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业?梦想家寥寥无几!

全民创业?梦想家寥寥无几!_第1张图片

随着互联网+大潮的一浪高过一浪,在柳传志、BTA、雷军、雕爷、马佳佳、余嘉文等各代偶像的光辉指引下,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也似乎越喊越亮,中国崛起真的近在眼前了。然而紧跟而来的却不尽然是利好消息,一波波的O2O倒闭潮又不约而至了,被热炒的互联网思维似乎不再神奇,而且随时会泡沫化地吹弹可破!

单论经济大趋势谁也说不好,我也没那资历和胆魄去胡侃。不过说到社会大潮中的基本单位——人,我倒是有些话忍不住念叨念叨,大家一起来看看是否为经济前行中之关键因素。

前几日有幸拜读了方独老师的《苦难到底有什么价值》,写得是相当有价值。文中主张了三个观点:痛苦积极、快乐消极,无苦难则仅剩空虚,痛苦凸显人生意义。

这三点都很赞,我随之想到了其与人之奋斗的关联。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本我是以追求快乐为原则的,这就是人的本能。至于社会化后的自我和超我,都超越或脱离了原色的意味。方老师观点中的关键字是“比照”,也就是说永不满足才是推动人类文明永不止步的根基,这与欲壑难填是有区别的,后者往往意味着单纬度、物理性、非精神层面的心理执念,比如对权力的迷恋、对金钱的追逐。

有了比照,也就有了经历,从而也就生出了经验。有了经验,自然也就习得了预判。人是生而自带焦虑的,从万般渴求妈妈的乳汁到担心考试、面试搞砸,无不从正反两向伴随和支撑着人的成长。信息化时代的确拉低了全民知识层面的差距,但这不代表着所有创业者都是因为自觉鸟枪换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决定揭竿而起、试试火力的。既然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都飞速上升,对原来神秘、崇高的“创业”概念也早就有了清晰的认知,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事,也不是件完全美好的事。这种意识形态下,不说目光如炬、胸卧千兵的老江湖们,鬼精鬼精的80、90后们会随便让舆论当枪使?别忘了,如果互联网是大潮的话,新一代可正是一帮喜欢凸显个性、逆流而上的年轻才俊!

多数人选择“跟风”甚至“迎风”创业,真的实属不得已。他们也明白,即便站在风口,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下,想被吹起来、摔一下的几率都很小,但这就是乱世,在社会压力和自我纠结的双重压迫下,没有多少人能扛得住不选择“动心”,给自己看,给他人看!动心的背后可不就是对形势的看不清、对未来的不自信吗?处于整个社会文明的标准化体系下,我们已经由奢入俭难了,这种上不去下不来的预期性焦虑是最伤心伤身的,它的持续性和杀伤力都很强。未来几年,我相信这种时代性比照的痛快差会十分之大,没办法,这就是时代转型和升级的必经阵痛。

先等等,不要悲观绝望,正所谓否极泰来,虽然落差大,但总还是存在快乐的要素来比照的。也就是,阵痛过后,将迎来一个新的狂欢。为什么?标题说了,不是所有创业者都是主动因为梦想而投身众创大潮的,多数人都是迫于预期性焦虑和柴米油盐而被动卷入的。梦想往往带有理想主义的验证色彩,即便达成了,对个人的意义确实是伟大的,但对整个产业模式来讲助益是十分有限的,因为模式预备好了,主要是考验了个人或团队的执行能力而已。而没有梦想的大部分人则不然,理想主义者往往容易固执于情怀和完美,所以在开拓力和毅力上会大打折扣,而“去梦想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宝,它可以过滤人性的矫情并促使创业目标越来越聚焦,集中力量、全心投入攻击一点,正是西方军队典型的制胜诀窍。“去梦想化”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创业成功的几率(虽然和时下互联网思维所倡导的人本化、情怀化有所悖,但重要的还是先活下来),而且最重要的事可以大大增加产业的多样性。多样性就意味着可能性,历史和事实证明,甭管个人、组织还是国家,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强大,而是未来有多少希望。

所以,我赞成并深信,未来,中国真的很有希望!


全民创业?梦想家寥寥无几!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民创业?梦想家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