对象时初始化抽象类成员变量

  3. 抽象类中不一定包含抽象方法,但抽象方法必须在抽象类中

    不包含抽象类的目的:不想让调用者创建该类对象,通常用于某些特殊的类结构设计

  4. 抽象类的子类,必须重写抽象父类中所有的抽象方法,否则编译报错(除非该子类也是抽象类)

  5. 抽象类可多级继承,但在覆盖重写完所有方法之前的类都算抽象类,如下:

/*最顶层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TestAbstract {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public abstract void sleep();
}

/*继承后重写了一个抽象方法,未能全部覆盖重写,依旧算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Dog extends TestAbstra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爱吃鱼");
    }
}

/*抽象方法全部覆盖重写完毕,作为普通类*/
public class Ha2 extends HaDog {
    @Override
    public void sleep() {
        System.out.println("呼呼呼");
    }
}

/*在使用时,只能对普通类实例化,不能创建抽象类的对象*/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2 ha = new Ha2();
        ha.eat();
        ha.sleep();
    }


}

父类、子类变量重名情况:

在父子类的继承关系当中,如果成员变量重名,则创建子类对象是,访问方式有两种:

​ Zi obj = new Zi();

  1. 直接通过子类对象访问成员变量:

    看等号的左边是谁,就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因为变量不会覆盖重写)

  2. 间接通过成员方法访问成员变量:

    该方法属于谁(谁定义的),就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

父类、子类、局部变量重名解决办法:

局部变量: 直接写变量名

本类的成员变量: this.成员变量名

父类的成员变量: super.成员变量名

父类、子类方法重名情况:

在父子类的继承关系当中,创建子类对象,访问成员方法的规则:

​ Zi obj = new Zi();

​ 等号的右边是谁,就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因为方法会进行覆盖重写)

注意事项:

无论是成员变量还是成员方法,如果没有都是向上找父类,绝对不会向下找子类的

重写(Override)

一种重要的设计思想:在版本更新换代过程中,新版本要兼容老版本,就让新版本继承老版本,同时对要更新的方法进行覆盖重写,从而达到向下兼容的效果

概念:在继承关系当中,方法的名称一样,参数列表也一样

重写(Override):方法的名称一样,参数列表也一样。 覆盖、覆写

重载(Overload):方法的名称一样,参数列表不一样

方法的覆盖重写特点:

创建的是子类对象,则优先用子类方法

方法覆盖重写的注意事项:
  1. 必须保证父子类之间的方法名称相同、参数列表也相同

    @Override:可通过在方法的上面写上此注解,来自动检测是不是有效的覆盖重写

  2. 子类方法的返回值必须小于等于父类方法的返回值范围

  3. 子类方法的权限必须大于等于父类方法的权限修饰符

    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 (default不是关键字,代表什么都不写)

继承关系中,父子类构造方法的访问特点:(super())

  1. 子类构造方法中有一个默认隐含的“super()”调用,所以一定是先调用的父类构造,后执行的子类构造

    public class TestSon extends TestFather{
        public TestSon() {
            super();	//没写时系统默认会生成一个, 而且只能写在最开始处,否则报错
            System.out.println("子类构造执行");
        }
        public void method() {
    //        super();	//错误写法!只有子类构造方法,才能调用父类构造方法,且只能一次
        }
    }
    
  2. 可以通过super关键字在子类构造方法中调用父类的重载构造方法(即可以通过super调用父类的有参构造)

  3. 若不要默认,要自己写super()调用父类的构造,必须是子类构造的第一个语句,不能一个子类构造调用多次super构造

总结:

子类构造必须调用父类构造,不写则默认有一个super();写了则用指定的super调用。super只能有一个,且必须是子类构造的第一个语句。

super关键字的三种用法:

  1. 在子类的成员方法中,访问父类的成员变量(如super.num)
  2. 在子类的成员方法中,访问父类的成员方法(如super.method())
  3. 在子类的构造方法中,访问父类的构造方法(如super())

this指针

​ this.name这种写法能够避免重名的情况

通过谁调用的方法,谁就是this

super关键字用来访问父类内容,而this关键字用来访问本类内容

this关键字的三种用法:

  1. 在本类的成员方法中,访问本类的成员变量(如this.num)

  2. 在本类的成员方法中,访问本类的另一个成员方法(如this.method2())

  3. 在本类的构造方法中,访问本类的另一个构造方法(如this.Test(1))

    在使用第三种是要注意:

    A. this(…)调用也必须是构造方法的第一个语句,且为当前代码块中的唯一一个

    B. super和this两个进行构造方法调用时,不能同时使用

接口

接口就是多个类的共同规范

接口是一种引用数据类型,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其中的:抽象方法

定义一个接口的格式:

public interface 接口名称 {
	//接口内容
}

备注:换成了关键字interface之后,编译生成的字节码文件仍然是:.java -> .class

接口可包含的内容:

如果是Java 7,接口可包含:

  1. 常量
  2. 抽象方法

如果是Java 8,还可额外包含:

  1. 默认方法
  2. 静态方法

如果是Java 9,还可额外包含:

  1. 私有方法

接口定义抽象方法

格式如下:

pubilc 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注意事项:
  1. 接口当中的抽象方法,修饰符必须是两个固定的关键字:public abstract
  2. 这两个关键字可以选择性的省略(可以全部省略,也可以部分省略)
接口使用步骤:
  1. 接口不能直接使用,必须有一个“实现类”来“实现”该接口

    格式如下:

    public class 实现类名称 implements 接口名称 {
    	// ...			
    }
    
  2. 接口的实现类必须覆盖重写(实现)接口中所有的抽象方法

    实现:去掉abstract关键字,加上方法体大括号

  3. 创建实现类的对象,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

如果实现类并没有覆盖重写接口中所有的抽象方法,那么这个实现类就是抽象类

接口定义默认方法

格式如下:

public defaul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方法体
}

备注:接口当中的默认方法,可以解决接口升级的问题

/*定义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MyInterfaceDefault {
    //定义了一个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MyInterfaceAbsA();
    
    //定义了一个默认方法,直接在此处就将实现写好
    public default void MyInterface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实现了一个默认方法");
    }
}

/*定义了一个实现类*/
public class MyInterfaceAbstractImp implements MyInterfaceDefault {
	//实现抽象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MyInterfaceAbsA() {
        System.out.println("实现了一个抽象方法");
    }
}
/*定义了另一个实现类*/
public class MyInterfaceAbstractImpl02 implements MyInterfaceDefault{
	//抽象方法的另一种实现
    @Override
    public void MyInterfaceAbsA() {
        System.out.println("实现了另一种抽象方法");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InterfaceAbstractImp myInterface = new MyInterfaceAbstractImp();
        myInterface.MyInterfaceAbsA();

        MyInterfaceAbstractImpl02 myInterface02 = new MyInterfaceAbstractImpl02();
        myInterface02.MyInterfaceAbsA();

        /*
        调用默认方法,如果实现类中没有,会向上到接口中找
        */
        myInterface.MyInterfaceDefault();
        myInterface02.MyInterfaceDefault();
    }

}
注意事项:
  1. 接口的默认方法,可以通过接口 实现类对象直接调用
  2. 接口的默认方法,也可以被接口 实现类 覆盖重写

接口定义静态方法

格式如下:

public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方法体
}
注意事项:

不能通过接口实现类的对象来调用接口当中的静态方法,要调用静态方法时,直接通过接口名调用

格式为: 接口名称.静态方法名(参数);

接口定义私有方法

  1. 普通私有方法:解决多个默认方法之间重复代码问题

    格式如下:

    private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方法体
    }
    
  2. 静态私有方法:解决多个静态方法之间重复代码问题

    格式如下:

    private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方法体
    }
    
public interface MyInterfacePrivate {
    public abstract void doNothing();
    public default void my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我的默认方法");
        myPrintStatic();	//默认方法可以调用普通私有方法,同时也能调用静态私有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y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我的静态方法");
        myPrintStatic();	//静态方法可以调用静态私有方法,但是不能调用普通私有方法
    }

/*    private void myPrintDefault() {
        System.out.println("AAA");
        System.out.println("BBB");
        System.out.println("CCC");
    }*/

    /*静态私有方法*/
    private static void myPrintStatic() {
        System.out.println("AAA");
        System.out.println("BBB");
        System.out.println("CCC");
    }
}

注意事项:

  1. 默认方法不管是私有的普通方法还是静态方法都能调用,私有方法只能调私有静态方法

接口定义常量

接口当中也可以定义“成员变量”即常量,必须用public static final三个关键字修饰,格式如下:

public static final 数据类型 常量名称 = 数据值;	//一旦赋值,不可修改
备注:

一旦使用final关键字进行修饰,说明不可改变

注意事项:
  1. 接口当中的常量,可以省略public static final,不写默认也是这样
  2. 接口当中的常量,必须进行赋值,否则报错
  3. 接口中的常量名称,全部使用大写字母,多个单词用下划线分隔

总结:

  1. 成员变量其实是常量,格式:

    [public] [static] [final] 数据类型 常量名称 = 数据值;
    

    注意:

    常量必须进行赋值,而且一旦赋值不能改变

    常量名称完全大写,用下划线分割

  2. 接口中最重要的就是抽象方法,格式:

    [public] [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注意:实现类必须覆盖重写所有的抽象方法,除非实现类也是抽象类

  3. 从Java 8开始,接口里允许定义默认方法,格式:

    [public] defaul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方法体}
    

    注意:默认方法也可以被覆盖重写

  4. 从Java 8开始,接口里允许定义静态方法,格式:

    [public]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方法体}
    

    注意:应该通过接口名称进行调用,不能通过实现类对象调用接口静态方法

  5. 从Java 9开始,接口里允许定义私有方法,格式:

    //普通私有方法
    [private]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方法体}
    //静态私有方法
    [private]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方法体}
    

    注意:private的方法只有接口自己才能调用,不能被实现类或别人使用

使用接口注意事项

  1. 接口是没有静态代码块和构造方法的

  2. 一个类的直接父类是唯一的,但是一个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格式如下:

    public class MyInterfaceImpl implemenets MyInterfaceA, MyInterfaceB {
        //覆盖重写所有方法
    }
    
  3. 如果实现类所实现的多个接口中,存在重复的抽象方法,那么只需要覆盖重写一次即可

  4. 如果实现类没有覆盖重写所有接口当中的所有方法,那么这个实现类必须是一个抽象类

  5. 如果实现类所实现的多个接口中,存在重复的默认方法,那么必须覆盖重写冲突的默认方法

  6. 一个类如果直接父类中的方法,和接口中的默认方法产生了冲突,优先用父类当中的方法

类与接口之间的关系

  1. 类与类之间是单继承的,直接父类只有一个

  2. 类与接口之间是多实现的,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如下:

    public class My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MyInterfaceA, MyInterfaceB {
        //方法体
    }
    
  3. 接口与接口之间是多继承的,如下:

    public interface MyInterfaceImpl extends MyInterfaceA, MyInterfaceB {
        //方法体
    }
    

    注意事项:

    1. 多个父类接口中的抽象方法如果重复,没关系
    2. 多个父类接口中的默认方法如果重复,那么子接口必须重写默认方法,且关键字default不可省略

多态性(polymorphism)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右侧子类对象被当成父类使用(如:一只猫被当成动物)

//格式如下
父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子类名称();
//或者
接口名称 对象名 = new 实现类名称();

访问成员变量的两种方式:

  1. 直接通过变量名称访问成员变量看等号左边是谁,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
  2. 间接通过成员方法访问成员变量:看该方法属于谁,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

成员方法访问规则:

看new的是谁,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

口诀: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此口诀对成员变量无效)

示例如下:

/*父类*/
public class Fu {
    public int num = 10;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um);
    }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父类方法");
    }

    public void methodFu()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父类独有的方法");
    }
}
/*子类*/
public class Zi extends Fu {
    public int num = 20;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这是子类方法");
    }
}
/*创建对象调用*/
public class TestMultiFie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 obj = new Zi();
        //直接访问成员方法,等号的右边是谁,就调谁
        obj.method();   //显示的为子类方法,因为方法被子类方法覆盖了
        obj.methodFu(); //显示的为父类方法,因为子类中没有进行覆盖重写

        //直接访问成员变量,等号的左边是谁,就调谁
        System.out.println(obj.num); //显示的是父类中的10,因为变量不能覆盖
        //间接通过成员方法访问成员变量,谁定义的方法,就调谁的
        obj.show();
    }
}

多态写法的好处:

通过给父类引用不同的子类,实现了父类对不同子类方法的调用,提升了代码的灵活性

向上转型与向下转型:

对象的向上转型

其实就是***多态***的写法,格式如下:

父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子类名称();

含义:右侧创建了一个子类对象,把他当作父类来看待使用

Animal animal = new Cat();	//创建了一只猫,当作动物看待,没问题

注意事项:向上转型一定是安全的,类似于:double num = 100;

对象的向下转型

其实就是一个***还原***的动作,格式如下:

子类名称 子类对象 = (子类名称)父类对象;

含义:将父类对象,***还原***成了本来的子类对象

Animal animal = new Cat();	//本来是猫,向上转型成动物
Cat cat = (Cat)animal;		//本来是猫,已经被当成动物了,还原为原来的猫

注意事项: 必须保证***还原的类型***与对象***原本创建(new)的***类型一致,否则运行报错(编译不报错)ClassCastException

判断一个父类引用的对象是何类型的方法

格式如下:

对象 instanceof 类名称
    这将会得到一个boolean值结果,作用是判断前面的对象是不是后面的类的实例

示例如下:

//动物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Animal {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

//猫类
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猫吃鱼");
    }

    public void call() {
        System.out.println("喵喵喵");
    }
}

//狗类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狗啃骨头");
    }

    public void watchHouse() {
        System.out.println("狗看家");
    }
}

//创建对象,演示多态、向上向下转型、判断类型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 new Dog();  //向上转型,同时也是多态的体现
        animal.eat();

        if (animal instanceof Cat) { //判断类型
            Cat cat = (Cat) animal; //向下转型
            cat.call();
        }

        if (animal instanceof Dog) {
            Dog dog = (Dog) animal;	//向下转型
            dog.watchHouse();
        }
    }
}

个人想法(向上向下转型):用于访问权限

多级继承,逐层写入不同方法,越往下走方法越多,访问权限越大
    例如连续继承了3次,
    Class0					//权限最低
    Class1 extends Class0
    Class2 extends Class1	//权限最高
初始时,通过向上转型,Class0类引用Class2
    此时,虽然具有Class2类的数据,但是只能使用Class0所拥有的部分,权限最低
需要提升权限时,根据情况向下转型为Class1或Class2类

继承、接口、多态的小结

继承的内容

//父类
public class xxx{}
//子类
public class *** extends xxx {}

抽象方法与抽象类

抽象方法:只有声明,子类中去覆盖重写
抽象类:不能创建对象、可有构造方法

/*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xxx {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 //抽象方法声明
}
/*继承抽象类,子类中覆盖重写*/
public class *** extends xxx {	//继承
	//覆盖重写
	public void method() {
		//...
	}
}

子类、父类重名情况:

  1. 不管是变量还是方法,遵循谁调用谁优先,没有再向上找
  2. 局部变量直接用,本类this,父类super

覆盖重写

覆盖重写:方法名称一样,参数列表一样
重载:方法名称一样,参数列表不一样
覆盖重写遵循:

  1. 一般前面写@Override进行重写检测
  2. 子类方法的返回值小于等于父类方法的返回值范围
  3. 子类方法的权限大于等于父类方法的权限修饰符

继承默认调用父类构造方法情况:

子类构造方法(不管自己写还是默认生成的),都会默认生成一个super()来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自己写则必须写在构造方法的第一行,且只能写一个


接口的内容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xxx {}

接口及方法的定义

public interface xxx {	
    //接口定义常量
    //必须赋值,常量名大写,用下划线分隔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NUM_OF_CONST = 10;

    //接口声明抽象方法
    //实现类中必须覆盖重写此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Abs(); 

    //接口定义默认方法
    //实现类中可以直接使用,创建的对象也可直接使用
    [public] default void methodDefault() {	
        //方法体
    }

    //接口定义静态方法
    //可以通过接口名.方法名称直接使用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Static() {
        //方法体
    }

    //接口定义普通私有方法
    //本接口中才能使用(本接口的静态方法也不能用),且其他地方都不能用,起到保护和隐藏作用
    [private] void methodPrivateNormal() {
        //方法体
    }

    //接口定义静态私有方法
    //只有本接口中才能用(本接口的方法都能用)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PrivateStatic() {
        //方法体
    }
}

接口的实现类

public class *** implements xxx {
	//实现类中必须覆盖重写所有的抽象方法,除非此类依旧是抽象类
	public void method() {
		//方法体
	}
}

注意:

  1. 接口没有静态代码块和构造方法(继承可以有)
  2. 一个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一个类只能继承唯一一个父类)
    public class My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MyInterfaceA, MyInterfaceB {}
    public class MyExtend extends MyFatherClass {}
  3. 重复情况:
    A: 实现类同时实现多个接口,但是有抽象方法冲突,直接覆盖重写一次即可
    B: 接口中有抽象方法,实现类若没覆盖重写完,则是一个抽象类
    C: 实现类同时实现多个接口,但是有默认方法冲突,直接覆盖重写冲突的默认方法即可
    D: 若有一个类,同时继承父类,同时实现接口,父类的方法名与接口的默认方法冲突,优先使用父类方法

类与接口的关系

  1. 类与类之间是单继承的,子类只能有一个父类
  2. 类与接口之间是多实现的,实现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3. 接口与接口之间是多继承的,接口可以同时继承多个接口
    注意:
    1. 多个父类接口中的抽象方法重复可以不管(因为抽象方法都得在子类中覆盖重写)
    2. 多个父类接口中的默认方法如果重复,子接口必须覆盖重写默认方法,且不能省略default关键字

多态的内容

父类引用子类的对象,子类被当成父类使用,增加灵活性

//继承的方式:
父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子类名称();
//接口的方式: 
接口名称 对象名 = new 实现类名称();

访问成员变量规则:

直接通过对象名访问:看等号的左边是谁,就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
间接通过成员方法访问:方法是谁定义的,就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

访问成员方法的规则:

看等号的右边是谁,就优先用谁,没有则向上找(即:谁new的就用谁)
备注:此处说的等号是创建对象时的等号,即 Fu fu = new Zi(); 这个时候的等号

向上转型与向下转型

向上转型:
父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子类名称();  //其实就是多态的写法向上转型一定安全,因为父类的范围更大
向下转型:
子类名称 对象名 = (子类名称)父类对象 //其实就是将向上转型的对象还原回来

向下转型一定要还原为原类型,否则会报错(运行时报错)

向下转型前判断类型方法:
对象 instanceOf 类名称  //返回值为一个boolean类型,若对象是后面的类型则返回true

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是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方法,通过关键字new来创建对象时,其实就是在调用构造方法

格式:

public 类名称(参数类型 参数名称) {

​ 方法体;

}

注意事项:

  1. 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和所在类的名称完全一样,大小写保持一致

  2. 构造方法不需要返回值类型,void也不能写

  3. 构造方法不能return一个具体的返回值

  4. 如果没有编写任何构造方法,那么编译器会默认生成一个构造方法,其中没有参数、方法体什么事情都不做

    ​ 形如public Student() {}

  5. 一旦编写了至少一个构造方法,那么编译器将不会自动生成构造方法

  6. 构造方法可以重载

一个标准的类通常具有以下4个组成部分:

  1. 所有的成员变量都用private关键字修饰

  2. 为每一个成员变量编写一个Setter/Getter方法

  3. 编写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

  4. 编写一个全参的构造方法

    这样标准的类也称Java Bean

API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JDK提供给我们直接使用的类

引用类型的一般使用步骤:

  1. 导包

    import 包路径.类名称;

    目标类和当前类在同一个包,则可以省略导包语句

    只有java.lang包下的内容不要导包,其他的包都需要import语句

  2. 创建

    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类名称();

  3. 使用

    对象名.成员方法();

常用API:Scanner

导包:import java.util.Scanner

创建: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in代表从键盘进行输入

使用:

​ 获取键盘输入的一个int数字:int num = sc.nextInt();

​ 获取键盘输入的要给字符串:String str = sc.next();

常用API:Random

Random类:用于生成随机数

导包:import java.util.Random

创建:Random r = new Random();

使用:

获取一个随机的int数字(范围是int所有范围,有正负两种(-21个亿~+21个亿)):int num = r.nextInt();

获取一个随机的int数字(参数代表了范围,左闭右开区间): int num = r.nextInt(10) //[0,10)区间的随机数

常用API:ArrayList

数组的长度不可以发生改变,但ArrayList集合的长度是可以随意改变的

导包: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创建:ArrayList<类型> list = new ArrayList<>();

​ 对于ArrayList来说,有一个尖括号代表泛型

​ 泛型:也就是装在集合当中的所有元素,全都是统一的类型(注意:泛型只能是引用类型,不能是基本类型)

使用:

​ list.add(参数);//向集合中添加元素

注意事项:

  1. 对于ArrayList集合来说,直接打印得到的不是地址值,而是内容。如果内容为空,得到的是空的中括号:[]

  2. 如果希望向ArrayLIst集合中存储基本数据类型,必须使用基本类型对应的“包装类”

    基本类型 包装类(引用类型,包装类都位于java.lang包下)

    byte Byte

    short Short

    int Integer 特殊

    long Long

    float Float

    double Double

    char Character 特殊

    boolean Boolean

    ​ 从JDK 1.5+开始,支持自动装箱、自动拆箱

    ​ 自动装箱:基本类型–>引用类型

    ​ 自动拆箱:引用类型–>基本类型

ArrayList当中常用的方法有:

public boolean add(E e):向集合中添加元素,参数的类型和泛型一致

public E get(int index):向集合中获取元素,参数是索引编号,返回值就是对应位置的元素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从集合中删除元素

public int size():获取集合的尺寸长度,返回值就是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ArrayLIst练习

数值添加到集合

生成6个1~33之间的随机整数,添加到集合,并遍历集合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TestArrayRando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ArrayList对象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生成6个随机数并添加到对象中
        for (int i = 0; i < 6; i++) {
            list.add((new Random().nextInt(32)) + 1);
        }
        System.out.println(list);
        //遍历集合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
}
对象添加到集合

自定义4个学生对象,添加到集合,并遍历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public class TestArrayListPers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ArrayList<Student> list = new ArrayList<>();
        //创建学生对象
        Student stu1 = new Student("Tom", 18);
        Student stu2 = new Student("Jack", 29);
        Student stu3 = new Student("Marry", 18);
        Student stu4 = new Student("Mei", 25);
        //添加元素到集合
        list.add(stu1);
        list.add(stu2);
        list.add(stu3);
        list.add(stu4);
        //遍历集合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getName() + "----" + list.get(i).getAge());
        }
    }
}
打印集合方法

定义以指定格式打印集合的方法(ArrayList类型作为参数),使用{}括起集合,使用@分隔每个元素。格式参照{元素@元素@元素}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TestArrayListPri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添加元素到集合中
        list.add("张三");
        list.add("李四");
        list.add("王麻子");
        list.add("黑瞎子");

        //调用方法
        testArrayListPrint(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ArrayListPrint(ArrayList<String> list) {
        //左括号
        System.out.print("{");
        //遍历集合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if (i < list.size() - 1) {
                //打印+@
                System.out.print(list.get(i) + "@");
            } else {
                //最后一个元素打印时加上右括号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
            }
        }
    }
}
集合筛选:

用一个大集合存入20个随机数字,然后赛选其中的偶数元素,放入到小集合中(要i去使用自定义的方法来实现筛选)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SelectEve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大集合对象
        ArrayList<Integer> listHuge = new ArrayList<>();

        //向集合中添加20个随机元素
        for (int i = 0; i < 20; i++) {
            listHuge.add(new Random().nextInt(100));
        }
        //显示大集合数据
        System.out.println(listHuge);
        //创建小集合,并调用方法接收筛选后的偶数小集合
        ArrayList<Integer> listSmall = selectEven(listHuge);
        //显示小集合数据
        System.out.println(listSmall);
    }

    public static ArrayList<Integer> selectEven(ArrayList<Integer> listHuge) {
        ArrayList<Integer> listSmall = new ArrayList<>();
        //遍历大集合元素
        for (int j = 0; j < listHuge.size(); j++) {
            //判断是否为偶数
            if (listHuge.get(j) % 2 == 0) {
                //偶数添加到小集合中
                listSmall.add(listHuge.get(j));
            }
        }
        return listSmall;
    }
}

ArrayList是接口List的实现类

List接口的方法依然有add、get

常用API:String

java.lang.String类代表字符串

API中的描述:Java程序中的所有字符串字面值(如“abc”)都作为此类的实例实现

其实就是:程序中所有的双引号字符串,都是String类的对象(就算没有new,也照样是)

字符串的特点

  1. 字符串的内容永不可变
  2. 字符串是可以共享使用的(因为字符串不可改变,为节省性能,内容相同的字符串是进行共享的)
  3. 字符串效果上相当于char[]字符数组,但是底层原理是byte[]字节数组成

创建字符串的3+1种方式

三种构造方法:
  1. public String():创建了一个空白字符串,不含有任何内容
  2. pbulic String(char[] array):根据字符型数组的内容,来创建对应的字符串
  3. public String(byte[] array):根据字节型数组的内容,来创建对应的字符串
一种直接创建:

String str = “Hello”; //右边直接用双引号

字符串常量池:

程序当中直接写上的双引号字符串,就在字符串常量池中(new的不在池当中)

字符串常用的方法:

比较(equals()、equalsIgnoreCase())、

获取(length()、concat(str)、charAt(index)、indexOf(str))、

截取(substring(index)、substring(begin,end))、

转换(toCharArray()、getBytes()、replace(oldStr, newStr))、

分割(split(regex))

字符串比较:

==是进行对象的地址值比较,如果要对字符串的内容进行比较,可以使用两种方法:

  1. public boolean equals(Ojbect obj); 参数可以是任何对象,只有参数是一个字符串且内容相同才会返回true

    注意事项:

    1. 任何对象都能用Object进行接受

    2. equals方法具有对称性,即a.equals(b)和b.equals(a)效果一样

    3. 如果比较双方一个常量一个变量,推荐把常量字符串写在前面

      推荐:“abc”.equals(str) 不推荐:str.equals(“abc”) (原因:变量可能为null,调用时会出现空指针异常)

  2. public boolean equalsIgnoreCase(String str):忽略大小写,进行内容比较

与获取相关的常用方法:
  1. public int length():获取字符串当中含有的字符个数
  2. public String concat(String str):将当前字符串和参数字符串拼接成为新的返回值字符串
  3. public char charAt(int index):获取指定索引位置的单个字符
  4. public int indexOf(String str):查找参数字符串在本字符中首次出现的索引位置,如果没有则返回-1
字符串的截取方法
  1. public String substring(int index):截取从参数位置一直到字符串末尾,返回新字符串

  2. public String substring(int begin, int end):截取从begin开始,一直到end结束,中间的字符串

字符串转换相关的常用方法
  1. public char[] toCharArray(); 将当前字符串拆分为字符数组作为返回值

  2. public byte[] getBytes(); 获得当前字符串底层的字节数组

  3. public String replace(CharSequence oldString, CharSequence newString); 将所有出现的老字符串替换成新的字符串,返回替换只有的结果新字符串

    ​ 备注:CharSequence意思是可以接受字符串类型

分割字符串的方法:

public String[] split(String regex); 按照参数的规则,将字符串切分成为若干部分

注意:split方法中的参数其实是正则表达式,要想切割".“需要写”\\."(两个反斜杠)

字符串相关示例

拼接字符串定义一个方法,把数组{1, 2, 3}按照指定格式拼接成一个字符串。格式参照如下:[word1#word2#word3]

public class TestConca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数组对象
        int[] array = {1, 2, 3};

        //调用自定义方法
        String result = myConcat(array);

        //显示结果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public static String myConcat(int[] array) {
        //拼接左括号
        String result = "[";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if (i < array.length - 1) {
                //拼接中间部分
                result += "word" + array[i] + "#";
            } else {
                //拼接尾部
                result += "word" + array[i] + "]";
            }
        }
        return result;
    }
}

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串,并且统计其中各种字符出现的次数(种类有: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其他)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Stati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从键盘接收数据
        System.out.print("请输入一串字符: ");
        String str = new Scanner(System.in).next();

        //初始化各种类型数量为0
        int bigChar = 0;
        int smallChar = 0;
        int numChar = 0;
        int otherChar = 0;

        //将字符串转为数组方便统计
        char[] ch = str.toCharArray();

        //统计
        for (int i = 0; i < ch.length; i++) {
            if (ch[i] >= 'A' && ch[i] <= 'Z') {
                bigChar++;
            } else if (ch[i] >= 'a' && ch[i] <= 'z') {
                smallChar++;
            } else if (ch[i] >= '0' && ch[i] <= '9') {
                numChar++;
            } else {
                otherChar++;
            }
        }
        System.out.println("大写字母:" + bigChar + '个');
        System.out.println("小写字母:" + smallChar + '个');
        System.out.println("数字:" + numChar + '个');
        System.out.println("其他:" + otherChar + '个');
    }
}

常用API:Arrays

java.util.Arrays是一个与数组相关的工具类,厘米提供了大量静态方法,用来实现数组常见的操作

数组转字符串

public static String toString(数组); 将参数数组变成字符串 (按照默认格式:[元素1, 元素2, 元素3 …])

数组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ort(数组); 按照默认升序(从小到大)对数组的元素进行排序

​ 备注:1. 如果是数值,sort默认按照升序从小到大

			2. 如果是字符串,sort默认按照字母升序
			3. 如果是自定义的类型,那么这个自定义的类需要有Comparable或者Comparator接口的支持

示例:

使用Arrays相关的API,将一个随机字符串中的所有字符升序排列,并倒序打印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TestArray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随机字符串
        String rd = "";
        for (int i = 0; i < 10; i++) {
            Random r = new Random();
            rd += (char)(r.nextInt(26) + 97);
        }
        //显示生成的随机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随机字符串为: " + rd);

        //字符串转数组
        char[] charArray = rd.toCharArray();

        //升序排序字符数组
        Arrays.sort(charArray);

        //倒序打印
        for (int i = charArray.length - 1; i >= 0; i--) {
            System.out.print(charArray[i]);
        }
    }
}

常用API:Math

java.util.Math类是数学相关的工具类,里面提供了大量的静态方法,完成与数学运算相关的操作

常用方法

public static double abs(double num); 获取绝对值 【有多种重载】

public static double ceil(double num); 向上取整

public static double floor(double num); 向下取整

public static long round(double num); 四舍五入

Math.PI

代表近似的圆周率Π常量

示例

计算在-10.8到5.9之间,绝对值大于6或者小于2.1的整数有多少个?

public class TestMat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min = -10.8;
        double max = 5.9;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int)Math.ceil(min); i < max; i++) {
            if (Math.abs(i) > 6 || Math.abs(i) < 2.1) {
                count++;
                System.out.print(i + " ");
            }
        }
        System.out.println("总共有: " + count);
    }
}

匿名对象(Anonymous)

正常创建对象格式:

​ 类名称 对象名称 = new 类名称();

匿名对象就是只有右边的对象,没有左边的名称和赋值操作

​ new 类名称();

注意事项:匿名对象只能使用唯一的一次,下次再用不得不创建一个新对象

使用建议:如果确定有一个对象只需要使用唯一的一次,就可以用匿名对象

static关键字

修饰成员变量:

一旦用了static关键字,内容将属于类,而不再属于自己,所以凡是本类对象都共享一份,存于方法区

修饰成员方法:

一旦使用static修饰成员方法,那么这就成为了静态方法。静态方法不属于对象,而是属于类的

修饰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格式:

public class 类名称 {
	static {
		//静态代码块的内容
	}
}

特点:

  1. 当第一次用到本类时,静态代码块执行唯一的一次

     	2. 静态代码块比构造方法先执行
    

静态代码块的典型用途:

用来一次性地对静态成员变量进行赋值

如果没有static关键字,那么必须首先创建对象,然后通过对象才能使用它

如果有了static关键字,那么不需要创建对象,直接通过类名称就能使用

使用推荐:

无论是成员变量,还是成员方法。如果有了static,都推荐使用类名称来进行调用

静态变量:类名称.静态变量

静态方法:类名称.静态方法

注意事项:

  1. 静态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

    ​ 内存中先有的静态内容,而非静态内容创建对象后才会出现在内存中

  2. 静态方法不能使用this

    ​ this代表当前对象,通过谁调用的方法,谁就是当前对象

对public、private、static关键字的理解:

public:让修饰成员变量和方法可见,正常情况只有在同一个包下才能进行调用,

public修饰目的:调用方法或成员变量不在同一个包时,让其依旧能够生效

static:静态化修饰的成员变量和方法,正常情况变量和方法都是对象独有的,即每个对象都保留有一份互不干扰

static修饰目的:

1. 让成员变量和方法在内存中只保留一份,所有对象共用(因此可直接类名.方法 调用)

2. 程序一开始就会在内存中生成,因此在类中可直接调用,而不必通过创建对象来调用

private:私有化成员变量,正常情况下同一个包下是可以直接修改数据(public修饰过的,挎包也能)

private修饰目的:让成员变量在类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无法修改,只能通过调用方法来修改,保护数据

总结:

  1. public让包外也可使用;
  2. private让包内也不可用;
  3. static让只有一份存于方法区、不创建对象也能用(用类名称)

final关键字

final关键字代表最终、不可改变的意思

常见四种用法:

  1. 可以用来修饰一个类

  2. 可以用来修饰一个方法

  3. 可以用来修饰一个局部变量

  4. 可以用来修饰一个成员变量

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类

格式如下:

public final class 类名称 {
    //...
}

含义:当前这个类不能有任何的子类

注意:

如果一个类是final的,那么其中所有的成员方法都无法进行覆盖重写(没子类,无继承关系,所以不可能覆盖)

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方法

格式如下:

修饰符 final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
}

含义:当final修饰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就是最终方法,不能被覆盖重写

注意事项:

对于类、方法来说,abstract关键字和final关键字冲突,不能同时使用(abstract一定会覆盖重写,final表示不能)

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局部变量

格式: 直接在变量类型前加上final即可

含义:一旦使用final来修饰局部变量,那么这个变量就不能进行更改(一次赋值,终生不变)

注意事项:

  1. 对于基本类型:不可变说的是变量中的数据内容不可变

  2. 对于引用类型:不可变说的是变量中的地址值不可变,但是地址对应的对象中保存的内容是可以改变的

  3. 基本类型使用final时,变量的声明与初始化分开也是允许的,只要保证变量只被赋值一次即可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FinalLocalVariab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int num1 = 10;
    //        num1 = 20; //改变变量保存到数据内容,编译报错
    
            //正确写法,变量只被赋值了一次
            final int num2;
            num2 = 20;
            
            final int[] arrayInt = new int[] {1, 2, 3};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ayInt));  //[1, 2, 3]
    //        arrayInt = new int[] {2, 3, 4}; //改变变量保存的地址,编译报错
            arrayInt[0] = 2;    //改变变量保存地址中对象的数据,正常运行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ayInt));  //[2, 2, 3]
        }
    }
    

final关键字修饰一个成员变量

格式:直接在变量类型前加上final即可

含义:使用final关键字后,被修饰的变量不可变

注意事项:

  1. 注意与局部变量的区别,成员变量具有默认值,用了final之后必须手动赋值,避免默认赋值,否则编译报错

    (因为final修饰后变量只能被赋值一次,若是被赋予默认值,之后再也无法改变,这个变量无任何意义)

  2. final修饰的成员变量,赋值时直接通过直接赋值或通过构造方法赋值,必须二选一,不能等待赋予默认值

    A. 直接赋值:final修饰语句后面立刻赋值,不能声明与初始化分开

    public class FinalMemberVariable {
        private final String name = "xxx";
        
    /*  
    	//分开写法,编译报错
        private final String sex;
        sex = "***"
    */
        public FinalMemberVariable() {
        }
    /*
        public FinalMemberVariabl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已经选择了直接赋值,再在构造方法中赋值,重复修改数据,编译报错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B. 通过构造方法赋值:final修饰后不直接赋值,在构造方法中对其赋值,构造方法的每一个重载中都要赋值

    public class FinalMemberVariable {
        private final String name;
    
    /*
        public FinalMemberVariable() {
        }   //选择构造方法赋值时,此构造中未进行赋值,编译报错
    
    */
        
        public FinalMemberVariabl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3. 构造方法以外的所有方法,对被final修饰的成员变量进行赋值操作,会全部编译报错

    public class FinalMemberVariable {
        private final String name = "xxx";
    
        public FinalMemberVariable()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不是两种赋值方式的任何一种,对其进行赋值,编译报错
        }
    */
    }
    

Java的四种权限修饰符:

不同包/不同修饰符 访问权限 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
同一个类(我自己) YES YES YES YES
同一个包(我领居) YES YES YES NO
不同包子类(我儿子) YES YES NO NO
不同包非子类(陌生人) YES NO NO NO

简单一点就是:

能够使用的范围 使用方式
(default) 默认包下所有 本类直接通过变量名使用,包下其他类通过创建对象.变量名使用
private 局限到本类 本类直接通过变量名使用
protected 扩展至包外子类 包下的使用方式与默认一致,包外的子类通过super.变量调用,(不能在子类中通过创建父类对象来直接调用,编译报错)
public 扩展到包外所有 包下的使用方式与默认一致,包外子类可通过super.变量调用,也可以创建父类对象直接调用,包外非子类通过创建父类对象直接调用

总结:

  1. 在同一个包中,类中的protected或default修饰的变量或方法可以在类外被其对象(实例)外部访问,可以以被子类继承。此时,protected或default的访问级别与public相同

  2. 在不同的包中,类中的protected修饰的变量或方法在类外不可用被其对象(实例)外部访问,可以被子类继承。类中的default修饰的变量或方法在类外,不可以被子类继承,此时的default相当于private

  3. protected和private是针对成员的修饰

外部类与内部类:

如果一个事物的内部包含另一个事物,那么这就是一个类内部包含另一个类

例如:身体与心脏,汽车与发动机

分类:

  1. 成员内部类
  2. 局部内部类(包含匿名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定义格式:

修饰符 class 外部类名称 {
    修饰符 class 内部类名称 {
        //...
    }
    //...
}

注意:内用外,随意访问;外用内,需要创建内部对象

使用成员内部类的两种方式:

  1. 间接方式:在外部类的方法当中,创建内部类对象进行使用;然后main中调用外部类的方法

  2. 直接方式,套用公式:

    //创建外部类格式
    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类名称();
    //创建内部类格式
    外部类名称.内部类名称 内部类对象名 = new 外部类名称().内部类名称();
    

成员内部类的同名变量访问:

如果出现了重名现象,内部类的方法内调用外部类变量的格式为:

外部类名称.this.外部类成员变量名

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Outer {
    int num = 30;   //外部类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Inner {
        int num = 20;   //内部类成员变量

        public void method() {
            int num = 10;   //内部类局部变量
            System.out.println(num);            //使用内部类局部变量
            System.out.println(this.num);       //使用内部类成员变量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num); //使用外部类成员变量
        }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Inner inner = new Outer().new Inner();
        inner.method();
    }
}

局部内部类

如果一个类定义在一个方法内部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局部内部类

局部:只有其所属的方法才能使用,出了方法外面就不能用

局部内部类定义格式:

修饰符 class 外部类名称 {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外部类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class 内部类名称 {
            //方法体
        }
    }
}

注意事项:

局部内部类,如果希望访问所在方法的局部变量,必须保证这个局部变量是有效的final(即只赋值过一次)

​ 备注:从Java 8开始,只要局部变量事实不变(只赋值一次),那么关键字final可以省略

​ 要求final的原因:

1. new出来的对象放在堆区中
2. 局部变量跟着方法走,存放在栈区
3. 方法运行结束,立刻出栈,局部变量立刻消失
4. 堆区中的对象生命周期更长,若给的是变量,数据已经被销毁,此时在对其进行操作会出现问题

权限修饰符使用情况:

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

定义一个类的时候,权限修饰符:

  1. 外部类:public / (default)可用
  2. 成员内部类: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全都可用
  3. 局部内部类:什么都不能写(与(default)存在很大区别,(default)的同一个包下都能用,而此处什么都不写代表的是只有方法内可用)

匿名内部类

如果接口的实现类(或者是父类的子类)只需要使用唯一的一次,

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省略该类的定义,而改为使用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的定义格式:

接口名称 对象名 = new 接口名称() {
    //覆盖重写所有抽象方法
};	//不要忘了分号

示例如下:

//定义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MyInterface {
    void method();
}

//定一个实现类,以供常规写法显示对比
public class My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MyInterface {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实现了抽象方法");
    }
}

public class Demo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常规写法
        MyInterface obj = new MyInterfaceImpl();
        obj.method();

        //使用匿名内部类
        MyInterface obj1 = new M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覆盖重写");
            }
        };	//匿名内部类这种方式,就省去了一个实现类单独定义的步骤
        obj1.method();	
    }
}

匿名内部类解析:

对格式"new 接口名称() {…}"进行解析

  1. new:代表了创建对象动作
  2. 接口名称:就是匿名内部类需要实现的接口
  3. {…}:这才是匿名内部类的内容

注意事项:

  1. 匿名内部类,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只能使用唯一一次

    如果希望多次创建,且内容一样,必须使用单独定义的实现类, 否则只能内容完全一样重复写,代码冗余

    //使用匿名内部类定义一次
    MyInterface obj1 = new M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覆盖重写");
        }
    };
    //要再次使用时,必须再次定义
    //MyInterface obj2 = new MyInterface();  //这样会编译报错
    
  2. 匿名对象,在调用方法的时候,只能调用唯一一次

    如果希望同一个对象,调用多次方法,必须给对象起名字

  3. 匿名内部类是省略了实现类/子类名称,但是匿名对象是省略了对象名称

类可以作为成员变量类型

接口可以作为成员变量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