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基础
数据类型:
整数类型:TINYINT、SMALLINT、MEDIUMINT、INT、BIGINT
属性:UNSIGNED,让他变成非负
长度:可以为整数类型指定宽度,例如:INT(11)、对大多数应用是没有意义的,它不会限制值的合法范围,只会影响显示字符的个数。
比如说定义INT(3)存1234,是可以存的。
假设存12,我们在后面制定一个属性zerofill代表0填充,就是mysql数据库自动为我们做填充,就变成012。如果指定INT(5)存12,就会补成00012,保证存储的最小宽度是5位。不指定zerofill是不会给我们0填充的,就是不指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比如INT(0)并不代表只能存一位,0代表的是宽度
实数类型:FLOAT、DOUBLE、DECIMAL
DECIMAL可存储比BIGINT还大的整数;可用于存储精确的小数
FLOAT和DOUBLE类型支持使用标准的浮点进行近似计算。对计算来说FLOAT和DOUBLE效率更高,但是DECIMAL可以理解当成字符串处理了!所以存储的内容会更大。
字符串类型:VARCHAR、CHAR、TEXT、BLOB
CHAR和VARCHAR区别比较重要
VARCHAR类型用于存储可变长度字符串,它比定长类型更节省空间,当其使用1或者2个额外字节记录字符串长度,列长度小于255字节,使用1个字节表示,否则用两个。如果存储的内容超过指定长度,会被截断。比如我们指定VARCHAR(16),但是存了VARCHAR(32)位的字符串就会被截成16位,有的版本还会给你报错。VARCHAR如果定义为16,存了个18位的字符串不会变成18位,它的边长只会往小的缩,不会往大的扩。
CHAR是定长的,根据定义的字符串长度分配足够的空间,它会根据需要采用空格进行填充以进行比较,比如定义CHAR(5)我定义了一个3位的字符串我会补两个空格。CHAR适合存储很短的字符串,或者所有值都接近同一个长度。存储密码的时候使用CHAR,比如定义CHA(32),无论多长字符串,md5之后都是32位。超出设定的长度也会被截断。
对应经常变更的数据,CHAR比VARCHAR更好,因为CHAR不容易产生碎片。
对于非常短的列,CHAR比VARCHAR在存储空间上更有效率。
只分配真正需要的空间,更长的列会消耗更多的内存。一般只需要5-10位的字符串,就不要定义100位的,会消耗很多内存。
尽量避免使用BLOB/TEXT类型,查询会使用临时表,导致严重的性能开销。
枚举:有时可以使用枚举代替常用的字符串类型,把不重复的集合存储成一个预定义的集合。非常紧凑,把列表值压缩成1-2个字节,内部存储的其实是整数。比如说我们存储男女,内部其实是0,1。尽量避免使用数字作为ENUM枚举的常量,易混乱。排序是按照内部存储的整数来进行排序的。枚举表会使表大大减小,因为存储的是整形。
日期和时间类型:尽量使用TIMESTAMP比DATETIME空间效率高。用整数保存时间戳的格式通常不太方便处理。如果需要存储微秒,可以使用BIGINT存储,微妙有很多小数位,用float和double有一定的损耗。我们可以通过乘以10万或100万变成BIGINT,将来拿出来再除就可以了。
列属性:auto_increment、default、not null、zerofill
INT(0):整形,宽度是0位
CHAR(16):定长的字符串,我们定义的宽度是16位
VARCHAR(16):可变长字符串,他的长度也是16位
DATETIME:保存我们的时间日期的
TEXT:存储字符串类型,大文本数据
基础操作:
MYSQL的连接和关闭:mysql –u(用户名)-p(密码)-h(主机)-P(端口)
其他:\G 把打印的结果垂直显示
\c 取消当前的mysql命令
\q 推出我们的mysql
\s 显示mysql服务器状态
\h 帮助信息
\d 改变我们的执行符,比如说吧分号改掉
表引擎:
InnoDB表引擎:默认的事务型引擎,最重要最广泛的存储引擎,性能非常优秀。数据存储在共享表空间,可以通过mysql配置文件分开,就是原本表的索引表的配置都在一个表存着。
对主键查询的性能高于其他类型的存储引擎。另外内部做了很多优化,从磁盘读取数据时自动在内存构建hash索引,插入数据时自动构建插入缓冲区。
支持通过一些机制,工具做一些真正的热备份。支持崩溃后的安全恢复。支持行级锁。支持外键。
MyISAM表引擎:
5.1版本前MyISAM是默认的存储引擎。拥有全文索引、压缩、空间函数。不支持事务和行级锁,不支持崩溃后的安全恢复。表存储在两个文件,MYD和MYI分别是数据和索引。设计简单,某些场景下性能很好。比如说我们要获取整个数据行的大小有多少数据,这个时候MyISAM效率还是很高的。
其他表引擎:Archive、Blackhole、CSV、Memory
优先选择InnoDB
InnoDB和MyISAM区别:前者行锁,后者表锁。前者支持事务处理,MyISAM不支持、前者默认使用共享表空间,后者不适用。noDB保存在共享表,MyISAM数据保存在.MYD文件,索引保存在.MYI等等等
Mysql锁机制
表锁是日常开发中的常见的问题,当多个查询同一时刻进行数据修改时,就会发生冰法控制的问题。比如好多人过来操作我们的数据,此时就会有一个表锁的问题,这样当我有时候进行操作会卡在那个地方,让我等待,这就是表锁的体现。
分为共享锁和排他锁,其实就是读锁和写锁。
读锁:共享的,不堵塞,多个用户可以读同一个资源,互不干扰
写锁:排他的,一个写锁会阻塞其他的写锁和读锁,这样可以只允许一个人进行写入,防止其他用户读取正在写入的资源。
锁粒度:表锁,系统性能开销最小,会锁定整张表,MyISAM使用表锁
行锁:最大程度地支持并发处理,但是也带来了最大的锁开销,InnoDB实现行级锁
事务处理:
Mysql提供数据处理的表引擎是InnoDB
服务器层不管理事务,由下层的引擎实现,所以同一个事务中,使用多种存储引擎不靠谱。
比如说我们操作这两张表的时候,做一个事务,一张表InnoDB,另一张MyISAM这样操作事务是不成功的。
在非事务表上执行事务操作MYSQL不会发出提醒,也不会报错
在我们做事务处理,一定要检查我们的表是不是InnoDB
存储过程
为以后的使用保存的一条或多条Mysql语句的集合。
存储过程就是有业务逻辑和流程的集合
可以在存储过程中创建表,跟新数据,删除等等
使用场景:通过帮数据封装在容易使用的单元中,简化复杂的操作。比如说我们在进行一个事务护着操作我们可能进行了上百条SQL语句的操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他封装起来,想用的时候直接拿过来用就可以了,不用再去写那么多条SQL语句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简化对变动的管理。
触发器:提供给程序员和数据分析员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一种方法,它是与表事件相关的特殊存储过程。
使用场景:通过数据库中相关表实现级联更改(比如说改一张表让他自动去改另一张表)
实时监控某张表的某个字段的更改而需要作出的相应的处理
某些业务编号的生成(比如添加一个数据让他自动生成业务标号)
滥用会造成数据库以及应用程序的维护困难(写的太多了,不知道为什么执行一条语句另一条就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