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油腻苟且与诗及远方的调和

高晓松有句话很火: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彷佛两者不可调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选一。在现实中,许多情况,人不能一走了之,因为还有责任。因此,需要把二者调和起来,既把眼前的油腻苟且活的有模有样,又始终用远方和诗的远景追求来照亮人生之路,是二者统一兼而得之。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故事。列子的故事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带领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上天,派天神将王屋山挪走。

这个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和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何谓愚何谓智的对比,通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险阻,只要有恒心毅力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因为毛主席的引用,而在新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个故事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孩子要有恒心和毅力的经典故事。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故事的现代反思

愚公移山的故事,作为鼓励人做事有恒心有毅力这个角度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较真一下:愚公一家都去挖山了,他们的生活来源是什么?谁来提供经济补给支持?

也就是说,愚公有宏伟的长久愿景:把太行山、王屋山挖走。为此,不惜子子孙孙挖山不止,可是一家人要生活啊?繁衍子孙,也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俗气的日常用品。许多学过愚公移山故事的年轻人,拥有远大的志向,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弯下腰去做点俗气的活计来达到基本谋生。

愚公移山的故事,留下了一个问题:愚公一家人的眼下生活怎们解决的?挖山需要劳力,面对完善如此巨大的工程,恐怕愚公家里所有劳力上去,也差太远。为了维持生活,家里还要留下劳力去种地生产粮食、等等。挖山的劳力和维持生活的劳力,以及资源的分配,似乎是一个矛盾。

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有了答案。河南林县红旗渠的修建就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通过几代人数十年努力,终于在千山万壑中靠人力凿出一条天渠:那可是举全县之力,支持数万劳力日夜奋战,引水入林县。

前段时间,高晓松的句子火了: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一方面,现代社会太多的年轻人没有了激情和理想,所以高晓松的句子提醒你不要陷于眼下目前生活的苟且不易、人艰不拆中;另一方面,还要抬起头来看看天,望望星星,还有自己的理想,还有远方的希望,还有自己的初心。

挖山这个长久宏伟目标,和眼下的生活这两个目标如何调和?这是一个矛盾。

在现实中,这个矛盾不能偏执一头,似乎就要在现实中调和。如果偏执于过高希望和宏伟目标,不能兢兢业业做好眼下的工作生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陷于日常生活工作的机械日常循环往复之中,生活工作在35岁左右就定格,如同许多生活在小县城熟人社会里的中年人一样,已经望到了退休的地头,没有激情,波澜不惊,这样的混日子如同梁实秋先生所说的“宰杀时光”有何不同?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哲理电影,看后可以玩味许久,也可以用来体悟人生。

肖申克是一个银行家,被蒙冤入狱案。从人上人的银行家,一下子跌落到阶下囚的转变,让肖申克开始也蒙了。在震惊喊冤申诉无门之后,肖申克开始了自己在监狱囚室里的自我救赎之路。

首先,利用自己的银行专业知识,帮助狱警填报税单减免税;然后是通过帮助典狱长做账,给自己在监狱里争取了一个相对优裕的生活空间。其次是通过帮助囚犯学习文化、考证,助人为乐;再就是通过制定一个小目标,反复写信给州参议员,为监狱申请经费建立囚犯图书馆,最后终于成功。这些似乎在显示,肖申克已经向生活屈服,甘心情愿如此在狱中了此余生。

在肖申克陷身于监狱永无出头之日的生活背后,他在酝酿着一个惊天计划,和愚公移山差不多。他用20年的时间,在自己狭小囚室美人挂像后面,用小小的锤子,用每晚夜深人静之时的轻轻敲打,将一点点坚硬的混凝土震落下来,再小心翼翼地包在自己挽起的裤管角里,然后趁第二天仅有的放风时间,趁人不注意,把裤管里的混凝土抖落。这一干就是20年,肖申克挖出了一条自己的人生自由希望之路。

当用正当的手段恢复清白的一切努力,在贪污堕落的典狱长那里全部失效以后,肖申克最终用20年自己挖的通道从臭水沟里成功逃生。

肖申克的洗白还有自己的另外天赋之作:典狱长贪污来的钱,他把账做在影子银行里,影子的手续和渠道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把影子做成了真的。逃生之后,把典狱长的贪污材料交给检察官,搬倒了为害一方的硕鼠;自己利用无处可查的银行漏洞,把典狱长的不义之财据为己有。

肖申克的逃生是从臭水沟里逃出去的,我想许多人从现在的苟且中,如果成功逃生都要经历一番痛苦的挣扎,也要经历臭水沟的艰难,和各种矛盾挫折的的锤炼洗礼,这也许是此番寓意。

《肖申克的救赎》中,肖申克历经从人上人跌落到阶下囚的震惊摧残,在漫漫无际的囚室黑夜中,能够让他得以生存、并最后逃生获得自由的几十年监狱生活,就是肖申克的人生智慧:坚定相信自己是无辜的,自己一定会重得自由之身,这是支撑他在监狱里活下去的希望。

另一方面,他调和了远景希望和眼下的苟且之间的矛盾。如果他调和不好,就会随时可能遭到冷酷狱卒的暴打,甚至随时可能送命。影片中,就有许多囚犯,因为不能适应,而遭到处罚,甚至送命。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我看到了答案:坚定的信仰,坚定的信心,前途一定会光明,不是说说而已,是自己真的信仰。大家想想,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从水中到陆地、从树上到直立行走、从非洲越过重洋到各大陆繁衍、从恐龙威胁到寒武纪冰川寒冻,哪一次人类不是看似面临灭顶之灾?哪一次人类不都是绝处逢生,浴火重生,适应自然演变提高了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把你自己现在的艰难和苟且,放到“我从哪里来”这个人类的范围和几百万年的时间维度里来审视,你的眼下一点艰难算得了什么?

其次是勇于面对当下工作生活的艰难。逃避也好,面对也好,工作和生活的困难就摆在那里,只不过逃避是背对,离解决问题越来越远;敢于面对就是已经步入解决问题的途径,要找到生存的办法,让自己活下去。肖申克如果不能自保,像其他许多囚犯一样,可能死在囚室里,让自己的自由希望也没有了意义。

生存之后,才是希望的来临。

另一种生活的陷阱:“温水煮青蛙”(Institutionalized)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不需多说,但是工作中生活上“温水煮青蛙”把人的希望和理想志向给磨得没有脾气,把激情给消耗殆尽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弗雷德,一个是老布。老布是一个终身囚犯,在监狱里生活了不知道有多少年,已经把监狱里的生活当成了生活本来的模样。

如果不是一个特殊的机会,老布可能就在监狱里老去。老布被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到了社区,给安排了工作。但是适应了监狱生活的老布,极度不适应没有人监管、没有狱卒呼来喝去的社会生活,在社会自由生活里反而无所适从,极度痛苦。在没有希望的守候中,最后选择自杀了事。

弗雷德也被释放出来,他经历了和老布一样的痛苦,极度不适应自由的社会生活。弗雷德也似乎面临着和老布一样的结局,但是弗雷德在狱中和肖申克是亲密朋友,在肖申克出狱之前曾经告诉好朋友:如果出去了,自己在远方一处大树底下埋有巨额财宝。所以,带着发财的一点希望,弗雷德决定在困惑无计、走投无路的时候,去肖申克说的地方去看看。

带着希望,弗雷德找到了肖申克的财富:不过是一卷美元的路费和一张字条,大概是告知自己去向。影片的结尾,是肖申克、弗雷德两个朋友相聚。实际上,让弗雷德和老布不一样的就是弗雷德有朋友肖申克给的希望,他相信这希望;老布陷身于过去,他没有希望。

现实中,肖申克的案例几乎不可能存在,或者不可能翻版。但是电影告诉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在的苟且,现在的俗务缠身,真的可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你陷身其中,不能自拔。而一旦把现在的生活,现在的苟且,现在的俗务缠身,以及俗不可耐,真的当成了生活和工作本来的样子,就像老布、弗雷德以为生活就应该是监狱生活那样,自己真就可能无法自拔。

影片中的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就是固化。固化的不光是行为,关键是心理和思想的固化。固化就像监狱一样,把人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牢牢栓系在过去的模式里,不能面对问题,更不能面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固化还有另一个家喻户晓的同义词:围城。


肖申克的救赎



管理学上的“斯托克代尔悖论”

“斯托克代尔悖论”是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而到卓越》(Good to Great)里的一个管理学理念。

斯托克代尔是美国一个海军上将,越战中被俘虏的美国最高级别将领。在越南监狱的8年俘虏生涯中,被拷打多次,受尽折磨。为了捱过漫长的监狱时光,为了鼓励狱友,他发明了一种密码:通过敲墙用快慢节奏来表达英文字母。有一次,为了鼓励一位情绪低落的难友,他组织战俘们通过敲墙敲出了“我爱你”,狱友的爱心让那位难友渡过了心理危机。

在战后吉姆柯林斯去采访斯托克代尔先生,问及:如何熬过艰难的8年?斯托克代尔回答:信念。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出来,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和家人团聚。这个信念支撑他活了下来。再问:同伴狱友中死得最快的是哪些?答曰:乐观主义者。

吉姆柯林斯大为吃惊:乐观应该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怎么那些乐观的人死得很快呢?斯托克代尔回答:他们正因为太乐观,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被释放;圣诞节过去,又想着复活节要被释放;复活节过去了,又想着感恩节;然后是圣诞节。周而复始,随着一个个失望接着一个失望,他们逐渐丧失了信心。再加上生活环境的恶劣,两相摧残,他们郁郁而终。

而斯托克代尔对于长远有很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出去,一定能够见到家人;另外又能够正视残酷的现实,找到生存之道。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这部书里,通过对2000年之前,一些成为伟大公司的样本分析,认为是持续50年能够保持在世界500强之列的11个企业全部采用的理论。他们之所以能够长青50年,就是因为企业有一种文化氛围:既对前景充满乐观,相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又认识到现实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需要直面现实的残酷性,在逆境中求生壮大。

现实工作生活中,做人也适用“斯托克代尔悖论”。

茅侃侃自杀了,因为他看不到人生触底反弹的希望。而同时创业的兄弟,自从分道扬镳之后,似乎越来越好。自己与自己的希望理想,越行越远,怎么都不对。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他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挣扎的过程。

曾经风光无限的贾跃亭跑了,因为不想入狱被审,也因为和股东的争议,在突如其来巨大的危机下,看不到挽回的希望。贾跃亭这一跑,估计人生翻盘是彻底没希望了。现在网络上的一个议论点只是:贾跃亭巨额债务,演员妻子甘薇需要担责吗?

王珂又亏了6000万,不知道是记吃不记打,不长记性,还是就不是经商那块料。把涛姐辛苦挣的奶粉钱,又给赔了不少。现在面临演员限酬,不知道这次涛姐还能继续扮演贤妻良母吗?

这些企业家和名人,在遇到坎坷困难的时候,如果能够想想斯托克代尔的遭遇,想想肖申克的自我救赎之路,也许回归本原,做一个普通人又如何?有什么大不了了。也许,峰回路转,就在前面。

我们作为凡夫俗子,生活中的碌碌之辈,芸芸众生,也有自己的坎坷和险阻,有的时候好象是真的不可逾越。这时候,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给别人提建议,似乎不起作用。实际上,愚公移山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效应,那就是希望和信念。

如果想想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是不是太沉溺于现实中的苟且油腻了,把工作和生活固化,当成了就是这个样子,限制了自己的心理、思维和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蜷缩在城市某一个角落里的人,太需要愚公移山精神了,太需要诗和远方了,太需要给生活以希望来照亮了。

如果我们用希望之灯点燃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用面对残酷现实的耐心和智慧去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险阻,这样的调和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始终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张力!

对于自己和自己的机构成功,以及保持卓越的希望和坚定信念;与真诚面对现实中残酷竞争、浴火重生的痛苦,并采取一步步的行动;并不矛盾,是一个统一体。就象你坚信自己可以驾车到达目的地,同时你又要小心翼翼驾驶,避免沿途路上发生的任何问题,处理好每一个路障。这样你才能成功抵达目的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眼前的油腻苟且与诗及远方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