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Way of Programming

最早接触编程是在大学的时候,大二上学期选修C程序设计课程。(或者严格一点说是高中时数学课上学习算法结构?)当时,理论课上,我因为倍觉枯燥而没有认真听课,课下也没有温习,于是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了;实验课上,也多半是复制老师给的源代码然后稀里糊涂的运行。期末考试前我才着了慌,熬夜到凌晨三点,才勉强没有挂掉。大二下学期,周围很多同学报名考计算机二级C,我也报名了。这时候,我开始系统性地学习了一下C语言,主要是看书、练习。后来二级考过了,分数比C程序课程的期末成绩还好很多。再后来,一直到本科毕业,我没有遇到需要使用编程的情况,C也渐渐生疏了。

大四的时候,我打算跨专业考研,去读物理。后来读了天体物理。研一下学期,一些专业课需要用编程来解决问题。我想起以前学习C语言的痛苦经历,完全不想去碰编程。最后,因为很多作业需要编程来解决,我不得不学了一点python。

研二上学期,我开始接触课题。很多东西都需要用到编程。我开始系统地学习python,用的书是《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我跟着书上的课程一步一步的学习,竟感觉非常轻松。后来,看了一点《LaTeX入门》,当我成功地输出第一个pdf文件时,心里有一点兴奋。渐渐地觉得不那么讨厌编程了,因为它很准确(错了一个字母甚至标点都可能导致bug)、很忠诚(只要输入正确的命令,它就能执行出你想要的结果)。

寒假的时候,去图书馆,无意中看到了《Mathematica与大学物理计算》这本书,觉得很好奇,加之本科时旁听物理系的课程,老师提到过mathematica,我于是借了一本书回去看。下载了mathematica试用版,边看书边学习。发现mathematica非常简单,其语言形式和自然语言很像,数学表达式也和书本上的自然表达式几乎一致。我很开心地学了一段时间,直到15天试用期结束= =。书内还有一些作者对物理的思考与体会,比如:被物理的”美貌“吸引,进来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如此;我们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我们对问题的解答实际上是对模型的解答,未必是对真实物理状态的解答,“中间的差别大小取决于模型接近真实系统的程度”……让我觉得很受启发。

前一段时间,有一次师兄询问我的进度,答曰:问题理解了,正在寻求程序实现。师兄说如果是程序上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编程就像吃饭一样…… “像吃饭一样”,我有点惊讶,想了一下,也许对于他们来说,编程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在解简单的数学题时,会拿出纸和笔,进行演算,编程也是一样,是一种工具、方法。

两个星期前,我旁听了“天文统计学与R语言”暑期学校的课程。这是我读研以后第一次系统地去学习编程类课程(学校开了“Linux系统和IDL”的课程,我当时觉得不感兴趣而没有选= =),感觉R语言和mathematica很像,学起来也很开心。

现在,因为经常使用,编程似乎成了一件很日常的事情。有时候,我觉得,敲几行字母,就能画出超棒的图形;给几个命令,系统却type出一大串,编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有时候,我觉得,编程好无趣、枯燥、没有感情、没有美感,我不想作程序yuan。(关于美感这一点,高德纳是认为编程是一种艺术的。也许,我还没有到能体会到美感的水平;也许,我就是觉得这件事情枯燥,跟水平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My Way of Progra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