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热的“小美好”,我在看了网上的几张剧情动图后,毅然决定不看它。
那张图是,男主打开门面对一脸傻笑要往屋里窜的女主,横眉冷对地伸出一只手挡在门口,整个人比女主高出一个头;结果女主眨眨眼睛,一弯腰从男主手肘底下钻过,抖抖满头的乱毛,开心地蹦跳着进了屋。
太甜了。甜得我晕头转向,像是当面被人甩了一脸草莓味的哈根达斯配上果冻夹心的棉花糖。类似让人容易患上糖尿病的剧,不管是韩剧国剧日剧泰剧,我早已通通逼着自己戒掉。一个是因为吃不下、也不敢吃这种糖分超标的大包装狗粮,归根结底是因为,甜到尽头,是口腔里和胸腔里摆脱不掉的苦涩。
说来自己都觉得好笑,自从小学毕业后,我再也没有过那种一瞬间为某个人倾倒而从此沉心于他无法自拔的感觉。刹那间的好感持续时间从几秒钟到两天不等,但都无一持久。我幻想中高大的、有干净微笑的那个他一直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我没有在身边的任何一个人身上找到他的痕迹,只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身旁那些心中偷偷住着一个人的迷妹们。于是,我这满腔无处安放的真心就这么一直无助地执着地躁动着、躁动着,躁动到了18岁,再也没有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早恋的机会了。
我没有早恋的机会了。
像是缺失了什么一样。我并不是想追求叛逆的快感,只是觉得回头看过去,这一段可以和另一个人互相抚慰互相伤害互相成长互相成熟的时光,就这么荒废了。这条路,我是一个人走过来的,身边没有人,连心里,都是空的。
刚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的自我防御工事告诉我,不是你的错,你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你现在还小,以后会遇到更好的。你只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耐心地等待。这实际也是一直以来,我在孤独时安慰自己说的话。有一个成语形容这种行为:自欺欺人。
我想我一直都知道,我是在故意忽视。面对那些曾让我怦然心动的人,我想的不是“我好喜欢他”,而是,“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我们还这么小,还要学习,哪里有时间认真地经营一段感情?因为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耽误学业,多不值得啊,长大后我会后悔的,因为区区这么一个人耽误了自己一辈子的前途。
我的手指好像是不受我的控制敲下上面这一段字的,写完之后一读,又想扇自己一巴掌:这是从哪里学来的封建价值观?
是从学校来的吧,那几堂班主任声情并茂上的班会,让当时的我“幡然醒悟”,啊,原来学习这么重要,我怎么能因为早恋耽误学习呢!当时,“早恋”是和“抽烟”“喝酒”“跑网吧”“打群架”等词归为一类的,都是“不良青年的行为汇总”。
是从家里来的吧,对于电话那头对象“男生还是女生”的拐弯抹角的询问,对于“你们还太小”洗脑般的灌输。
是从别人身上来的吧,在我生活的这个环境里,有几对早恋不是带着或深或浅的伤痕分道扬镳的?有几个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没苦口婆心地告诉过我“现在不要处对象”?
听久了,在潜移默化和身边人个人经历所佐证的confirmation bias中,我以为这种价值观已经成为了我的价值观,我以为它们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的一部分,毕竟,内心中涌动的情感已经被这种话抑制下去不知多少次了,每次,也都是看似有说服力的压制,因为这些话里的逻辑似乎密不透风。
可正是这些“言之有理”的自我安慰,从未真正地平息那份不安和不甘。之前的我对于这些事实选择性失明,在学习的高速路上疯狂往前冲,是到了这个两个月的假期服务区,我才意识到,有些话,真的说不通。
思想品德书上说,我们现在不要早恋,因为青少年“分不清好感和爱,爱情具有排他性,好感不排他。”可是,难道这意味着到了18岁,我们就能清楚地区分好感和爱了吗?18岁以后每一次的怦然心动都意味着我们遇上了生命中最合适的那个人吗?如果青春里我们坚定地喜欢上了一个人,像《边城》里想到二老就脸红的翠翠,只是因为她才十六岁,这种“懵懂的喜欢”就不是爱了吗?
家长说,早恋很容易让你受伤,因为你们太小不懂感情,不懂如何相处。甚至会做出后悔一生的事。可是,在新加坡的学校里,有一门课程Character & citizenship education,其中的一个话题便是sexuality education,讲男女朋友如何相处,讲恋情中的核心价值:尊重、理解和包容。老师在课堂上给出情侣间相处常见的情景后,全班分析讨论不同应对方式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更甚,在几堂课上老师会单独谈到性,谈到如何在恋情关系中掌握分寸。由此可见,这种反对早恋的理由只是借口而已。我们太小,不懂的事情太多了,为什么只有这一件不能教给我们?更何况,只要是付出了真心,必然有被辜负、被伤害的风险,恋情中是如此,友情中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在我们学习交友,也是为未来与人相处打下基础;那么现在情窦初开的我们与恋人之间的磨合,又何尝也是一种宝贵经验的积累?为什么恋情一定要受到特殊待遇,被视为洪水猛兽?
当然,最常见的反对早恋的理由自然是“会分神从而影响学业”,再加之“青少年时期是提高自我能力的大好时期”之类公认事实的佐证,无论是所谓“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还是大街上卖菜的叔叔大婶,都能洋洋洒洒地说上一大篇。可是,所谓“让我们分神”的事情太多了,在国内,被打压的不只是早恋,连在国外十分重视的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也一并被摇头否决,我们所熟知的高中班主任禁止同学参加社团的例子不计其数。也就是说,其实这个社会反对的不只是早恋,而是一切和“学习”可能产生冲突的事情,或者说,和读书做题考试产生冲突的事情。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对于“学习”的定义之狭隘,即,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价值观本身就是有巨大局限性的,而实际,这种教育观念已饱受诟病,近来的教育改革想要革除的也正是这种陈旧观念。因此全盘打压“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种做法是不受推崇的,进一步讲,我们所常常认为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和早恋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的负面影响(即影响学习)是不成立的,因此,除非我们能阐释早恋和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在对青少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上的不同,否则,把和他们同等地位的早恋单独拎出来大加批判,必然是无依无据,甚至是荒诞的。
最后,就请不要再说“以后你会遇到更好的”这样的话了,多少的大龄男女就是因为这句话剩下的。The New Yorker Times专栏作家Jiayang Fan在评价中国少女中这样写道:Dating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is largely forbidden in China, so young women have little real-life experience with men until college, when they must hustle to find a good match before they turn into leftover women.(在中国,中学或高中里的约会是常常不被允许的。因此年轻的女孩们几乎对于和男人交往没有任何经验,直到上了大学。这时,她们就必须赶在自己变成“剩女”之前,迅速行动来找到称心如意的人。) 也许,反对早恋从一开始起的就是反作用。
归根结底,我们对于早恋的大力打击,或由于因噎废食,或由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观念,在国家范畴、学校范畴、甚至是家庭范畴中,都有一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所以听我的没错”的权威感,因而顺理成章地推行了一种“早恋有毒”的思潮。然而,在科学研究中,empirical evidence(来自于经验的证据)往往是导致结果错误的重大因素。而且我们大多数人提到早恋所产生的本能的反对,只是一种不假思索的visceral reaction(类似本能的反应,来自于情感,而非深思熟虑)。
最后一点,“早恋”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术语,英文的puppy love在权威字典里的翻译是“初恋”,没有任何消极含义。
只是,尽管如此,我也不知道“早恋”的伪命题性质要多久才能被改变,我甚至不知道早已在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它会不会被改变。我只是羡慕那些可以“早恋”的人,可以单纯的因为一个人而喜欢上这个人本身,寄托一份简单的一眼望穿的感情,轰轰烈烈的也好,平平淡淡的也好,卑微的骄傲的,美丽的痛苦的,都是被强加了价值观的我可望而不可及的经历,永远错过了的回忆。越长大,我们越复杂,看到的东西越多,想的东西也更纷繁。以后,永远不会再有这种甜到爆表,却干净得不掺任何杂质的美好了。
我的小美好,已经死去了。有些遗憾一旦留下,就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