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JVM调优中的两个小知识点

对JVM的调优,需要大量的场景以及经验,本篇主要是从一个理论的角度,粗浅地

对堆这边不太熟悉的同学,可以先参考我的这一篇文章说说java中的堆区

我把堆区的主要结构以及参数放在下面,这样可以参照着图来看:


一、如何设置最大年龄

每发生一次Young GC,就会将Eden区和当前的Survivor区的存活对象一次性地转入到另外一个Survivor区中,并将之前的Eden区以及Survivor区清空。所以年轻代的存活对象,基本上就是在两块Survivor区中换来换去,每换一次,年龄增加1岁。当到达最大年龄时(最大年龄由-XX:MaxTenuringThreshold参数设置,默认15岁),就会被转移进老年代。

现在有这样的一个场景,8岁的对象有1000个,过了一段时间后,15岁的对象有900个。可以观察到,在8岁后,有90%的对象达到了默认的最大年龄,这些对象不停地在两个Survivor区中换来换去,无疑增加了复制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可以将最大年龄设置为8岁,达到8岁的对象,直接转移至老年代,避免多次重复复制与浪费新生代空间。


二、Young GC频繁怎么办?

我们使用jstat -gcutil {pid} 1000,即每秒打印出GC的统计信息,其中YGC代表Young GC 发生的总次数。每秒刷新一次统计信息,如果此时发现YGC增加得很频繁,比如一秒一次Young GC。

Young GC频繁,代表着新对象的创建速度与新生代大小不匹配,要么是代码中频繁创建对象,要么就是新生代的空间太小。排查代码是有必要的,但却非常耗时。那么这一次,我们主要从调整新生代大小的方案入手。

我们大可以将新生代区增加为1.5倍(为什么是1.5倍,这只是一个试探的倍数)。如果之前Young GC的每隔1000ms发生一次,那么理论上现在的Young GC的发生间隔在1500ms左右,频率有所降低,但是会不会导致每次Young GC的耗时增加为原来的1.5倍呢?

答案是不会的

Young GC主要是对新生代进行清理,首先对Eden区和一块Survivor区的存活对象进行标记,然后一起复制另外一块Survivor区中,最后直接清理Eden区和之前的Survivor区。可见,这里耗时最严重的环节是复制操作。

大概98%的对象都是在几毫秒内死亡,即使将新生代扩充为原来的1.5倍,那么当下一次Young GC到来时,复制的对象总数远小于之前的1.5倍,可能只是比之前多一点点,比如是1.15倍。

因此,将新生代扩容至原来的1.5倍,理论上,扫描新生代的时间将会变为原来的1.5倍,标记时间在[1,1.5)倍内,复制时间在[1,1.5)倍内,且这两个时间远小于1.5倍。对于虚拟机来说,复制的消耗成本远大于扫描与标记操作。因此,扩容新生代后,Young GC不会显著地按照线性增长。

如果保持整个堆的大小不变,那么扩容新生代后,势必会压缩老年代的空间,Major GC的频率可能会增加。所以,还是需要找到一个临界点,在能够大幅度下降Young GC的频率时,且只在小幅度内增加Major GC的频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J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