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的时候,一个24岁的苏格兰年轻人发表了一篇名为《论法拉第的力线》的文章,结果被师长们认为是奇谈怪论,荒谬之至,简直无视常识。
这个年轻人名叫麦克斯韦,电磁学之父,与爱因斯坦、牛顿齐名的物理学家。今天我们根本无法离开的无线通讯生活,皆由他当时对所谓“常识”的不信任而起。
或许创造,本身就是打破常规,就是向那些事故圆滑的现实主义say no。
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应该是世界的全貌吗?虚拟和现实间应该有界限吗?让人生活在太空,让手办满屋乱跑,又有什么不可以?
这些问题的提出者,今天被称为AR/VR开发者。这个时代把“向现实说不”这件事发挥到极致的一群人。
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模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在尺寸见方的屏幕上创造一个虚拟的万物与生灵。
诚然,AR/VR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已经是个有点老生常谈的话题,最终AR/VR之火似乎也并没有预想中烧的那么兴旺。然而科技产业的特点,就是技术环境引发的产业环境实时都在更新。能够率先吃到螃蟹的勇士,必然是最善于听到海潮之音的那些人。
在移动设备、AI、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的快节奏发展下,今天AR/VR已经呈现出快速变化的产业机遇和开发环境。华为开发者联盟,刚刚开启了AR/VR应用创新大赛。以这次大赛为透镜,我们或许可以一窥今天AR/VR开发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华为终端生态与AR/VR开发者群落的强强联合。
动身去敲碎虚实边界,或许最好的时机就在今夜。
AR/VR的重量,
可以是我们追梦的起点
我们今天之所以要持续关注VR/AR,原因在于手机产业、终端设备的持续蜕变,与AR行业未曾间断的产业探索,以及与AI等新技术的结合,正在让AR/VR产业展现出新的生命力。而5G时代即将登场,又带给AR/VR产业以无限遐想。
很多我们此前无法想象的商业模式,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都已经显露端倪。从几个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上看,AR/VR今天都处在一个战略高地当中,急需应用和商业层面的突破。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从三个产业风口的角度看,AR/VR应用今天都站在商业与技术的双重战略高地上:
1、手机产业的去同质化战争,需要借助与AR/VR的结合来打响关键一枪。
今天很多人都在讨论手机似乎越来越雷同,而在摩尔定律将硬件极限逼近的情况下,软件体验与内容体验是决定手机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新技术的最好体现。比如华为手机已经通过移动AI生态和AR Engine开发组件,展示出了华为AR应用上的独特之处,这也成为今天消费者认可华为终端产品的新价值驱动点。然而好的技术最终还是要靠开发者来体现出来,此时开发者加入AR/VR,奉献自己的创意,在手机生态中很容易获得更好的扶持与资源支持。
2、人工智能行业正在与AR/VR合流。模糊现实生活与虚拟服务界限的AI服务模式,离不开AR/VR产业的驰援。
AI要落地,要让用户体验到,这是今天整个行业的共识。但是如何让AI走入千家万户呢?这个风口上一个很重要的助力就是AR/VR。AR可以让环境测算、光源测算等AI能力落地;VR应用正在与眼球追踪、视频纠错等AI能力融合。在AI越加火爆的今天,AR/VR的价值也水涨船高。
3、流媒体产业处在变革风口,AR/VR内容的战略价值和市场价值飙升。
内容是流媒体的生命,这点毫无疑问。但在海量内容的用户疲倦效应下,新颖独特的视觉玩法和沉浸式内容体验也在变得越发重要。AR/VR可以为用户带来独特的流媒体交互与内容体验,这让属于AR/VR的时代机遇一步步逼近。
从几个趋势上看,AR/VR的价值在于与更多产业的合流和蜕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功能。AR/VR开发者追逐梦想的机会,也孕育于AR/VR所带来的行业融合趋势与产业入口想象力中。简言之,AR/VR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好玩”,而是无数新商业模式的开端与肇始。
从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AR/VR应用的商业新入口价值:
1、华为Mate20 Pro搭载的的“3D模术师”功能,可以让手办活过来。最近直接造成了短视频行业的新风口,无数博主因此而火。
2、博物馆场景的AR导览功能,正在让旅游体验大不相同,甚至在在线旅游产业掀起了一轮资本风暴。
3、AR/VR+家装正在快速成为新的商业风口,把AR/VR提供家装和家居产业的消费升级。俨然成为这一领域新零售中的宠儿。
4、5G的加速到来,让VR内容、VR游戏被预测为明年的风口。那么今天的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拥抱它了呢?
不难看出,在不同产业因素的驱动下,AR/VR今天正在成为多个商业世界的新钥匙。而对于年轻的开发者来说,这把钥匙可能意味着改变命运的契机。
而另一个对AR/VR开发者来说的利好消息,在于开发成本和技术门槛,正在今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华为共享的AR/VR开发优势,正在让无数期待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有机会把梦想华为现实。
今天,就是敲碎现实的最好时机
AR/VR此前风口袭来时,就曾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对于AR的想象力非常期待,结果发现开发的AR模型根本在手机上跑不起来,空间贴合度、环境拟真效果、延迟度都非常不理想。最终开发者们的梦想只能唱一首《凉凉》。
这个情况今天正在迎来改观。
从技术逻辑上说,AR/VR开发者需要这样几个技术条件:终端设备的算力、摄像头与传感器、数据支撑、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
以AR开发和华为的终端生态布局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开发者进入这个领域的先决条件,已经在近两年陆续被打通。
SLAM算法的实现需要软硬件的联合调试和优化,华为凭借自身在芯-端-云上强大的全栈垂直整合能力,推出了AR Engine平台,提供环境理解、运动追踪、光照估计等能力,大大简化了AR开发的难度,在麒麟980芯片强大的终端算力支撑下,精细化、动态化的AR效果已经不难实现。
在麒麟980提供了更好的AI算力解决方案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肢体识别、动作跟随等对于AR开发者来说十分重要,但此前很难在终端设备上实现的功能,都已经轻而易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搭载麒麟980的Mate 20系列手机,推出了大量“能动会跑”的AR应用。这类应用还有哪些脑洞可开呢?这就是交给开发者的任务了。
从摄像头与传感系统上看,搭载自研3D结构光技术的Mate 20 Pro已经可以支持很多新锐AR玩法的数据采集工作。摄像头矩阵也已经可以让环境效果清晰呈现。非常火爆的3D模术师,就是在Mate20 Pro的传感系统支持下完成的数据手机。
而在VR端,华为VR 2已达到了3K分辨率、100°FOV,能够在增大视野的同时保证显示清晰。
就开发工具来说,HUAWEI AR Engine是一个支持商业化与大规模AR应用部署的AR SDK,从多个角度支持开发工作,并有完善的接口标准化能力。它的出现,让开发者不必再经历从头发明轮子的痛苦。
这样看来,今天的AR/VR开发,可以夸张点说是万事俱备,只差脑洞。高楼已经搭好,而开发者应该是在高楼上,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去摘取星辰的那个人。
既然旌旗和战鼓已经备好……
在讨论了AR/VR开发的战略价值,以及该领域已经形成的成熟的条件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AR/VR这个年轻人的科技新战场,今天机会颇大,市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开发者所需要的技术条件不断优化,准入门槛一再降低。
那么开发者和潜在开发者所需要的,或许只是按一次启动键的机会。
华为开发者联盟启动的AR/VR应用创新大赛,就是在以上逻辑支持下拉开了大幕。选手只需要针对智能手机终端或VR显示设备,围绕AR/VR技术自主选择作品主题进行应用创新就可以,也可以根据现有应用进行优化和改进。而华为将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参赛者接入华为开放能力。
最终参赛者的作品,将由专家评审团从设计新颖度、内容完整性、画面精美度、体验流畅性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前7名作品将进入大众投票阶段,最终胜出者将获得丰厚奖励。
对于开发者来说,用AR/VR敲碎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挥洒创造力与技术实力,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而从行业的角度看,AR/VR本身具有这样一个特质:它不仅是技术体系支撑,同时也是创意、灵感;视觉设计能力和艺术表达力的综合评定。最终用户买账的,应该是千万颗艺术家的天才头脑。然而艺术家们登堂入室,又必须以一系列技术、产品能力为先导。
所以华为开发者联盟的AR/VR应用创新大赛,本质上是暗和了AR/VR产业的自身规律,将最好的画笔,赠给了真正有勇气创造未来的艺术家们——复杂的技术土壤华为来搞定,土壤之上的鲜花与森林,交给开发者们去描绘。只有各自分工与生态融合,AR/VR这个大梦想才有真实的未来可言。
战鼓骤响,虚幻交织,打破“现实”的边界,或许可以从今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