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如何理解“入营犹可透热转气”?_第1张图片

      什么是“入营”?

      赵绍琴教授在《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中说:“入营”,是指温热之邪侵入人体,深入阴分,耗伤人体营养物质的轻浅阶段。

      什么是“透热转气”?

      赵氏说:“透热转气”是叶天士首先提出的治疗营分证的方法。后世一般认为把入营之热邪透出气分而解,就称为“透热转气”。热邪犯营,多为包络受邪。包络者,脑之别名也。可见“透热转气”就是排除障碍给邪以出路,以达到“护脑”的目的。

      温邪内陷,蒙蔽心包,心窍气机不运,失其灵通之性,则神昏谵语或昏睡不语。

      章虚谷说:“故虽入营,犹可开达,转出气分而解。”

      吴锡璜说:“治温病,虽宜用凉解,然虑其有寒凝,宣透法仍不可少”。因为清营药多寒凉,寒则气机涩而不行;养阴药多腻,寒凉腻滞,易于闭塞气机。所以他主张在清营、养阴的同时还要用“宣透法”,保持气机通畅,使营热能顺利转出气分而解。

      柳宝诒在论述热陷心包的证治时说:“凡遇此等重证,第一先为热邪寻出路,如在经者,从斑汗解,在腑者,从二便出是也。”此为热邪寻出路,即“透热转气”。

      从营分证可以看出:除具有邪热入营、劫伤营阴外,还兼有气机不畅。因气机不畅,邪无出路而遏于营中。

      所以在治疗时应于清营养阴之中,根据具体情况加入适当具有开达、宣透作用的药物,以去其壅塞,排除障碍而宣畅气机,使邪有去路,则入营之邪即可外透,转出气分而解。这样可以扭转病机,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此即“透热转气”。

    已入营之热为什么还能透出气分而解呢?这是由营分证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营分证,其热邪虽已入营,但只伤及营阴,尚未伤及肝血肾精,正气抗邪,仍有祛邪外出之势;营中之热远高于气分,热可由温度较高的地方向较低的地方传递,所以营热有自然外散之势;营分证中,因气机不畅,其气血运行受到阻碍,体内多余的热量不能外散,致使营热壅遏,所以治疗时应注意宣畅气机。

      叶氏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也提醒人们在治疗营分证时,除清营养阴外,千万不要忘还要透热转气。

      使用“透热转气”法后,营热是否外透,赵氏认为,可依据下列标准进行判断:①、神志转清;

②、舌质由绛变红;

③、舌绛无苔到出现黄燥苔;

④、脉位由按部转到中部(脉位分浮、中、按、沉四部,以应卫、气、营、血),脉象则由细数变为滑软或缓洪;

⑤、出现明显的气分证,如高热、烦渴、思饮、索食等,其热势可能比营分证更甚,但胃阴渐复,正气抗邪有力,只需按气分证辨治即可。亦有不出现气分证,直接透出卫分而解者,头部及上身常微似汗出,遍体潮润。

      根据赵氏50年来的临床实践体会,透热转气是营分证治中必不可少的治法,有时还起着决定转机的重要作用。用药不在重和轻,关键在于要有针对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理解“入营犹可透热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