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薛立新教授:好的机构管理者必是造梦大师

全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薛立新教授:好的机构管理者必是造梦大师

全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薛立新教授:好的机构管理者必是造梦大师_第1张图片

每个团队都应该有自己的愿景目标,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二十出头、默默无闻的乔布斯能说服当时百事可乐的CEO约翰·史考利过来担任苹果CEO,凭什么?凭的就是这么一句话:“我们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跟我一起改变世界?”这就是梦想的魅力。所以好的领导必须敢于造梦,善于造梦,乐于造梦。

全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薛立新教授:好的机构管理者必是造梦大师_第2张图片

任何一个团队或组织,任何一家教育机构,如果没有一个成长的愿望,没有一个目标,不知道应该干什么,那它的资源可能非常分散,人心就不能往一个地方想,团队也不可能获得成功。相反,如果一个团队有了目标,就有了明确的终点线,团队管理者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团队成员也会清醒地向着终点线冲刺。

一个优秀的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必须要为自己的团队建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描绘一幅美妙的愿景,并激励全体成员为之奋斗,为之奉献。所以,在组建一支新团队,或者接手一个陌生团队之初,作为机构的管理者就需要先对团队做出明确定位,设定精准的目标,让团队中每个人知道为什么而做,如何做。

优秀的教育机构管理者常常把团队目标转化为团队成员个人努力的方向。而团队目标一旦被转化为个人努力的方向,就会对团队成员产生长久的激励,使其积极努力,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世界顶级管理大师沃伦·本尼斯曾对管理者的任务定义是:“创造一个令员工追求的前景和目标,将它转化为大家的行动,并完成或达到所追求的前景和目标。”

管理者让员工在拥有“梦想”并明确个人近期目标的前提下,激发起不断积极工作的意识,更好地发掘并发挥员工自身的潜力,并且聚拢他们的凝聚力。这就是领导力的实质。

如今,圣达教育培训机构的生意做得非常成功。刚开始创业时,圣达教育的创建人李圣达在一个三线城市开一家培训机构。当时,他不懂得给员工造梦,只关心自己怎么去多赚钱、实现利益最大化。结果培训机构的生源一直不好,员工怎么都不努力,让李圣达很沮丧。但是后来,李圣达无意中表扬了一个招生业务员,说她工作很负责,并随口说以后培训机构做大了不会亏待她,会给她加薪。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这个招生业务员开始发动所有的亲属和朋友,到处介绍学生到圣达教育机构来上课,她拉来了很多学生。

这就是最简单的造梦的巨大效果。发现这个秘密之后,李圣达的心里非常激动,他感觉自己刹那间就找到了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最佳渠道,甚至掌握了走进员工内心的钥匙。他开始把表扬员工、谈圣达教育未来发展当成一件重要工作来抓,每个星期都要开一次会或者搞一次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表扬几个员工,包括老师和接待员。他不断地向员工们描述他的梦想,灌输他的梦想,与员工构建他们共同的梦想,然后激发员工自己的梦想,达到给他们造梦的目的。从此,圣达教育培训机构生源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

这就是激励和梦想的魅力。一个管理者如果要使团队更加有凝聚力,激励和造梦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刚开始时也许会很不适应,甚至有的管理者还不会使用激励的办法,还不会造梦,但要坚持下来。小到团队目标的达成,大到整个公司的目标或未来,都要灌输给下属,让下属感到在这个公司里干,不仅兴奋且努力拼搏!

由此可见,造梦的能力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项本领,如果我们不懂造梦,那么我们最多就是管理中的一名执行者,所以,学会给下属制造梦想,在下属迷茫时推他一把,最终提升最大的依然是我们的团队和机构!

造梦和激励的本质,就像火炬传递者一样,帮助员工点燃心中的梦想之火,让员工对未来美好的前景充满幻想和憧憬,激励他们不断地向着目标前进,不管前方遇到什么挫折,让员工觉得这只是小插曲,只要努力,很快就会过去,一定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

为此,作为一名造梦者,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我们必须为团队设置一个美好的愿景。一个领导者对于团队愿景的影响是最深远的。团队管理者区别于追随者的最重要一点就在这里,追随者自身没有团队角度的愿景和梦想,管理者却有,这使得他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看得比任何人都远,并能够将自己看到的愿景向团队中的其他人描述,引起众人的共鸣,使他们能够心甘情愿地追随。

与员工分享公司的愿景,向员工描绘蓝图,每个伟大的公司都有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愿景。阿里巴巴的愿景是:“让所有的商人都用阿里巴巴。”联想集团的愿景是:“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麦当劳的愿景是:“控制全球食品服务业。”……

一流的企业能够召唤人,不仅仅是能够赚钱的组织,也是有自己事业理论的好企业,他们的商业价值创造能力是超越金钱的。

第二,不要将困难看得大于梦想。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去解决困难。当我们的梦想足够大时,现实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团队的成就不是由我们遇到的问题决定的,而是由我们所解决的问题决定的。当我们不再害怕困难时,一个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三个问题就摆在了面前:第一,我们的机构是什么?第二,我们的机构将是什么?第三,我们的机构应该是什么?这三个问题集中起来,就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愿景——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下属营造的梦境。

在梦想面前,我们并不缺少成功的经验,最缺乏的恰恰是失败的尝试。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团队来说,没有失败,只有放弃。在困难前面,梦想如果是无穷大的,那么暂时的挫折就不算什么,可以一跃而过;但如果团队的梦想卑微,缺乏前景,则很有可能一点小小的麻烦就能把我们和团队轻易地击倒。

第三,给员工希望与平台。没有希望,员工就会炒老板的鱿鱼。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在提倡这么一个管理理念:合适的人员、合适的岗位、合适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并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的希望,以及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平台。人才往往都注重价值认同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企业要做的,就是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相称的平台,协助人才将其才智发挥出来。

第四,要把自己的梦想转移给员工。造梦实则是一名团队管理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不懂造梦,我们充其量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团队管理者,很难把机构做大做强。只有学会给员工设计梦想,并激励他们为此而努力,我们才能真正掌控一支团队,成为当之无愧的领队者。

所有领导者都是“贩卖”梦想的人,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实现梦想的一个平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薛立新教授:好的机构管理者必是造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