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我时常会想,如果人可以一面像蜜蜂蚂蚁那样的社会性动物一样有着严格的等级和身份,各司其职,任劳任怨,一面又依然拥有极其丰富的物质条件和发明创造,那么这个社会该是什么样子。
可是到头来终究是个自相矛盾的想象而已,别说是高度发展的文明了,恐怕连这篇文章都不会有。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恐怕就是这独具匠心的复杂大脑以及它的各种衍生品,比如情绪、智力等等。
问题是如果不可能建立纯洁的社会形态,那么人类社会就会变得相当复杂。我作为微小的个体,只能服从社会的规则,一边是想要在多层次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最大效益,一边却又经常感觉无力,从而陷入纠葛,不知道该怎么表现自己。
比如,每个人都拥有庞杂的社会关系:家庭,朋友,同事等等;我们想要在家庭面前表现得成熟坚强,想要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天真简单,想要在同事面前表现的职业可靠,想要在自己面前放下一切……
仅仅思考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已经很难了,做到完美的表现便是更加的不易,感觉心累也就难免了。从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不好的词汇:隐瞒,端着架子,装X,好面子,以及独居的道德欺骗……
因此,我选择了一个可能不太完美,却很令自己舒服的办法来处理纷繁的社会关系,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奉行一个且是唯一个的行为准则和真实的自我展现。
也就是说,在面对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的时候,无论亲疏新旧,你们都将看到唯一的我。而我不论面对谁,也将秉持自己的内心准则,而无需多虑如何选择。
磊落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取得让其他人看起来更加完美的形象,我们总是选择性的表现出更好东西,甚至不惜掩盖一些事实;也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因此把朋友圈分门别类,从而把自己的某种表现,依据亲疏和利益关系,选择性地展现给不同人群。于是乎,生活动态总是满满的刻意的能量和阳光,朋友圈也要思量并分组,无关的人更要删除。
然而有选择的时候,就需要判断,需要判断的时候,就必然劳神费心。实际上,我认为大多数的选择往往是没有必要的,把真实客观的自己表现出来,无伤大雅,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苦恼。所以,我分享感悟的时候很少有极端的观点,也从来不会屏蔽谁,更不会删除朋友,因为无论面对哪一类相识或者面对哪一种自我表现,我始终都坚持一个准则下的唯一的我。
首先,一个人可以做到有血有肉、有苦有乐,反而会显得更加真实,容易赢得大家的信赖。其次,保证隐私安全的前提下,一个内心本来刚正不阿的人,也不必担心暴露什么。最后,也是最重要,做到一视同仁,可以减少很多烦恼。
当然,我并非觉得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必须三百六十度地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下,这其中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的关键在于:第一,你有没有选择双重标准要求自己。第二,你做选择的出发点,是基于自我表现还是对别人的善意。比如,对家人还是会选择报喜不报忧的善意隐瞒,对朋友宁愿选择真实的分享而不是虚假的表演,对无关的人保持客观而不是满满负能量的犬儒思想。
坦诚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坚定地秉持一个行为准则之后,也就很自然而然的放空了心事,倒也落得一个轻松。因此,我除了帮朋友保守秘密之外(我真的是一个嘴很严的人),几乎不持有什么关于自己的秘密,也不积压什么虚妄阴暗的念头。虽然有时候,我也做不到完美的坦诚,但是我愿意坚持修炼这样的准则。
佛教五戒之中,便有“不妄语”这一条。我深以为然,做不到坦诚的人,往往深受其累。与之相反,若是当我坚持唯一的行为准则的时候,不论从正反来看我都只有一种我,力求真实,也就无所谓隐瞒了。相对于放下来说,拥有和想要拥有创造了太多的痛苦。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坦诚并不意味着像信徒一样毫无保留地向每个人倾诉或者忏悔,秘密与坦诚并不矛盾。而是否应该保守秘密的判断标准,仍然是看其出发点是基于对别人的善意,还是基于自我隐瞒。
慎独
很多情况下,我们喜欢在人前表现得积极上进、正直完美。然而,每当独处面对自己的时候,往往不能自制,没有了外在的监督力量,很难做到正直律己。做不到慎独,最大的成本或许在不仅仅在于时间的浪费或者计划与目标的沦陷,更加具有杀伤力的是,面对独处而不自制之后的自责感。
说到根本原因,我觉得还是因为对自己采用了双重标准,不带贬义的用一句俗语说,就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也就是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往往使用另外一套行为准则,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相反,若是坚守唯一的行为准则的时候,不论人前人后都是一番模样,慎独也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了。而我认为做到所谓“坚守”的重要条件是“觉察力”,这便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当然,有的人选择拒绝独处来解决问题,比如去公共图书馆看书。只是我仍然觉得应该面对问题,修炼一个人独处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深知自己不足,我还在路上,并且一直在路上。
慎微
曾经红极一时的的成功学鸡汤中,“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还是说出了一定的道理。虽然这个结论本身过于绝对了一些,但是细节小事的作用的确是不可以忽略的。君不见,万里长堤溃于蚁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君不见,许攸烧粮袁军大败,关羽大意痛失荆州。
现实一点来看,我们都愿意坚守准则,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爱国爱家都没有问题,却往往在僻静的地方扔垃圾和吐痰,放松了自己。我们也懂得健康生活的大道理,却又在深夜十二点的朋友圈中沦陷了睡眠,只是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天不达标的小事而已。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大事和小事上采用不一样的标准来做,往往导致小事的隐患慢慢发展起来耽误了大事。只有坚持唯一的行为准则,不给任何其他标准存活的借口,才能在大事和小事上都做到良好的自律。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坚守一个行为准则,也必须有良好的执行力作为依托,不然也会沦为一个口号而已。如果这看起来有点极端自制,那么需要调整的是这个标准的“度”,而非采用另外一套标准。区别在于,在行为做事当中,采用唯一标准的时候,大脑中是没有观念切换的,而心中也不会产生犹豫怀疑。
写在最后
细细想来,我觉得我了解的很多值得信赖的好朋友也都是这样的人,我只是反思总结了一下,继续把这条自我修炼的路,更好地走下去。总是做到“一个行为准则”并不容易,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总是不对称的,尤其在朋友圈的社交环境当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能把“采用一个准则”等同于不分关系的亲疏的一视同仁,我的主张更多的是对于个人层面的自我要求,而在关系处理中则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情商。
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做到,但是我可以说我的朋友们可以完全放心,你们看到的“黄彦臣”都是真实的“黄彦臣”,在没有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坦率而真实是我唯一能确定的事情。
至交不易,需要缘分,朋友也自然会有亲疏,但愿至少我们总是可以做一个令人放心的朋友,简称“靠谱”。
上一篇:《坚持晨跑·三部曲》——晨跑反思,收到一些朋友的喜欢,我忽然觉得人的困惑确实很多,解惑往往挺痛苦的,但是值得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