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讯》

中超公司将开董事会探讨降薪 球员平均年薪105万美元 

随着新冠肺炎的全球暴发,全世界的体育赛事都陷入了停摆状态,特别是足球。没有比赛,职业俱乐部就没有收入。因此,降薪就成了各俱乐部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削减球员的工资——疫情期间,巴塞罗那只向球员们支付三成工资。

有别于国际足坛 中国联赛缺乏造血能力

自欧洲各主流联赛停摆之后,有关俱乐部削减球员薪水的消息便屡见报端。在这股降薪大潮中,最受舆论关注的无疑是巴塞罗那的动作。为维持俱乐部正常运营,巴萨直接把一队薪水砍掉七成,甚至不惜申请《临时就业条例》。最终,梅西、苏亚雷斯、格列兹曼等人不得不乖乖就范,接受疫情期间只领取三成薪水的现实。

按照巴萨的模式,全世界的足球俱乐部都可以选择“强行”降薪。毕竟,球员领薪的前提是俱乐部有收入。当赛事停摆,转播收入、门票收入、周边收入和广告收入都没有了,俱乐部的账目上自然无银发饷。这个逻辑当然很好理解,但并不适用于中国联赛。

健康状态下,职业足球应该是一种能自负盈亏的产业。一个健康的体育联盟,是可以通过其品牌价值养活自己的。中国联赛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俱乐部完全靠财团投资运营,自身造血能力几乎没有。广州富力俱乐部董事长黄盛华曾说:“相比集团对中超俱乐部的投入,俱乐部在其他方面的收入根本不成比例。”

正因为市场收入的忽略不计,才让中超、中甲联赛显得很是另类。疫情之下,原本有赚钱能力的职业俱乐部失去了赖以为生的体育市场,俱乐部就被迫要球员降薪。中超则是另一个状态,俱乐部本来就没有什么营收可言,所以就算联赛迟迟不开赛,对俱乐部的实际运营也没多大影响,球员依然可以按照合同领工资。简而言之,只要还有背后金主输血,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就依然能活得下去。

俱乐部不赚钱,指望集团拨款为生,这是中国职业足球的一个特性。问题在于,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集团也财政压力巨大。经济大环境不好,足球俱乐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丝毫不受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