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杂谈(三)——避其锋芒,攻其不备

正面竞争

 说起多旋翼无人机的发展史,有一个不可不谈的公司——极飞科技

 它成立于2007年,属于和大疆、零度、亿航等同一时期成立的公司。极飞科技早期同样以航模航拍多旋翼无人机起家,有一定的航模爱好者受众。随着大疆的不断壮大,极飞科技也进行了一些融资,在这个领域里做着自己的技术积累与探索。

 然而,在大疆推出精灵系列航拍无人机之后,它占领了大部分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市场,这直接导致了其他同类无人机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

 2014年,极飞科技在获得千万美元融资之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市场,全力挖掘植保无人机市场。

质变

 事实上,2014年处于资本大热的时期,当时的创业领域一片欣欣向荣。

 我相信,如果换作任何一个其他的无人机公司,在获得如此大的一笔融资后,一定会继续加大在消费级无人机产品上的投入,与大疆一争高下,而不是彻底推倒重来。

 但是,极飞没有那么做,它很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以及有着对于无人机行业的敏锐判断,选择了这样一条坎坷崎岖的商业之路。

 彼时的国内植保无人机领域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产品的可靠性、功能性、一致性以及配套的植保产业链都不成熟。无人机操作门槛让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而此时的极飞科技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无疑是睿智的选择,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选择植保无人机这条路之后,极飞开始研发植保无人机整机,从结构、硬件、软件、算法以及配套的周边传感器各方面进行研发,逐渐搭建起属于它们的技术护城河。

 很显然,彼时的大疆,对于农业植保无人机这块小蛋糕是不屑一顾的,这也非常符合创始人汪滔的性格。

 也正是因为极飞避开了与大疆的正面竞争,才让他们有了喘息的时间,有了足够的资源与市场来提供它们孕育产品的温床。

开花结果

 对于植保机的用户——农民来说,最大的使用门槛就是操作复杂,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于是,极飞组建了庞大的服务团队,直接进到农田里与农民一起作业。

 在服务用户的同时,发现农业领域的具体需求与痛点,同时针对自身产品的问题不断进行迭代。

 由于植保无人机的特殊性,其作业环境相对较为固定,飞行高度较低且对于无人机的抗风性与机动性要求不高,因此,在这一领域深耕,非常有利于飞控技术的积累与沉淀。这也是极飞科技多年以来能够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对的,其他工业级无人机应用领域,作业环境相对复杂,随机性也较强,对于飞行器本身的性能与鲁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作业的危险系数也更高,且用户使用的粘度也没有植保机高,对于飞控技术的检验与沉淀而言,并不是十分有利。

 随后,极飞科技顺势建立了农业相关的几大公司——极飞农业、极飞地理、极飞学院、极飞农业智能以及极飞教育。

 它在农业的各个细分领域进行了布局,依靠着技术与政策的优势稳步发展。

逆袭

 反过来看,同时期选择与大疆正面竞争的无人机公司,绝大多数都苟延残喘,大疆汲取了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绝大部分的养分,逐步壮大,形成了寡头优势。

 然而,当大疆意识需要转型至行业无人机领域时,极飞科技并没有像其他无人机公司一样,不堪一击,而是成为了大疆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相信在之后的发展中,极飞科技会有更喜人的发展。

 商业很多时候并不是纯技术实力与资源的较量,更多的是对于自身优劣势的理解以及对于市场前景的判断。

 避而不战未必就是逃兵,更多的是为了养精蓄锐。


作者简介: 一个被Coding耽误的无人机算法工程师,控制、导航略懂一二,热衷技术,喜欢乒乓、音乐、电影,欢迎交流。

知乎: @遥远的乌托邦

GitHub: https://github.com/DistantUtopia

微信公众号: @遥远的乌托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旋翼无人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