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模式和集群模式

主从模式(单主服务器)

  • 服务器负责接收请求

  • 服务器负责接收请求

  • 从服务器的数据由主服务器复制过去。主从服务器的数据是一致

哨兵模式

哨兵模式(Sentinel)机制。如果主服务器挂了,我们可以将从服务器升级为主服务器,等到旧的主服务器(挂掉的那个)重连上来,会将它(挂掉的主服务器)变成从服务器

  • 一个或者多个哨兵Sentinel不停地监控Redis主从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

  • 如果某个Redis实例有故障,那么哨兵负责发送消息通知管理员

  • 如果主服务器挂掉了,会自动将从服务器提升为主服务器(包括配置都会修改)

  • Sentinel可以作为配置中心,能够提供当前主服务器的信息

主观下线

哨兵(Sentinel)节点会每秒一次的频率向建立了命令连接的实例发送PING命令,如果在down-after-milliseconds毫秒内没有做出有效响应包括(PONG/LOADING/MASTERDOWN)以外的响应,哨兵就会将该实例在本结构体中的状态标记为SRI_S_DOWN主观下线

客观下线

当一个哨兵节点发现主节点处于主观下线状态时,会向其他的哨兵节点发出询问,该节点是不是已经主观下线了。如果超过配置参数quorum个节点认为是主观下线时,该哨兵节点就会将自己维护的结构体中该主节点标记为SRI_O_DOWN客观下线 询问命令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

集群模式

Redis 集群有16384个哈希槽,每个key通过CRC16校验后对16384取模来决定放置哪个槽.集群的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hash槽,主从节点数据一致性的原理和主从模式一样

故障转移

发现故障节点

  1. 集群内的节点会向其他节点发送PING命令,检查是否在线

  2. 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出PONG响应,则会把对应的节点标记为疑似下线

  3. 集群中一半以上负责处理槽的主节点都将主节点X标记为疑似下线的话,那么这个主节点X就会被认为是已下线

  4. 向集群广播主节点X已下线,大家收到消息后都会把自己维护的结构体里的主节点X标记为已下线

从节点选举

  1. 当从节点发现自己复制的主节点已下线了,会向集群里面广播一条消息,要求所有有投票权的节点给自己投票(所有负责处理槽的主节点都有投票权)

  2. 主节点会向第一个给他发选举消息的从节点回复支持

  3. 当支持数量超过N/2+1的情况下,该从节点当选新的主节点

故障的迁移

  1. 新当选的从节点执行 SLAVEOF no one,修改成主节点

  2. 新的主节点会撤销所有已下线的老的主节点的槽指派,指派给自己

  3. 新的主节点向集群发送命令,通知其他节点自己已经变成主节点了,负责哪些槽指派

  4. 新的主节点开始处理自己负责的槽的命令

集群模式和哨兵模式的区别

  1. 哨兵模式监控权交给了哨兵系统,集群模式中是工作节点自己做监控

  2. 哨兵模式发起选举是选举一个leader哨兵节点来处理故障转移,集群模式是在从节点中选举一个新的主节点,来处理故障的转移

你可能感兴趣的:(哨兵模式和集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