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小编,是不存在什么早饭的。每天10点多起床的小编一般都是来杯牛奶当作早(午)饭。
倒牛奶的小编
只不过有一天不知道为何,倒牛奶的时候溅到了桌子上好多,小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桌子清理干净了(防止被麻麻骂)。可是作为一个喝了这么多年牛奶的老司机,怎么就突然翻车了呢?
老司机一样的小编
然后我赶紧上网查了查,只发现了下面这张图:
大气压与牛奶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milk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早上倒牛奶的全过程,包括倒牛奶的姿势和所用的是哪一只手。后来发现牛奶盒的开口并不是对称的,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倒牛奶时开口是向下的,虽然是离杯子更近了。而这就是问题所在。
喝牛奶的小编
如果开口向上(倒牛奶的正确姿势图右),牛奶不会将开口完全覆盖,盒子内部牛奶上方一直有空气,且与外部空气连通,压强一致。此时牛奶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平稳的流出。这就像在敞口的玻璃杯倒水是一样的。
如果开口向下(倒牛奶的正确姿势图左),盒中牛奶较多,那么牛奶就会完全覆盖住开口。在一些牛奶流出之后,牛奶盒内部的空气压力就会低于外部大气压(在你不挤压牛奶盒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力差就会倾向于将牛奶推回去。
高度与大气压的关系 1mb = 0.1MPa
平时大家可能不太能感受到的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3×105Pa(帕)。也就是意味着在每平方米的地方有1.013×105牛的力。如果还没有什么概念的话,那就来复习一下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1654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时任马德堡市长的奥托·冯·居里克于今日德国的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物理实验。实验所用的是两个空心铜质半球,将两个半球中的空气被抽出后,两个半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纪念马德堡半球实验的邮票
然后让马向两侧拉动,两个半球并没有拉开。如果可以可以将半球间的空气完全抽出的话,经过计算可以知道分开两个球需要2万牛的力,假设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是80KG,那就相当于举起25个成年男子的力。
实验中所用的真空泵是托里拆利制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真空泵。[1]
不过物理课上经常用下面的实验来演示大气压,拿起一个玻璃杯,装满水,放一张可以将开口完全覆盖的纸,然后将玻璃杯和纸张倒过来,由于大气压的存在,所以水并不会掉出来。
来源:youtube
表面张力与孔径
Surface tension and aperture
那么,如果取出纸张来水会怎么掉下来呢?水还会被大气压向上拖着留在杯子中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原因在于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不一定保持绝对的平坦。换句话说,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水会有一部分向下移动,那么空气就会在另外的地方向上移动。这就是流体的流动不稳定性。
水-空气分界面 来源 [2]
对于倒置的玻璃杯,上方较重的液体是水,下方是较轻的空气。上面说的情况对应于一定量的空气进入水中,相应的此时将有等量的水滴落下来。如果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水将倾泻而出,相应数量的空气将向上占满原来水的空间,从而形成复杂的运动。
之后再用杯子倒牛奶
对于牛奶来说,进入的空气很快与外界空气隔离开,形成一个气泡。气泡在盒子内上升直到到达盒子内牛奶上方的空气层。这样纸箱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重新平衡。气泡的周期性形成以及纸箱内气压的相应波动会产生“吨吨吨”的声音、纸箱的震动以及倒牛奶时产生的飞溅。
如果此时孔太小,不挤压纸箱的话,牛奶根本不会流出。
水的表面张力使得蜥蜴凌波微步
孔太小,液体的表面张力就会阻止液体的流出。如果您在较轻的流体上放置了较重的流体,则较重的流体在流入较轻的流体时会降低混合物的重力势能。但是,重力势能的减少必须与流体之间界面的势能的增加抵消,因为该界面的变形受到表面张力的阻挠。如果表面张力胜出,则重的流体会留在上面不动。如果重力势能获胜,那么大量的液体就会倾泻而下。这就是上面实验的情况。
蟹状星云是瑞利-泰勒不稳定性明显的证据 来源:维基百科
其实允许较重的流体倒出界面是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一个实例,它在气象和天体物理学中有许多有趣的应用。
回到倒牛奶的原始问题,如果还是尝试通过底部附近的孔将牛奶从几乎满满的纸箱中倒出,那么牛奶只能通过RT的不稳定性而流出。这必然涉及复杂而不稳定的运动。
如何科学有效的倒牛奶?
How to pour milk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那么,我究竟该如何科学有效的倒牛奶呢?如果你用的牛奶盒也是下图所示的这种的话,万语千言不如总结为一张图:
除了上图圆形开孔的牛奶盒外,还有下图所示的开孔方式。这样的开孔方式很难让牛奶完全覆盖开孔,也无需考虑倾倒牛奶时的方向问题。感觉这是对我们“记不住星人”的一种照顾。
另一种开孔方式的牛奶盒
查完各种倒牛奶资料的小编怀着严谨激动的心情,去跟麻麻解释,以后怎么倒牛奶最好。结果最后换来的却是:
“你怎么不喝小盒装的?”
倒牛奶需要科学的方法
而这段时间出门必备的口罩在各方的强调下
科学的佩戴方法应该没有人不会了吧
(不会的再继续学一下哦)
总之,热干面加油!!!
图片来源:微博@陈小桃momo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Hall, Edwin H.; Bergen, Joseph Y. A Textbook of Physics, 3rd Ed..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1903: 52
[2] Mollo-Christensen E. Flow instabilities[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ducational Corporation, 1968.
今年前面春节档文章在这里看:
科比和刘谦教会我:学会接受诋毁和攻击,是一门人生必修课!
刘谦回忆录
昨天春晚有魔术?我怎么没印象?
《囧妈》大年初一免费看,进击的字节依旧在跳动
另外,特地在公众号里制作了数学建模试题解析,刘谦专区和历年春晚魔术精选,喜欢的朋友可以进入MatheMagician公众号,发现 -> 数学建模试题解析/刘谦专区/历年春晚魔术精选前来查看:
本公众号现放送数学和魔术相关资料,现进入公众号后台:
回复“数学”,《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
回复“数学2”,《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回复“魔术3”,魔术教学《Double Lift讲解》
回复“魔术4”,魔术作品:《混沌的世界》
好了,今天数学魔术师的分享就到这,希望各位客官喜欢,期待你的转发和赞赏哦!
我们是谁:MatheMagician,中文“数学魔术师”,原指用数学设计魔术的魔术师和数学家。既取其用数学来变魔术的本义,也取像魔术一样玩数学的意思。文章内容涵盖互联网,计算机,统计,算法,NLP等前沿的数学及应用领域;也包括魔术思想,流程鉴赏等魔术内容;以及结合二者的数学魔术分享,还有一些思辨性的谈天说地的随笔。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既能感性思考又保持理性思维,享受人生乐趣。欢迎扫码关注和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与我交流!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魔术里的集合、映射和关系(一)——集合是个啥?
我和Double Lift的故事(五)——升华篇闯红灯到底该不该罚款?——逻辑推理浅谈(二)循环、递归与魔术(五)——再谈递归的魔术逻辑与欣赏Roberto Giobbi的纸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