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集是作为以营销老鸟,给自己的过去做个总结,同时也给新入行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快速上手工作的方法,文笔有限,如有疑问,可以联系我微信,如有异议,欢迎交流。
什么是项目的“核心问题”?
项目的“核心问题”即导致项目变成当下现状的关键原因,或者是项目改进的关键因素。
精准的找到“ 核心问题 ”有多重要?
简单的说,核心问题就像考试中分值最高的那道大题,一场考试下来,核心大题独占50分,其他小题占50分,如果你这道大题作对了,那么其他小题随便蒙蒙,你都能及格了。如果大题没做对,那么其他的细节部分就算你做的极其完美,最后是不及格。
在市场上我们能看到许多这样的营销活动,举个例子:大家耳熟能详,获得当年的广告短片《梦骑士》
这个广告片是台湾大众银行的广告,在业内收到了很多好评,也在网络上引爆了。很多广告新人和营销新人追捧至极,但其特殊的地方在于,其同时也是营销行业内著名的反面案例。
为什么拍的这么好,也有极高曝光率的一部片子,却成为了反面案例,频频被业内人士批评呢?
因为这个广告片给大众银行的主营业务及业务特点毫无关联性,在这个广告片排出多年之后,甚至都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广告片。大众银行也丝毫没有从这部影片的火爆中获得业务增长。
这个原因就在于"核心问题“找错了,所以广告片也变得无的放矢,只能以催泪取胜。
正面的案例也有,在2016年,笔者有幸拿到了摩拜和OFO当年年度运营方案,当时我看了之后,就说“今年OFO的发展肯定超过摩拜”。因为那年摩拜的重点在“宣传品牌和质量优势”,而OFO的重点在于“覆盖更多地区”。
回望2016年,大家应该都明白,车的质量好坏固然重要,但是否能在更多的地方骑到,才是这个项目的“核心问题”。如果一个用户前一晚骑共享单车到家,第二天早上门口却没车可骑,这是多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影响其对出行时间的判断,造成不便。
结果验证了想法,2016年OFO的发展势头确实是压了摩拜一头。
新人如何快速找到项目的“核心问题”呢?
对大部分营销人来说,看穿问题的本质,靠的是对行业的洞察和经验,那么对于行业新人,要怎么在入行时就能够具备看穿迷雾的本领呢?其实也是有快捷的方法的。
1、最简单的寻求方式——答案在员工处
都说老板就是最后一个知道公司要倒闭的人,这句话诚然不假。大部分时候,当老板一筹莫展的来找营销公司的时候,其实公司所有员工都知道公司的问题所在,而且通常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虽然这些解决方案各不一样。
所以,我们找到“核心问题”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找到直接面对问题的部门的主管(即销售问题就问销售主管,技术问题就问技术主管,管理问题就问管理副总),向他们咨询问题产生的原因、当下的问题,以及在他们心中这件事的最佳解决方案。
注意:找到相关员工进行咨询,严格的说,找他们要的不是直接的问题解决方案,而是要通过这些更加熟悉公司环境、行业情况的人们,通过他们心中的“答案”,快速收集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并且快速梳理出几条可用的问题解决路径,避免闭门造车,尽量的降低策略失误的风险。
2、最直接的寻求方式——作为其用户,收集“抱怨点”
除了询问法,还有一个较为直接的方式,就是体验其产品/服务。
很多人都觉得这不是废话么?这谁不知道,但是这么多人体验服务之后,有多少人能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再退一步说,有多少人能找到问题的在哪里呢?
造成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在于找错了方向。
谨记两点:
1)我们不是要找项目本身的不足,而是要项目应该向什么方向改变;
这一点已经是开宗明义了,是对寻找问题的目标的确定。之所以明确指出来,是因为太多人(不只是营销新人,有些营销老鸟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都是希望找到项目本身的不足,之后列出一大批改进方向,从slogen到供应链一应俱全,最后在核心问题力度不够,又在非核心问题上花费了太多的资源和精力,最后整个项目做的一塌糊涂,客户也被折腾死了。
2)我们不是要找到服务对象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而是要找到服务对象对产品有何不满。
此点是针对新人常犯的错误而说的,在做市调或者用户调查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于询问用户对产品本身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其实这种方法基本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作为产品的使用者,用户本身的视野是限于产品框架之内的,在其体验到更好的产品之前,根本不可能对当下的产品提出什么意见的。正如福特所说:“如果人们需要什么交通工具,人们会回答你,需要一匹更快的马,而绝不可能是汽车。”
想要获取目标人群对于产品的意见,我们要问的是:你对现在的服务有什么不满。
以上两个技巧,都是为了帮助大家找到“核心问题”的方式,大部分人都问错了方向,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营销师积极的做市调,或者找用户咨询,并且试用产品,最后仍然无法找到核心问题,使得营销方案如隔靴搔痒,声势大而效果小的原因。
从一个我主持的典型的小项目,看看以上两点是如何应用的:
2016年,我接受了一个四川省内的地产项目,主要是做建材城的,地处该市的边缘地带,直到建筑主体全部完成,招商也只完成了10%,对方运营团队用了各种策略,包括超大力度到几乎增不到钱的政策优惠,以及本市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效果微乎其微。我和我的团队一起进行了客户回访和员工访谈,从目标客户提出的意见和顾虑多种多样,包括价格、地段、招商政策等,所有客户都表达了一点顾虑——风险预期大于收益预期。
本地商户都在自己所选的地段开办的的店面经营了十几年,消费者都知道当地有建材一条街,且距离城市中心的繁华区仅2公里,人流量充足,而本案所处的地段则地处城市边缘,人流稀少。一旦换地方,就意味着要抛弃长期积累的优势,去重新开始积累,而且命脉握在其他人手上,自然是不愿意的。
所以我们将原有的“宣扬优势和政策”的执行方向,转向了“加强收益预期”。
就像我说的,找到了“关键问题”,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剩下的都是待完善的细枝末节。原来我们的客户打算再投入200万,再本地组织美食节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被我劝阻,只用了30万就解决了这件事,给客户和公司都节省了成本。
怎么解决的呢?刚刚也说了,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收益预期”,那么分解下来任务就是“降低其现在店面未来的收益预期”+“提高项目能提供的未来收益预期”,顺利成章,不是么?
项目地处市区外围,而城市都在积极发展,我们找到了当地城市开发部部长以及当地3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在本案内部召开了一次《未来城市规划发展大会》,详细讲解了未来对本案周边的(其实是广义上的城市外延地段)未来十年的开发计划和政策支持力度。
最后由部长为本案授予了之前就沟通好的《城市开发战略合作机构》的称号。
之后的一个月,本案全部招商完成(原来签的合同,是一次策划,完成不低于30%的招商),且已经有开始预约第二期的商家。
这个案子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案子,但是比较典型,是一个找到了“关键问题”,就直接扭转战局的项目,大部分案子还需要对另外的50分做完善。但是希望各位看官牢记,“找到核心问题,方案直接及格,找不到关键问题,任何努力白搭。”
这两点技巧,看似简单,但是能够掌握其实不容易,但是相比纷繁复杂的营销技能来说,这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你在每次做项目的过程中,都牢记了这两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则一践行,那么基本上你就已经在这个行业超过50%以上的人了。
预告:找到核心问题之后,就到了解决问题的阶段了,下一篇文章,我就会为大家聊聊创意产生的几个私人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