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益博社会工作誌|益见

福利院儿童义卖的事,找到了电话,也跟几个社团取得了联系。昨天给第三次益博社工论坛写的开幕词觉得还不够细致,没有修改,以至于格式和错字现象。孩子六点多一点就要走,晚上十一点半才睡。每一个家长都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天天精力充沛,其实不是这样,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也有属于这个阶段的见解。看着我们把控着时间,自己也很疲惫,孩子也很烦恼,时间所谓的陪伴中消沉了。

阳台上,天际的鱼肚白,还有一片朝霞,天若大盖,天上没有星星,有的是盏盏灯光,若是在没有灯的夜,会是怎样的寂寥。俯瞰白河,有点虚浮,但是还能琢磨个大概,城市被钢筋水泥盖的太厚,露不出南阳的身材。阳台上的兰花还在开着小紫花,橡皮树和铁线蕨似乎都停止生长,沉睡下去了,扒拉几样东西,觉得有点早,就到社工站坐一会。初定天好,万物很多就沉睡下去了,只有月季花还在怒放,不过这也算今年最后的灿烂。鸟鸣啾啾,路上的车流声和楼下卖柴鸡蛋和棉油皂的声响此起彼伏,十六楼的任叔用典型的内乡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应该是又在夹道老王的早市上买了不少萝卜。

给郭老师打一个电话说昨天打电话问他要拟邀请参加论坛的嘉宾,他说一个老同学打电话他出去了,回来后由联系说了很长时间的花。今天印书厂就会出一本躬耕地新考的小册子,给参会的老师河公益伙伴们发放,会是一会不错的选择。秋游如意湖的社工+志愿服务的活动又等在今天的《南阳晚报》上。那个写大口井的头条居然一夜之间达到两万多阅读量。史正耀老师发来他的实习日记,这个退休后的老师在苏州安享晚年,但是笔耕不辍,笔法老道,写了很多的非虚构文章,令人看着妙趣横生。

1

红庙路还在维修,梅溪河桥头还没有水。似乎没有水就上了一些温柔,再加上两岸都是水泥硬化的路面,生硬的感觉更多了。两边的国槐还有一行杨树叶子刚刚发黄,也许是这边人住的多,或者是这里避风。太阳出来了,天空很多棉花状的云,风很微微。在办税大厅,这里暖和,人也不少。事很快就办完,但是系统出了问题,没有办法,跟机构伙伴交代了项目的事。领导的电话又响起来,电话说有急事去办公室。骑上电车,没有手套,手冻的发紫,迎着风,原本明丽的天空,一路上银杏树叶也秃顶了不少,如意湖的秋色是用黄色打的,还有一些粉黛和紫花点缀的花园。但是,可惜的是,人们把一个独山给遮挡的没有了精神。

办公室里的杂事对,给卧龙区土地、规划、建设部门几个科长要一份资料,人就是在交往中有了感情,刘洋说居然成了我的粉丝,还有一个跟晓颍哥一个名字。最后还是需要去一下规划展示馆,现在的建设空间规划管控的非常严格。但是匆匆忙忙过去,路上还有很多管理逆行的交警 ,如果逆行被要求拐弯或者推着车子前行。不由得觉得可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日暖阳,益博社会工作誌|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