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随机过程(二)(备份草稿)

续《常见随机过程》(一)。
五. 平稳过程
5.1 判别
5.2 数字特征
5.3 定理
5.4 谱密度
六. 附录
6.1 均方微积分
6.1.1 二阶矩空间H
6.1.1.1 定义; 6.1.1.2 性质;
6.1.2 均方极限
6.1.2.1 定义; 6.1.2.2 性质;6.1.2.3 定理;6.1.2.4 随机过程的均方极限
6.1.3 均方连续
6.1.3.1 定义; 6.1.3.2 定理
6.1.4 均方导数
6.1.4.1 定义;6.1.4.2 性质; 6.1.4.3 定理
6.1.5 均方积分
6.1.5.1 定义; 6.1.5.2 性质; 6.1.5.3 定理
6.1.6 正态过程的均方微积分
6.1.6.1 定理

随机理论中,统计规律性是在对大量随机现象的考察中显现出来的,而对这些结论的描述往往要借助极限理论。
6.1.1 二阶矩空间H
均方微积分之所以研究二阶矩空间,是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无法直接得到随机过程的分布的,而是通过这些二阶矩,或者说是方差,来进行推断统计(估计,假设检验那些),从而得到随机过程的分布。
6.1.1.1 定义
一个随机过程 {X(t),t \in T}, 若对任意的 t\in T, 有 E[|X(t)|^2]<+\infty 称此过程为二阶矩过程。概率空间 (\Omega,\Re,P) 上所有具有二阶矩的随机变量称为二阶矩随机变量,其全体记为 H 。定义在概率空间(\Omega,\Re,P)上具有有限二阶矩的随机变量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H={X:E[|X|^2]<+\infty} 为二阶矩空间。
\sigma -代数或随机事件域的定义在教材P3-4页
使用该定义来判断一个过程是否是二阶矩过程
(参见第5次作业的第1题 )
6.1.1.2 性质
(1) H 对加法和数乘封闭,即 H 是一线性空间。
证明:教材P80-81页。在 H 上我们定义范数: X \in H ,令 ||X||=\sqrt{E[|X|^2]}
(2) H 为线性赋范空间。
证明:教材P81页。满足“正定性“、”齐次性“和”三角不等式“
(3) H 为内积空间。
在 H 上定义内积: X,Y \in H ,令 (X,Y)=E(X \overline{Y})
(4) H 为距离空间。
证明:教材P81页。满足“非负性”、“对称性“和”三角不等式“。在 H 空间中引入距离概念,对任意 X,Y \in H ,令 d(X,Y)=||X-Y||
(5)H 为完备空间。
6.1.1.3 定理
H 是一个完备的线性赋范、内积空间,因此它与实数集等价。(或者叫做“同构”,即 H 可以通过一个映射将其元素)
通过2.1.2中的5个性质论述二阶矩空间和实数集等价,是建立均方微积分学的基础
6.1.2 均方极限
6.1.2.1 定义
设有二阶矩随机序列 {X_n,n=1,2,…} 和随机变量 X ,如果
\lim_{n\rightarrow \infty}E[|X_n-X|^2]=0,则称 X_n 均方收敛于 X ,称 X 为 X_n 的均方极限,记为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X_n=X。
该定理可以拿来求解。使用公式 \operatorname*{l.i.m.}
{n \to \infty} X_n=X 。有时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先做转换 \varphi_{X_n}(u)=E(e^{iuX_n}) ,通过\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varphi{X_n}(u)=\varphi_X(u) 求出极限分布 X 的特征函数 \varphi_X(u) ,最后再得出 X 。
注意:(1)在上述 E(e^{iuX_n}) 中,若具有“嵌套结构”,比如下标 n 还服从一个随机过程,则往往使用条件期望公式来进行分离。
(参见第5次作业的第4题 )
6.1.2.2 性质
(1)均方极限是唯一的,即若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X_n=X且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X_n=Y,则 P{X=Y}=1 。
(2)若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X_n=X,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Y_n=Y,则 \forall , a,b \in R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a X_n+b Y_n)=aX+bY,
证明:教材P83页
(3)若 \operatorname*{l.i.m.}
{n \to \infty} X_n=X,则 \lim_{n \to \infty}E(X_n)=E(\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X_n)=E(X) 。
(4)若 \operatorname*{l.i.m.}
{m \to \infty} X_m=X,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Y_n=Y,则 \lim{m \to \infty \n\to \infty} E(X_mY_n)=E(XY) 。
(5)若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X_n=X,则 \lim{n \to \infty}E(|X_n|^2)=E(|\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X_n|2)=E(|X|2) 。
(6)若 \operatorname*{l.i.m.}
{n \to \infty} X_n=X,则 \lim_{n \to \infty}D(X_n)=D(\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X_n)=D(X) 。
(7)若\operatorname*{l.i.m.}
{n \to \infty} X_n=X,则 \lim_{n \to \infty}E(e{itX_n})=E(e{itX}) 。
(8)若 {a_n} 为普通数列, \lim_{n \to \infty}a_n=0, 则\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 (a_nX)=0。
一句话概括性质(3)~(7):(均方)极限和期望可交换,本质就是求和,所以期望、积分和极限都可以交换顺序,因为它们都绝对收敛
6.1.2.3 定理
(1)(柯西均方收敛准则)均方极限 \operatorname*{l.i.m.}
{m \to \infty} X_m 存在的充要条件为\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m \to \infty} (X_n-X_m)=0或 \operatorname*{lim}{n \to \infty\m \to \infty} |X_n-X_m|=0
证明:教材P82页。
定义法可以用来求解,而该定理一般拿来判断。学会如何使用它来求证一个随机序列均方收敛。做法为:构造 |X_m-X_n|2=E[|X_m-X_n|2] ,然后判断其极限 \lim_{m,n \to \infty} 是否为0。注意:(1)对于有“嵌套结构”的情况,处理方法还是如同之前所说的那样。
(参见教材P83页例题3.2.2;第5次作业的第2、3题 )
(2)(洛易夫准则)均方极限\operatorname*{l.i.m.}{m \to \infty} X_m 存在的充要条件为\operatorname*{l.i.m.}{m \to \infty\n \to \infty} E(X_nX_m)=c。
证明:教材P84页
这两个定理其实是等价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向证明,即直接证明它收敛;而后者是反例证明,找到2条路径,它们的极限不相等,则可以说明不满足均方收敛
6.1.2.4 随机过程的均方极限
类似地我们可以得到定义:设二阶矩随机过程 {X(t),t \in T} 和随机变量 X ,如果 \lim_{t \to t_0}E[|X(t)-X|^2]=0 ,则称 t \to t_0 时, X(t) 均方收敛于 X ,称 X 为随机过程{X(t),t \in T} 和在 t \to t_0 时的均方极限,记为\operatorname*{l.i.m.}{t \to t_0} X(t)=X。
对于随机过程的均方极限,我们有如下性质:
(1)具有类似于2.2.2中(3)~(7)的数字特征性质。
(2)具有类似于2.2.2中(2)的线性性质。
定理:满足类似于2.2.3中的收敛准则。
6.1.3 均方连续
6.1.3.1 定义
给定二阶矩过程 {X(t),t \in T} ,如果对某一固定的 t_0 \in T ,有\operatorname*{l.i.m.}
{t \to t_0} X(t)=X(t_0)成立,称 X(t) 在 t_0 均方连续,若 {X(t)} 对每一 t\in T 都均方连续,则称随机过程{X(t),t \in T} 在 T 上均方连续。
思考:泊松过程、平稳独立增量过程都是均方连续的随机过程
6.1.3.2 定理
(1)二阶矩过程{X(t),t \in T}均方连续的充要条件是其自相关函数 R(s,t)在 (t_0,t_0) 处连续。
证明:教材P88页。注意:此准则表明均方连续与二元函数R(s,t) 的连续性等价,这就可以使均方微积分的理论同普通微积分理论那样建立起来
(2)二阶矩过程{X(t),t \in T}均方连续的充要条件是其自相关函数 R(s,t)在对角线上连续。也可以表述为:若二阶矩过程{X(t),t \in T}的自相关函数 R(s,t)在对角线上连续,则相关函数在 T \times T 上连续。
证明:教材P88-89页
(3)若二阶矩过程{X(t),t \in T}均方连续,则其均值函数、方差函数也在 T 上连续。
6.1.4 均方导数
6.1.4.1 定义
(1)给定二阶矩过程 {X(t),t\in T} ,在 t_0 \in T ,均方极限\operatorname*{l.i.m.}{h \to 0} \frac{X(t_0+h)-X(t_0)}{h}存在,称 X(t) 在 t_0 均方可微。此极限称为 X(t) 在 t_0 处的均方导数,记为 X’(t_0) 或 \frac{d X(t)}{dt}|{t_0} 。若{X(t),t\in T}在 T 中每一点 t \in T 处都均方可微,则称随机过程 {X(t),t \in T} 均方可微,记为X’(t) ,称之为导过程。
(2)称二元函数 f(s,t) 在 (s,t) 处广义二阶可微,若极限 \lim_{\Delta s\to 0\\Delta t\to 0}\frac{f(s+\Delta s,t+\Delta t)-f(s+\Delta s,t)-f(s,t+\Delta t)+f(s,t)}{\Delta t \Delta s} 存在,称此极限为 f(s,t) 在 (s,t) 处的广义二阶导数。
6.1.4.2 性质
(1)

证明:教材P94页
(2)

证明:教材P95页
6.1.4.3 定理
(均方可微准则)实二阶矩过程 {X(t),t \in T} 在 t_0 \in T 处均方可微的充要条件是其相关函数 R(s,t) 在 (t_0,t_0) 上广义二阶矩可微。
证明:教材P92页
6.1.5 均方积分
6.1.5.1 定义
给定随机过程 {X(t),a\leq t\leq b} ,任意插入 n-1 个分点 a=t_0{1\leq k\leq n}(t_k-t{k-1}) 。若均方极限 \operatorname*{l.i.m}{\Delta \to 0} \sum{k=1}^nX(u_k)(t_k-t_{k-1}) 存在,且极限与区间的分法、 u_k 的取值无关,称此极限为 X(t) 在 [a,b] 的黎曼均方积分,简称均方积分,记为: \int_a^b X(t) dt 。
6.1.5.2 性质
(1)

(2)

证明:教材P99页
(3)

证明:教材P99-100页
(4)

证明:教材P100页
(5)(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设 X’(t) 在 [a,b] 上均方连续,则 \int_a^tX’(t)ds=X(t)-X(a),a \leq t \leq b 。
证明:教材P100页
6.1.5.3 定理
(均方可积准则) {X(t),a \leq t \leq b} 在 [a,b] 上均方可积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二重积分 \int_a^b \int_a^bR_X(s,t)dsdt 。
证明:教材P97页
至此,我们应该会判断一个二阶矩随机过程是否“均方连续”、“均方可积”和“均方可导”。方法就是直接利用上面介绍的“均方连续定理”、“均方可积准则“和”均方可导准则“。关键在于找到该二阶矩过程的自相关函数(或协方差函数)。
注意:(1)如果能够证明随机变量序列在范围内均方连续,则可以由定理得到它在此范围内仍均方可积,就不要再去算二重积分了!(2)判断均方可导的过程中,一定要算到分子分母不可约,在此之前不要轻易把 \Delta t 和 \Delta s 等于0带进去,如果\Delta t 和 \Delta s最后还保留着,则可以令\Delta t 和 \Delta s 等于0看看是否极限存在
(参见第5次作业的第5、6题 )
6.1.6 正态过程的均方微积分
6.1.6.1 定理
(1)正态随机变量序列的均方极限为正态随机变量。
证明:教材P102页
(2)正态随机过程的导过程和积过程均为正态过程。
证明:教材P103页

参考资料
【1】《随机过程及应用》(徐全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老师的授课PPT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研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