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L7 CDA高级培训

出自:http://www.cnblogs.com/ChinaEHR/archive/2012/04/27/2474277.html

2012.4.25~4.27参加了HL7China组织的HL7 CDA高级培训,有些感触。

一、HL7 CDA用途

HL7 CDA在我国的医疗信息化中,到底能起什么样的作用?

HL7的最初宗旨还是在于医疗信息数据的交换,在v2.x的版本中,采用EDI的规范组织数据,虽然晦涩难读,但用于医院内各个系统间的信息传递还是不错的。那么V3版本,采用XML来组织数据,虽然比前者容易让人阅读了,但是文档的块头也大了不知若干倍。应该说既然是机器读的、用于系统间交换数据的,EDI格式还是要比XML更有效率、速度更快、体积更小。

课堂上老师也讲了,医院内数据交换建议采用V2.X,要获取完整的病历内容用V3,这个说法我还是认同的,但关键是:什么情况下需要完整的病历内容?我想不外以下几种情况:

(1)向区卫平台报医疗服务数据,在本次就医后一次性提交完整的医疗服务数据。

(2)远程医疗平台,向对方提交完整的病历数据。

(3)区卫平台上,从其他医院或中心数据库中调阅患者完整病历。

还有没有其他情况呢?

二、HL7 CDA推动

HL7虽说是国际组织,其实还是老美为主导的。美国的医疗制度及模式与中国还是有区别的,HL7 CDA如何能本地化,是个比较困难的事。记得HL7中国第一次全国大会是在2001年底召开的,到今天差不多10年多了,在中国的进展如此缓慢,说明其在中国的应用还是存在困难。要不是这场新医改掀起了一股医疗信息化浪潮,尤其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浪潮,HL7恐怕还要在中国沉寂n年。

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还是以HIS建设为主,尤其是以费用管理为核心的HIS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费用管理为核心的HIS,只要是个软件开发商,都能编出来并在医院实施,困难只是在于每个医院的费用管理模式有较多的个性化,维护多个医院的版本是个麻烦事。不管怎么样,这样的HIS很容易让商家全盘控制医院的信息化,进行圈地运动。一个医院只有一个商家的产品,哪里还需要什么系统间数据交换,HL7肯定很难推广。

推动HL7在中国的发展,只有以下可能性:

(1)更专业的医疗信息化软件需求,如CIS的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导致一些专业软件不是每个商家都能开发的,而这些软件在纵向上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形成独立的产品由专业公司开发,导致医院内不同商家的信息系统增多,从而产生数据交换的需求。

(2)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需要从医疗卫生机构提取更多的档案数据,各个医院也需要从平台检索和获取患者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数据。

(3)远程医疗会诊

三、HL7 CDA本地化

老外的HL7让中国人理解还真是有点困难。需要熟悉英语、计算机软件设计、医学基本知识、医院管理的综合性怪才,又有时间和精力愿意干这件事的,在全中国恐怕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领导级别的就算了,定定方针还可以,具体是干不了活的,这可是一个纯技术活。

HL7 China想通过多个公司来共同干这个事情,效率是肯定高不起来的。努力在推动的也就是万达、凯歌等几家上市有钱的主。大多数类似我们这样的公司,还是以生存和完成公司任务为主,参与和了解就不错了,绝对不会一年花个几十万养个人专门搞标准。

HL7China要搞本地化工作,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支持的,当然绝大多数是精神上的支持。只是希望HL7China能把握一点:本地化所做的一切,要以服务临床为根本出发点。真有点怕那帮子搞技术的了,病历书写规范都不读的就能开发电子病历系统,并且还能振振有词说能满足临床医师病历书写的一切要求。如果让类似这样的技术人员来搞标准,还不如不搞。

既然是本地化,肯定要先读懂原文的意思,真是有点难为大家了,至少我在其中还是比较云里雾里的,我想几个步骤要先做:

(1)提供需要本地化的HL7相关标准,说老实话,HL7的相关标准和文档太多了,应当先统一文档范围

(2)针对统一范围的文档,组织阅读和学习,统一各种名词的概念

(3)组织病历书写规范学习,统一对病历文书的认识

(4)选择典型文书,进行本地化尝试

 

四、CDA开发工具

在老师们的不断启发下,仔细阅读CDA的RMIM图后,感觉还是可以理解的。老外有些CDA实现工具,先弄来看看,既然是面向对象的,搞个开发工具还是有点兴趣的。呵呵!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orna/archive/2012/05/17/2506433.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发工具,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