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不能只注重盈利,要真正创造价值(转)

毫无疑问,刚刚度过80寿辰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是富人。
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交易。目前袁隆平以持股4458143股,占1.61%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五。
以9月15日隆平高科开盘价25.72元计算,袁隆平拥有股价市值约为1.15亿元的身价。
在仇富情绪弥漫的今天,富人袁隆平得到了公众特别的宽宥。
甚至有网友说:袁老买飞机我们都不眼红。
这说明,中国人也许仇富,但并不盲目。不如说仇财富生成的不公以及部分人致富后的骄奢淫逸。
面对中国发展质量和国家价值观亟待全面提升的双重使命,中国社会急功近利的成功标准越来越受到全民质疑。
有人说,当代中国缺三类人——一是有魅力的政府官员,二是有思想的企业家,三是懂市场的科学家。而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和信仰又决定了整个民族的前进方向。
从这个角度上,袁隆平树立了一个崭新的富豪标尺,无比稀缺也弥足珍贵。
首先,中国综合国力迅速飙升的背后是一个尴尬的现实:产业链长期处于世界最低端,在自己是东道主的上海世博会上,整个企业界几乎拿不出一件引领世界科技前进方向的原创成果。
所幸我们还有袁隆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莱斯待·布朗曾发天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布朗认为,到2030年中国需要净进口粮食2亿吨,这恰好是当时整个国际的谷物贸易量。到那时,全世界必须比1995年多生产60%的稻谷才能满足需要。
2004年,袁隆平主导的第二期超级杂交稻提前一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对目前超级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袁隆平说:“第二期超级杂交稻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我们已经提前一年于2004年实现”,“我们正在开展第三期超级杂交稻亩产900公斤的实验,攻关可望在2012年提前完成,超过了农业部原定的2015年的完成计划。”
在庆祝80寿辰时,他还许下了“到90岁时,实现第四期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的奋斗目标”的生日愿望。
这项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还进一步泽被世界。袁隆平说:“不仅是菲律宾、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连超级大国美国也引进了我国的超级稻技术,去年种植的面积有500多万亩。”
袁隆平甚至期待——“如果世界各国政府、粮农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以及生产企业能共同努力,能在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每年可增产1.5亿吨粮食,那么能多养活4亿~5亿人口。”
这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社会贡献,因此致富并过上优渥奢华的生活也无可厚非。
但据媒体报道,袁隆平认为 “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他坦言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袁隆平从家里开到实验田的汽车是一辆别克赛欧家用汽车,和中国上流社会的显贵比,显得低调甚至有些寒酸。
袁隆平说:“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他真正的兴趣却在田间地头,在科学研究。他的梦想是:“梦中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这叫信仰。
而社会的习惯思维是经常被炫目的成功和名望所吸引,并为之鼓掌甚至疯狂,而习惯性忽略这一切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石上。如果一个富豪在积累了万贯家私以后,不能有效地推动国家价值观的成长,只是这个人均GDP位列全球100名之外的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的耻辱。
现在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要来华劝捐,富豪们一片哗然,各种辩白之辞不绝于耳,携款外逃之心大增。有担心捐钱会使原罪昭然于世的,有担心善款捐出不能有效使用的。也有人以资产保值增值为名在西方抢购豪宅的。吓得老巴比急忙声明来华不为捐钱,只为慈善交流——当然还有陈光标等几个承诺裸捐者,还被本阶层个别人视为动机不纯。
真该想想袁隆平——不仅靠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造福公众,还真正懂得财富之上的追求并付诸毕生的努力。
这是中国版高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