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说刘邦
楚汉风云起
﹃
攻
击
!
﹄
·
·
·
·
·
逐
鹿
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不怕死并不等于找死、等死。田荣很有种,也有头脑。
田荣明白,既然不给项羽面子,战争不可避免,他积极备战。
战争时期最缺少的是什么?人才。
田荣在齐国境内广揽军事人才。
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曾发感叹: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套用一下:身边从不缺乏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
功夫不负有心人,田荣找到了他要找的人才:彭越——这个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渔夫,这个心狠手辣的土匪头目,这个天才的战术家。
自从和刘季分手后,彭越一直走自我发展的道路。他不依附谁,带着一帮地痞流氓打家劫舍,自抢自花、自给自足,日子过得似乎不错。
在彭越的管理下,队伍不断壮大,由千余人发展到万余人,知名度不断提高。由小股蟊贼变成江洋巨盗。
田荣看上了彭越的组织能力、战术水平,还有彭越的万人大队,他向土匪彭越抛出绣球,发出聘书。
彭越作为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志向远大的土匪,没事时也会分析一下天下局势。
他认为照项羽的搞法,天下大乱在即,正好混水摸鱼,而自己的人马和影响力毕竟有限,抗风险能力显然不足,更难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本着实现双赢的目的,田荣和彭越达成共识,彭越带着一万人的队伍入股,接受齐王田荣辖制,职务大将军,共同做乱世生意。
1
国际社会公认,
项羽不是人,
是神,战神。
齐王田荣交给彭越的第一个任务是,向外扩张,攻击首府设在博阳(山东省泰安)的济北国。彭越轻松拿下。
好了,大鱼吃小鱼,项羽分封的三齐(齐国、胶东国、济北国)重归一统,田荣自此全线恢复了战国时齐国的疆土,阵营空前壮大。
总归是和项羽翻了脸,索性玩大一点,把脸皮撕破,田荣命令彭越主动出击,攻击西楚王国。
当时,国际社会公认,项羽不是人,是神,是战神,偏偏田荣不迷信。我们必须承认,田荣确实有种。
初次交锋,阻挡彭越进攻的是项羽的将领萧公角。萧公角在历史中是个流星式的小角色,水平有限,和彭越不在一个重量级,被彭越轻松击败。
面对田荣不断挑衅,项羽知道,不能再耍大牌,是出场的时候了。
正在此时,项羽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刘季军团暗渡陈仓,夺取关中。
祸不单行今日行。
东边是彭越西边是刘季,左右都不是,为难了自己。
像歌词一样,项羽现在左右为难:先收拾谁呢?
项羽并没有为难多久,一封来信帮他拿定了主意。
发信的是我们的老熟人张良,对这人项羽也不陌生。
张良在信中告诉项羽,所谓刘季进入关中,只是要拿回原本应当属于他的东西,现在他拿到了,到此为止,我打包票他不敢再向东进骚扰您。(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张良继续指出,根据掌握的情报,齐国要和赵国联手灭你,齐国才是大患啊。
读完来信,项羽认为张良是个好同志,很为自己考虑,他情报准确,分析中肯。好了,确定主攻方向,先进攻齐国,收拾田荣。
所谓刘季夺取关中,不敢东进云云,完全是张良睁着眼睛说瞎话。不过项羽刚杀了张良的领导韩王韩成,张良对项羽恨之入骨,不忽悠白不忽悠。他误导项羽,意在为老友刘季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时髦的说法是战略机遇期。
欺骗领导是要负责任的,为不致被项羽最终清算,张良果断跳槽。他换了便装,抄小路从韩国(首府阳翟,今河南禹州)一溜小跑进入关中,从此正式加入刘季阵营。
项羽,战场上再见吧!
2
击而不游傻把式,
游而不击假把式
在东线的齐国战场上,项羽跃马横刀。
事实再次证明,项羽的战神之名不是靠做广告炒作出来的。
项羽所率大军在齐国境内所向披靡,彭越、田荣之流统统不在话下,在城阳(山东省莒县),项羽一举击溃田荣主力,硬汉田荣在败退途中死在平原(山东省平原县)。
好在老田家人丁兴旺,老三田横继田儋、田荣之后竖起大旗,他辅佐田荣的儿子田广担任齐王,继续对抗:项羽,咱爷们儿这辈子陪你玩到底了!
彭越呢?他老先生好不容易过了几天正规军的瘾,项羽一个冲锋,又打成了游击队,终点似乎又回到起点。
并非如此。这段经历给了彭越一个结结实实的教训,那就是,无论何时都不要在正面和项羽对抗。
在今后很长一段日子里,彭越死缠着项羽,不断骚扰、偷袭项羽军团,打击项羽后勤补给。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精力旺盛的臭虫,永远出现在项羽熟睡的时候,跳出来就咬,咬一口就跑。彭越的口号是:骚扰你,恶心你,消耗你,打击你。
如果把项羽厌恶的人列一个排行榜,相信彭越一定可以打进前三强。彭越成功地变成了项羽的梦魇。
多年以后,有人为彭越的“臭虫战术”取了个很学术、很响亮的名字:游击战。
击而不游傻把式,游而不击假把式!
现在,刘季以关中为基地向东方武力扩张,项羽忙于处理东方的齐国叛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天下重新陷入混战。
有一个叫蒯彻的政治投机者冷静地观察着局势的发展,他颇有创意地把这种你砍我杀的大场面比喻成一场体育竞赛:逐鹿。
3
至此,项羽在齐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齐国占领区,项羽军团亮出了招牌动作:
烧,所有民宅建筑全部烧毁(烧夷城郭、室屋);
埋,投降士卒,全体活埋(坑田荣降卒);
抢,一路掳掠妇女老弱(系掳其老弱、妇女)。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不错,大家是在逐鹿。
错的是,项羽把逐鹿的过程搞得太过疯狂野蛮。
这么做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一是为自己树敌。
对于广大齐地小民,到底是田荣还是项羽称王本来没啥区别。俺种俺的地,你当你的王,“管你是姓蒋还是姓汪”。然而项羽赶尽杀绝,使大家没了退路和活路。项羽,跟你拼了!
至此,项羽在齐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二是为对手加分。
项羽把国画里“烘云托月”的技法用到极致。他首先把自己弄成了臭狗屎,衬托出别人都是香饽饽。
在恶劣的项羽的映衬下,所有同场逐鹿竞技的对手都像天使般善良可爱。
得人心者得天下,在这场角逐中,群众评鉴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一件事情证明项羽的民意基础实在太差。
刘季成功开局占领关中后,突然亲情泛滥,决定把仍在老家沛县的老爹刘太公刘执嘉和老婆吕雉接来享福。受刘季委托,去接亲友团的是刘季的同乡,沛县人王陵。
顺便简单介绍一下王陵。
王陵也是在道上混过的,想当初,王陵老大在沛县呼风唤雨的时候,刘季还是马仔(王陵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后来,刘季的业务越做越大,终于变成了王陵的老大。
王陵极有性格,他最铁的兄弟偏是刘季最厌恶的叛徒雍齿。因为不和领导保持一致,所以向来也不招刘季待见。
固然不喜欢,但是很欣赏。刘季看人很有一套,他知道王陵是个有能力的人,是个能办事的人。
从关中到沛县,恰好要经过阳夏(河南省太康),不巧得很,这地方恰好归项羽控制。于是,王陵派使节去拜项羽的码头,顺便讨论借路通过的可能性。
4
人心是可以争取的,但手段绝不是杀戮!
项羽显然不高兴刘季合家团聚。更过分的是,项羽准备借机挖一把刘季的墙角。他计划策反王陵。
为此,项羽动了一番心思,打出了亲情牌。
项羽先派人找到了王陵的老娘,好吃好喝好接待,拿出对亲娘的礼数对待王老娘,吃饭的时候让老太太居首席上坐(东乡坐陵母)。
令项羽喜出望外的是,策反王陵的关键人物王老娘很识大体,非常配合,心安理得地接受项羽的供养。
当着王陵使节的面,项羽好好地表演了对王老娘的孝敬。
项羽的意思很明显。王陵,你娘就是俺娘,那么你就是俺兄弟,来吧,跟我混吧,和刘季决裂。
事情基本成功了。在送王陵使者回去的时候,王老娘表示要送送使者,顺便带话劝儿子弃暗投明。
项羽对王老娘的通情达理很感欣慰。
面对即将上路的使者,王陵老母突然流泪,她说,你回去告诉王陵,安心给刘季打工,和项羽相比,刘季才是厚道人,将来必得天下,不要牵挂老娘。
言毕,这坚强而又富于心计的老太伏剑自杀。
项羽傻了。他想不通,好好的剧本怎么会演变成这么颠覆的结果。可惜了自己的心智和倾情演出。
项羽,攻城略地,杀人如麻的西楚霸王,费尽心机却不能改变一个老妇人的意志。
人心是可以争取的,但手段绝不是杀戮!
愤怒得发了狂的项羽下令,将王陵老母的遗体用大锅烹烂。
(文丨乌角道人 图片丨来自网络)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