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中的panic和recover

func panic(interface{})和func recover() interface{}是Golang中用于错误处理的两个函数。

panic的作用就是抛出一条错误信息,从它的参数类型可以看到它可以抛出任意类型的错误信息。在函数执行过程中的某处调用了panic,则立即抛出一个错误信息,同时函数的正常执行流程终止,但是该函数中panic之前定义的defer语句将被依次执行。之后该goroutine立即停止执行。

recover()用于将panic的信息捕捉。recover必须定义在panic之前的defer语句中。在这种情况下,当panic被触发时,该goroutine不会简单的终止,而是会执行在它之前定义的defer语句。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math"

func foo(a int) {
	defer fmt.Println("foo退出来了")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fmt.Printf("捕获到的错误:%s\n", r)
		}
	}()

	if a < 0 {

		panic("必须输入大于0的数")
	}

	fmt.Println("该数的方根为:", math.Sqrt(float64(a)))

}

func main() {

	var a int
	a = 10
	fmt.Printf("a=%d\n", a)
	foo(a)

	var b int
	b = -10
	fmt.Printf("b=%d\n", b)
	foo(b)

	fmt.Println("该goroutine还可以执行")
}

执行结果:

Golang中的panic和recover_第1张图片

从执行结果可以看出,recover在捕获了panic抛出的错误时,程序不会崩溃。panic和recover其实就类似于其他语言中的throw和catch,方便进行多层嵌套的错误处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