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关注创业和投资的互联网媒体
编者按:
《创杭州·造梦之城的26个造梦者》一书出版,记录了26位活跃在杭州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故事和思考。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原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特意为之作序,也许,杭州会成为下一个硅谷。
创新者的春天
来源 | 沧海一舟
作者|周国辉
正文
在所有令人向往的城市里,杭州无疑是当代中国青年人的心仪之地。
除了美丽西湖的湖光山色、五千年良渚的实证文明之外,杭州闪耀着光芒的,还有这个城市里的温柔浪漫和人文情怀,以及坚定的梦想和雄心。
这片热土张开了双臂欢迎有梦想有创新精神的人。梦想在这片热土生根、发芽,热望在这里变成硕果累累的现实。
城市大脑是杭州送给世界的礼物,杭州在全球范围首次实现“刷脸支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让杭州成为世界上生活最便利的城市之一。
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是诞生梦想、成就梦想的造梦之城。
每一天,都有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
每一年,都有梦想在这里开出绚烂之花。
2019年夏天的6月13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活动在杭州梦想小镇拉开帷幕,李克强总理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来盛赞杭州以及全国创业创新所呈现出的铺天盖地之势、多姿多彩之态和无限生机。
一周时间里,15场高规格的国家部委活动与310余场杭州特色活动轮番登场,170多个创业创新项目与杭州最前沿的近30项硬科技、黑科技同场展出。
通过双创周这个舞台和竞技场,杭州“双创”金名片擦得更闪亮。
而更多时候,这个城市里拥有创新精神、与前沿技术走得最近、希望用创业创新项目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人,正远离喧闹与嘈杂,低着头默默做事。
有必要写写背后的故事,写写创新路上的跋涉者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我始终是杭州创新创业的讴歌者和力推者。六年前的2014年,我就主编出版了《创业是杯什么茶》,记录了双创初期以杭州青年为主体的创业"新四军"的族群故事,成为全国第一本反映双创的历史图谱。
我还多次叩问滨江乃至杭州,能否成为继南山(深圳)和北村(北京中关村)之后中国创业创新策源地。为此,还专门推介英文版的《天才地理位置》一书,借作者对宋朝杭州的历史描述为当代杭州的创新创业作注解。
所以当周恺秉(杭高投董事长)年前告诉我想写《创杭州》的书时,我说,2020年这个历史节点,写这个书,总结过去,启迪未来,很有意义,一定给予支持。
过了两天,周恺秉把书稿发给我,并邀我写序。届时已是庚子鼠年春节长假,又遇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病的肆虐蔓延,浙江和杭州也难于幸免,虽身宅家中但心在汉,根本无心顾及书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的防控阻击战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效,浙江和杭州的情势更好一点,有望率先突破重围,重显往日之繁华。心情也随之晴朗起来。
昨晚周恺秉又重提此事,希望尽快成稿。这倒让我把书稿与现实的防控阻击战联系在一起。浙江和杭州的疫情也很严竣,但党委、政府应对得当,措施有力有效,各方都给予点赞。其中很突出的一点,是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辅助决策、支撑社会管治,阿里巴巴、每日互动等数据科技公司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杭州健康码"就是重要的管用的案例。这不能不说是这些年来创新创业取得的成果,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了。
灾难终将过去,生活仍将继续。我们为这场叫作NCP的疫病付出了沉重乃至沉痛的代价,还要为恢复经济、再创辉煌作出更大的努力。都说疫病是对经济、社会的大考,胜利之后需要总结汲取的经验教训肯定不会少。
有两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进一步坚定地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必将更加凸现。二是进一步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双创所蕴含的首创精神。
我们现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斗的目标是明确的,但前进道路上不确定因素很多,如何用确实性应对不确定性,继续保持和运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进一步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积极性,无疑是确定性的关键一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杭州》是应时而作、应运而生的。杭州因“创”而充满科技之光、未来之光。这是该书着重要告诉我们的。
前进道路上总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不管压力有多大,总是有人能带领企业熠熠生辉。不管困难有多艰巨,总是有人能披荆斩棘突出重围,让时间来给出答案。每一个伟大的时代,都有人为梦想而孜孜奋斗。
《创杭州》中访谈的两个群体——投资者和创业者,正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不惧变化,拥抱创新,对未来始终充满好奇心和坚定信念。
经济学家曾说过,杭州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硅谷的城市。
这可能是对创业创新氛围浓厚的杭州简洁而有力的肯定和期待。
此言非虚。
当我们谈论硅谷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硅谷为什么能成为硅谷?微软、苹果等伟大的企业是怎样诞生的?周恺秉会在书中告诉我们,“硅谷就是以创新投资、天使投资发展起来的一个城市。独角兽企业或者伟大的企业背后,都有投资者的影子。”
可以说,没有创投资本,就没有今日之硅谷。
书中访谈了陈晓锋、胡永祥、宗佩民、李治国、庞小伟、项建标等杭州创投界大佬,快的打车、蘑菇街等就是他们投出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杰作,他们是杭州创业创新的幕后英雄。
良性的创新生态和创业文化,是硅谷成为硅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杭州,政策、平台、资本、文化等阳光雨露和空气土壤,构筑了一个最优的“雨林式”的双创生态系统。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是梦想小镇等很多杭州创业园区都能看到的一句标语,在杭州这决不只是一句标语。书中的访谈故事,折射出这个城市的创业生态。包括丁香园、正元智慧等在内的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过政府“”店小二“式的雪中送炭”和扶持,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是对创新表达出的认同和赞赏,对未来的向往和坚信。
当然,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缺不了拥有壮志雄心的创业者。——创业者是本书另一个主角群体。涉及到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消费、科技自媒体等领域的优秀创业者,你还可以读到千万家长、学生在使用的亲宝宝、英语趣配音、爱作业等的背后故事。
一一对标中,杭州正在比肩硅谷奋力创新创业新天堂的脚步。
两份重量级全球榜单上,接连三年,全世界只有硅谷和杭州两个地方的公司同时上榜。
2019年全球上市企业市值前十强中,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与微软、苹果、亚马逊等一起榜上有名。
《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估值排名前三的企业均来自中国,其中杭州的蚂蚁金服以估值1万亿元人民币远远高出紧随其后的字节跳动和滴滴出行。
不管是伟大的上市公司还是独角兽公司,杭州都占有重要的一席。
杭州注重对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同时也没有忘记估值1亿美元以上的准独角兽企业和积极向上发展的小微创业企业。
杭州拥有一支排名全球第五的独角兽队伍,有近150家准独角兽企业,还有一大批不停向前奔跑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金字塔形的创新创业梯队,如群星闪耀,共同构成了杭州创业创新的银河系。
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杭州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陆续完善,创业创新的政策不断迭代,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等各种高端要素加速在杭州集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引领的新兴产业发展风起云涌,以“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不断壮大,呈燎原之势。杭州作为创新之城耸立在中国创新创业的版图上。
截至目前,杭州人才总量达254.5万人,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均居全国首位,连续9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创杭州》访谈了26位创新者、当家人、公司的灵魂人物,书中描绘了投资人的慧眼,创业者的勇敢,他们对创新的认同,对未来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他们有人生的高光时刻,也会有夜深人静时的独孤煎熬。
读这些活跃在杭州的投资者和创业者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思,可以捕捉到杭州双创的缤纷多彩,感知到这个时代的伟大和不可辜负。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每个人抑或族群实现梦想的原力,因为创新,一个个创业项目让我们释放生命的潜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立春已过,杭州去冬至今虽没下过一场雪,但感觉上仍是寒意阵阵。看着这本书稿,仿佛已经嗅到春天的气息。该书是对杭州创新力量的一次记录,一次回望,创新连接过去和未来,在新十年的开端,我们向创新者和他们的支持者致敬!在现在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弘扬这种创新精神。期待创新创业的大船载着我们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十年!
-END-
※BP投递通道开启,请后台回复“融资” 合作、沟通请后台回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