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很新的Paper(2015.6),来自于Google旗下的新锐AI公司DeepMind的四位剑桥Phd研究员。
他们针对CNN的特点,构建了一个新的局部网络层,称为空间变换层,如其名,它能将输入图像做任意空间变换。
在我的论文[深度神经网络在面部情感分析系统中的应用与改良]中,提出了一个有趣观点:
大数据不如小数据,如果大数据不能被模型有效利用。
该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如ML实战的一个经典问题:数据不均衡,这样模型就会对大类数据过拟合,忽略小类数据。
另外,就是[Evolving Culture vs Local Minima:文化、进化与局部最小值]提到的课程学习观点:
将大数据按照难易度剖分,分批学习,要比直接全部硬塞有效得多。
当前,我们炙手可热的模型仍然是蒟蒻的,而数据却是巧夺天工、超乎想象的。
因而,想要通过模型完全摸清数据的Distribution是不现实的,发明、改良模型结构仍然是第一要务,
而不单纯像Li Feifei教授剑走偏锋,用ImageNet这样的大数据推进深度学习进程。
在我的论文[深度神经网络在面部情感分析系统中的应用与改良]中,分析了CNN的三个强大原因:
[局部性]、[平移不变性]、[缩小不变性],还对缺失的[旋转不变性]做了相应的实验。
这些不变性的本质就是图像处理的经典手段,[裁剪]、[平移]、[缩放]、[旋转]。
这些手段又属于一个家族:空间变换,又服从于同一方法:坐标矩阵的仿射变换。
那么,神经网络是否有办法,用一种统一的结构,自适应实现这些变换呢?DeepMind用一种简易的方式实现了。
实现[裁剪]、[平移]、[缩放]、[旋转],只需要一个 [2,3] [2,3]的变换矩阵:
[θ11θ21θ12θ22θ13θ23] [θ11θ12θ13θ21θ22θ23]
—————————————————————————————————————————————————————————
对于平移操作,坐标仿射矩阵为:
[1001θ13θ23]⎡⎣⎢xy1⎤⎦⎥=[x+θ13y+θ23] [10θ1301θ23][xy1]=[x+θ13y+θ23]
—————————————————————————————————————————————————————————
对于缩放操作,坐标仿射矩阵为:
[θ1100θ2200]⎡⎣⎢xy1⎤⎦⎥=[θ11xθ22y] [θ11000θ220][xy1]=[θ11xθ22y]
—————————————————————————————————————————————————————————
对于旋转操作,设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α α度,坐标仿射矩阵为:
[cos(α)−sin(α)sin(α)cos(α)00]⎡⎣⎢xy1⎤⎦⎥=[cos(α)x+sin(α)y−sin(α)x+cos(α)y] [cos(α)sin(α)0−sin(α)cos(α)0][xy1]=[cos(α)x+sin(α)y−sin(α)x+cos(α)y]
这里有个trick,由于图像的坐标不是中心坐标系,所以只要做下Normalization,把坐标调整到[-1,1]。
这样,就绕图像中心旋转了,下文中会使用这个trick。
—————————————————————————————————————————————————————————
至于裁剪操作,没有看懂Paper的关于左2x2 sub-matrix的行列式值的解释,但可以从坐标范围解释:
只要 x′ x′、 y′ y′的范围比 x x, y y小,那么就可以认为是目标图定位到了源图的局部。
这种这种仿射变换没有具体的数学形式,但肯定是可以在神经网络搜索过程中使用的。
注:感谢网友@载重车提出疑问,修正了这部分的内容。具体请移步评论区。
★本部分作为一个对论文的错误理解,保留。
在线性代数计算中,一个经典的求解思路是:
[θ11θ21θ12θ22θ13θ23]⎡⎣⎢xSourceySource1⎤⎦⎥=[xTargetyTarget] [θ11θ12θ13θ21θ22θ23][xSourceySource1]=[xTargetyTarget]
这种做法在做图像处理时,会给并行矩阵程序设计造成尴尬——需要牺牲额外的空间存储映射源,:
由于 (xTarget,yTarget) (xTarget,yTarget)必然是离散的,当我们需要得到 Pixel(xTarget,yTarget) Pixel(xTarget,yTarget)的值时,
如果不及时保存 (xSource,ySource) (xSource,ySource),那么就必须即时单点复制 Pixel(xSource,ySource)−>Pixel(xTarget,yTarget) Pixel(xSource,ySource)−>Pixel(xTarget,yTarget)
显然,这种方法的实现依赖于 For For循环:
For(0....i....Height)For(0....j....Width)Calculate&Copy For(0....i....Height)For(0....j....Width)Calculate&Copy
为了能让矩阵并行计算成为可能,我们需要逆转一下思路:
[θ11θ21θ12θ22θ13θ23]′⎡⎣⎢xTargetyTarget1⎤⎦⎥=[xSourceySource] [θ11θ12θ13θ21θ22θ23]′[xTargetyTarget1]=[xSourceySource]
之后,构建变换目标图就转化成了,数组下标取元素问题:
PixelMatrixTarget=PixelMatrixSource[xSource,ySource] PixelMatrixTarget=PixelMatrixSource[xSource,ySource]
这依赖于仿射矩阵的一个性质:
[θ11θ21θ12θ22θ13θ23]′=[θ11θ21θ12θ22θ13θ23]−1 [θ11θ12θ13θ21θ22θ23]′=[θ11θ12θ13θ21θ22θ23]−1
即,由Target变换为Source时,新仿射矩阵为源仿射矩阵的逆矩阵。
考虑一个 [1,10] [1,10]图像放大10倍问题,我们需要将10个像素,扩展到为100的数轴上,整个图像应该有100个像素。
但其中90个对应Source图的坐标是非整数的,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用黑色( RGB(0,0,0) RGB(0,0,0))填充,此时图像是惨不忍睹的。
所以需要对缺漏的像素进行插值,利用图像数据的局部性近似原理,取邻近像素做平均生成。
双线性插值是一个兼有质量与速度的方法(某些电子游戏里通常这么排列:线性插值、双线性插值....):
如果 (xSource,ySource) (xSource,ySource)是实数坐标,那么先取整(截尾),然后沿轴扩展 d d个坐标单位,得到 P21 P21、 P12 P12、 P22 P22
一般的(源码中),取 d=1 d=1,式中分母全被消去,再利用图中双线性插值式进行插值,得到 Pixel(xSource,ySource) Pixel(xSource,ySource)的近似值。
CNN是一个变革的先驱者模型,它率先提出局部连接观点,减少网络广度,增加网络深度。
局部连接让神经元呈块状,单参数成参数组;让网络2D化,切合2D图像;让权值共享,大幅度减少参数量。
仿射矩阵自适应学习理论,因此而得以实现:
论文中的结构图描述得不是很清楚,个人做了部分调整,如下:
DeepMind为了描述这个空间变换层,首先添加了坐标网格计算的概念,即:
对应输入源特征图像素的坐标网格——Sampling Grid,保存着 (xSource,ySource) (xSource,ySource)
对应输出源特征图像素的坐标网格——Regluar Grid ,保存着 (xTarget,yTarget) (xTarget,yTarget)
然后,将仿射矩阵神经元组命名为定位网络 (Localisation Network)。
对于一次神经元提供参数,坐标变换计算,记为 τθ(G) τθ(G),根据1.2,有:
τθ(Gi)=[θ11θ21θ12θ22θ13θ23]′⋅⎡⎣⎢⎢xTargetiyTargeti1⎤⎦⎥⎥=[xSourceiySourcei]wherei=1,2,3,4..,H∗W τθ(Gi)=[θ11θ12θ13θ21θ22θ23]′⋅[xiTargetyiTarget1]=[xiSourceyiSource]wherei=1,2,3,4..,H∗W
该部分对应于图中的①②,但是与论文中的图有些变化,可能是作者并没有将逆向计算的Trick搬到结构图中来。
所以你看到的仍然是Sampling Grid提供坐标给定位网络,而具体实现的时候恰好是相反的,坐标由Regluar Grid提供。
————————————————————————————————————————————————————————
Regluar Grid提供的坐标组是顺序逐行扫描坐标的序列,序列长度为 [Heght∗Width] [Heght∗Width],即:
将2D坐标组全部1D化,根据在序列中的位置即可立即算出,在Regluar Grid中位置。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在于,无须额外存储Regluar Grid坐标 (xTarget,yTarget) (xTarget,yTarget)。
因为从输入特征图 U U数组中,按下标取出的新像素值序列,仍然是逐行扫描顺序,简单分隔一下,便得到了输出特征图 V V。
该部分对应于图中的③。
————————————————————————————————————————————————————————
(1.3)中提到了,直接简单按照 (xSource,ySource) (xSource,ySource),从源像素数组中复制像素值是不可行的。
因为仿射变换后的 (xSource,ySource) (xSource,ySource)可以为实数,但是像素位置坐标必须是整数。
为了解决像素值缺失问题,必须进行插值。插值核函数很多,源码中选择了论文中提供的第二种插值方式——双线性插值。
(1.3)的插值式非常不优雅,DeepMind在论文利用max与abs函数,改写成一个简洁、优雅的插值等式:
Vci=∑Hn∑WmUcnmmax(0,1−|xSi−m|)max(0,1−|ySi−n|)wherei∈[1,H′W′],c∈[1,3] Vic=∑nH∑mWUnmcmax(0,1−|xiS−m|)max(0,1−|yiS−n|)wherei∈[1,H′W′],c∈[1,3]
两个 ∑ ∑ 实际上只筛出了四个邻近插值点,虽然写法简洁,但白循环很多,所以源码中选择了直接算4个点,而不是用循环筛。
该部分对应图中的④。
添加空间变换层之后,梯度流动变得有趣了,如图:
形成了三股分支流:
(I)后の流:
ErrorGradient→.....→∂Next∂Vci ErrorGradient→.....→∂Next∂Vic
这是Back Propagation从后层继承的动力源泉,没有它,你就不可能完成Back Propagation。
(II)里の流:
⎧⎩⎨⎪⎪⎪⎪⎪⎪∂Vci∂xSi→∂xSi∂θ∂Vci∂ySi→∂ySi∂θ {∂Vic∂xiS→∂xiS∂θ∂Vic∂yiS→∂yiS∂θ
个人对这股流的最好描述就是:一江春水流进了小黑屋。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股流根本就没有流到网络开头,而是在定位网络处就断流了。
由此来看,定位网络就好像是在主网络旁侧偷建的小黑屋,是一个违章建筑。
所以也无怪乎作者说,定位网络直接变成了一个回归模型,因为更新完参数,流就断了,独立于主网络。
(III)前の流:
∂Vci∂Uinm→∂Uinm∂Previous ∂Vic∂Unmi→∂Unmi∂Previous
这是Back Propagation传宗接代的根本保障,没有它,Back Propagation就断子绝孙了。
论文中多次出现[局部梯度](Sub-Gradient) 的概念。
作者们反复强调,他们写的,优雅简洁的采样核函数,是不连续的,不能如下直接求导:
g=∂Vci∂θ g=∂Vic∂θ
而应该是分两步,先对 xSi xiS 、 xSi xiS 求局部梯度: ∂Vci∂xci ∂Vic∂xic 、 ∂Vci∂yci ∂Vic∂yic,后有:
⎧⎩⎨⎪⎪⎪⎪⎪⎪g=∂Vci∂xSi⋅∂xSi∂θg=∂Vci∂ySi⋅∂ySi∂θ {g=∂Vic∂xiS⋅∂xiS∂θg=∂Vic∂yiS⋅∂yiS∂θ
有趣的是,对于Theano这种自动求导的Tools,局部梯度可以直接被忽视。
因为Theano的Tensor机制,会聪明地讨论并且解离非连续函数,追踪每一个可导子式,即便你用了作者们的优雅的采样函数,
Tensor.grad函数也能精确只对筛出的4个点求导,所以在Theano里讨论非连续函数和局部梯度,是会被贻笑大方的。
转自:http://www.cnblogs.com/neopenx/p/485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