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另一个开始

本文写给在高校的年轻人,刚刚毕业迷茫的年轻人,和这些年轻人焦虑的家长们,以及想讨论工作意义的所有人。 家里没矿,建议看看,因为这是每个普通家庭年轻人需要思考、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 家里有矿,仍然建议看看,毕竟继承产业后也需要经营,本质上也是一种工作的选择。

农业社会,本无职业选择概念,每个人未来要从事的道路泾渭分明。大家遵循着前喻社会的规则,晚辈向长辈学习,最好的学习环境是家庭、家族,最大扩展到氏族:有相对可见的平均努力程度标线,大致围绕标线努力的年轻人,继承着其父辈的社会分工;低于标线的年轻人,被贴上好吃懒做的标签;努力程度超越标线的年轻人,持续几代之后,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选择其他的分工,比如父辈务农成果不错,变成耕读之家;或者自己家境实在太差,先做学徒,后因不可或缺受到青睐,换来顶身股。

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人对于工作的认知,是啥都提供的单位+点卯耗时间=上班。工作是为了换个编制,换个固定的发工资、固定的居所的付出,基于这些付出,看病有固定地方,档案有固定地方放,孩子有固定的地方上学和工作。从农业社会的固定到单位社会的固定,也是种非常令人舒服的转换。

我国的职业意识启蒙于40年前,兴起于大量外企进入中国,壮大于加入美元体系即入世之后。也就是说,大众真正有职业认知,不过20年。在这20-40年中,一方面,面临爆炸般的机会,阶层流动超过其他时期;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有哪些选项,职业认知来源于父母口中的单位和别人家孩子。

两股力量交织成焦虑,充斥着几波年轻人的心。

无奈之中,只好先用自己最习惯的应试路径来考量:A的高考分数比B高,学校比B好,是不是A应该有更高的工资?C已经工资过万了,D还是八千,是不是说明D不如C?甚至,刚性线条式交卷思维蔓延到对比结婚生娃。(好吧,我承认,见了比较多有交卷思维的80后,90后和00后好像淡定些)

接踵而至的还有迷茫。

从事HR职业十几年,有很多亲戚朋友跟我咨询过职业发展路径。跟他们沟通过程中发现一个规律:无论学的什么专业,家长都认为自己家孩子的专业不好找工作,学生都不知道自己的专业适合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几所在一线城市的全国顶尖top10高校热门专业学生没有前两个困惑,但他们依然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合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工作的意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另一个开始_第1张图片

以及不知道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曾经有父辈的同事拐弯抹角找到我,说了下孩子面试的几个机会,从通信工程师、到银行销售,再到管培生,没有任何一个机会是互相关联的。耐着性子提示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后来发现我多此一举,因为上大学之前孩子没有办法发展职业兴趣。这位长辈应该跟我感受差不多,后来问我:“你说哪个工作是管吃管住,加班少、待遇好的呢?” 我内心OS:应该是假装在自己家矿场上班的那种吧。

叔叔伯伯,请您醒醒,王思聪做熊猫直播,和团队开会前都会做足功课,把市场上最火最带量的主播及价位list拉出来,直接和团队定目标然后一起达成。

于是,在这位叔叔晚上10点后微信语音通话+电话连环call的情况下,我拉黑了他。

也曾经有在还不错的高校就读的小朋友咨询我,从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可以找什么工作,再到为什么专业这么不好找工作,以及怎么了解自己的兴趣。

于是,我选择沉默,默默打开了“不看对方朋友圈”和“不让对方看我的朋友圈”。

还有家里比较受尊敬的亲戚,在年过花甲之后,给另一位211高校本科的亲人规划职业生涯时说:”你看谁家内小谁,现在在幼儿园工作,有编制,管吃管住,吃的还特别好。“ 当然,我完全认同幼儿园应该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但这句话的立足点明显不是。我在现场可能都没有抑制住自己乱翻的白眼。缺吃少穿的不安全感可能真的需要2-3代人来消弭,而这种不安全感不能成为我们选择职业的理由。

当然,现在跟我咨询的亲戚朋友越来越少了……

即使如此,并不能减少我的震惊。震惊在于十几年前我的迷茫,和现在年轻人的迷茫别无二致。

每个人的背景经历不同、能力特点不同,他们应该有认知自我的理念,有选择职业的视角,有持续规划职业的能力,应该本着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当作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另一个开始。相关深入浅出的逻辑,大家可以读读周国平的《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作为一个抑制不住说教脸的勉强过来人,从迷茫、焦虑、用考试交卷心态衡量自己等要素一样不少,到后来在坚持与坚守中逐渐梳理清楚、坚定说服周围人不要再哔哔,再到九九六、一年到头下班没见过几次天亮,以及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负责任的说:工作,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另一个开始。

首先是钱。

我也曾以为自己很宅,多花了200块钱选了无购物旅行团后,发现出去玩真的太爽了。

我也曾以为自己对钱没诉求,工资涨到一定程度后,发现每月剩下的钱超过自己以前的期待,并且买房也不是遥不可及,我发现靠自己正当努力挣来的钱,带给人的满足无可比拟。

我也曾以为自己不喜欢包,尝试了买了个入门级所谓轻奢实质买菜价的包,整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提高了20%。

我也曾以为贵的衣服都是虚荣(我对贵的定义是超过200),尝试之后才发现对身材的修身效果太赞了,觉得自己绝对值得拥有。

后来我开始奇怪,自己是怎么形成对钱暗暗渴求、又明确鄙视的扭曲价值观的。还好,工作之后逐渐摆正,进入适度消费、合理满足的状态。

其次是人格。

有了前面扭曲的认知基础,经济独立的过程十分痛苦,痛苦到无数次想放弃治疗。

只靠”我不止于此“的信念支撑,至今一直保持空挡不超过1周的职业历程,最终塑造了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远景。遇到问题,会坚定的get到哪些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是付出一些沉没成本后需要果断放弃的,哪些是碰都不要碰的。

所谓人格独立,不是遗世独立。需要工作来帮助建立坐标体系,在其中不吹嘘、不虚无、不佛系,争取自己想要的,得到自己必须得到的。

之后是享受给予的快乐。

以前爹妈说不喜欢旅游,觉得太折腾,我真信。可能不信也得说服自己信吧。有能力给予之后,开始希望周围的人快乐,开始想我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快乐。

以前听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是真理,我也真信。现在真的非常享受给喜欢的朋友送礼物,看到他们开心,我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开心。

以前也纠结过孩子穷养富养各自的好处,我还是会真信。现在发现,根本不用纠结到底怎样养,能力范围内给ta好的,不因为钱的事情纠结,孩子自然有安全感;因为ta从小不会纠结如何迟到想吃的东西,如何获得想要的玩具,ta会一直乐于分享,也乐于获取,很早就会开始考虑“我是谁,我的价值是什么”。

最后是成就自我的境界。

是不是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界限,到达什么程度就可以不努力了?

当然不是。

独上高楼也好,群策群力也罢,马斯洛老爷子至今称霸,水平真不是盖的。

自我实现的快乐无与伦比,无可替代。

当达到沉浸其中、无比投入却无比快乐,付出良多却不觉辛苦时,自我实现这锅鸡汤,或者鸡肉粥就快在你这里煮好了。

乘势起,因人成,相信自己是可以决定成败的人,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

相信相信的力量,把一切可以达成以上结果的正当手段和资源往实现路径上引。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自始,至终。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的意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另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