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类学习笔记]经济学

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一种将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的学科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人的欲望无限,但是物品有限,生产物品的资源有限,人的寿命有限

2、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如何生产以及何时生产

3、微观:价格理论,针对于经济个体的资源配置研究。宏观:收入决定理论,研究经济单位之间的互相影响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法:排除了社会评价,是与不是的问题

2、规范分析法:加入了社会评价和一定的标准,做出好或者不好的问题


二 相关经济理论

柏拉图

1、允许交换财富

2、允许商业但是鄙视商业

亚里士多德

1、所有权减少纷争

2、轻视银行家

3、自然交易(满足日常所需)和非自然交易

重商主义

1、一切的目的就是获取金银财宝,金银财宝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2、通过贸易顺差,多出口少进口来赚钱

3、重视商人,重视人作为劳动力来源

重农主义

1、财富来源于实物而非金钱,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

亚当·斯密

1、看不见的手引导社会

2、财富来源于生产领域,所有商品的综合构成国家财富

3、提高财富在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分工合作

4、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劳动是区分交换价值的尺度

5、反对国家干预,政府履行国防、公共事业和个人安全三大职能

大卫李嘉图

全部价值由劳动产生,揭示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矛盾

福利经济学理论

庇古:对每个人产生的整体影响(社会效应)和只对生产外部性的人产生影响(个人效应)之间存在差异时,市场失败的风险会加剧(工厂污染问题)

行为经济学

将心理学融入传统经济学理论之中

马克思主义整理经济学

1、商品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劳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商品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5、剩余价值:在剩余价值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利息的本质是放贷资本家对于职能资本家分到的剩余价值

苏联经济问题

社会的生产分配等经济决策全部又政府制定,被称为中央计划。所以货币不存在价格表现的制度(都是由政府进行分配的),对于产品是否需要是否被浪费难以确定。


三 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

1、需求概述:购买欲望/购买能力——>形成需求,互补品与替代品(和需求挂钩)

2、需求曲线变化:部分商品不属于需求规律

供给

1、供给概述:出售愿望/出售能力——>形成供给

2、供给曲线变化:供给改变,曲线改变/价格改变,曲线不变

均衡价格

1、市场均衡

2、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政策

1、支持价格(设置最低价格,政府接盘,扶持产业加大供给)

2、限制价格(设置最高价格,政府配给,抑制价格减少供给)


四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的含义分类和计算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应用-谷贱伤农

攻击的价格弹性的含义分类和计算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五 效用理论

基数效用论

1、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的满足程度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理论

序数效用论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作用是无法具体计算求和的,所以只表现出满足程度的高低顺序

1、无差异曲线

2、预算线

消费均衡的条件

1、基数效应论下的均衡

2、序数效应论下的均衡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六生产力论


七厂商理论


八市场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