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ISO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

 

1.1.4.4 OSI/ISO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

1.OSI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ISO)于1978年提出了一个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SI有7层,从低到高依次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如图1-8所示。

OSI/ISO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_第1张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图1-8 OSI层次结构

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功能如下。

物理层:在链路上透明地传输位。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线路配置、确定数据传输模式、确定信号形式、对信号进行编码、连接传输介质。为此定义了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具备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规程特性。

数据链路层:把不可靠的信道变为可靠的信道。为此将比特组成帧,在链路上提供点到点的帧传输,并进行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网络层:在源节点-目的节点之间进行路由选择、拥塞控制、顺序控制、传送包,保证报文的正确性。网络层控制着通信子网的运行,因而它又称为通信子网层。

传输层:提供端-端间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保证报文顺序的正确性、数据的完整性。

会话层:建立通信进程的逻辑名字与物理名字之间的联系,提供进程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的方法,处理同步与恢复问题。

表示层:实现数据转换(包括格式转换、压缩、加密等),提供标准的应用接口、公用的通信服务、公共数据表示方法。

应用层:对用户不透明的各种服务,如E-mail。

OSI模型比较完整,但也非常复杂。除了低三层有实现外,其余层次没有实现,现在已基本不用。

2.TCP/IP模型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OD-ARPA)1969年在研究ARPANET时提出了TCP/IP模型,从低到高各层依次为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如图1-9所示。

OSI/ISO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_第2张图片
图1-9 TCP/IP层次结构

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都定义了相应的协议和功能,但网络接口层一直没有明确地定义其功能、协议和实现方式。

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DNS,HTTP,SMTP,POP3,FTP,TELNET,SNMP。

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TCP,UDP。

互联网层的主要协议有IP,ICMP,ARP,RARP。

TCP/IP模型与OSI模型的大致对应关系如表1-1所示。

由于TCP/IP有大量的协议和应用支持,现在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表1-1 OSI模型与TCP/IP模型对比

OSI模型

TCP/IP模型

OSI模型

TCP/IP模型

应用层

应用层

网络层

互联网层

表示层

不存在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会话层

物理层

传输层

传输层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网络,互联网,加密,工作,t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