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终曲

夏日终曲

这是我第一次为电影感到无力。

电影本身配不上它上映后所引起的狂热和荣耀,在我看来似乎又是一场预谋已久的营销事件而已。如果不是因为事先看过书,我根本不会理解电影中情节的转变,也看不出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唯一吸引人的似乎就是敏感的同性话题和自带LOMO效果的意大利。然而除却这些,我再找不到电影的可数之处,甚至连选角和删减替换的部分都让我尴尬了好久。

更待何时

《夏日终曲》的第一人称是这本书最出色的地方,整本书的内容都是埃利奥的所见所想,是他在18岁遇到心仪的奥列弗后内心情绪的复杂变化,是他18岁那年的夏日“发春”日记。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部同性题材的书,我一定会以为这是一本女生的青春期回忆集。可是回头看一看自己的18岁,自己也是在这样的胡思乱想中度过,自己也在这一秒喜欢过某个人,又在下一秒因为她和别人说话而恨死她。为了让那个她吃醋,让她以为你不在乎她,你会装作冷漠的样子,甚至和别的女生谈起恋爱。你甚至会大声宣扬这件事,只为让她伤心,然后让自己伤心。

那个时候你会自己单方面的和她许下承诺,不管对方同不同意。就像埃利奥把弹钢琴给奥列弗之后,默默把这段钢琴曲作为小礼物送给他,然而谁又知道。

你还会想到死,以尽早结束这没完没了的,被思绪包裹的煎熬岁月。你会像埃利奥一样,想着让自己死,结束自己的胡思乱想;你会想着让她死,这样也可以解脱自己;甚至让她残疾,这样你就可以占有她;或者让全世界都死去,只留下你们俩.......

你在大脑里思考过无数多种可能性,因为你除了想你和她之外,你想不到其他。你的身体所有感官都被打开,窗外闷热空气的风声能被你听到,你还能闻到水龙头流出的水的气味,但是你记不得老师说了些什么。你身边的世界都被唤醒,自己变得充满活力又被束缚着。你想冲破那层茧,舒展自己那即将被情绪充爆的身体,想把自己每天所想都跟她说一遍,让她知道你多么爱她,让她知道你每天在她身上花了多少无用的时间。

莫奈的崖径

在你们拉上手或者亲嘴的那一刻,你们就确认了对方,然后投入会让体温上升0.5度的热恋。然而对于埃利奥和奥列弗来说,即使上了床,他们要面对的也不是爱情带给自己或对方的坚定快乐。埃利奥在和奥列弗做完爱之后,他开始痛恨这件事,痛恨自己喜欢上奥列弗这件事。他甚至没来得及享受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快乐就要开始考虑这件事背后所隐藏的沉重后果。他迟疑,他的迟疑也伤害的奥列弗。电影中有一幕,奥列弗让埃利奥脱下裤子给他口,待到埃利奥有了反应他才放心,他知道埃利奥不是一时的意乱情迷 ,不是为了和男人在一起而和他在一起。在爱情里面,不知道对方喜不喜欢自己是最煎熬的。

“无论我们之间发生什么,埃利奥,我只希望你知道。千万别说你什么都不知道。''

最可怕的就是故意的遗忘。

圣克莱门特症候群

若是两个互相暗恋的人知道对方对自己的心思,一定会懊恼自己/对方没有提前踏出那一步,或者给一点暗示。然后在责怪中向往着明天。可是对于书中的那对情侣,他们的明天要倒数着过。这一章是书中的高潮,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章。这一章印证了我对欧洲的想象,这种想象来自于那些经典的欧美电影,《一天》、《爱在三部曲》、《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鹅卵石铺成的宽阔大路直通城市广场,广场中间是一座矗立着古希腊雕塑的喷泉。广场四周有着酒吧和咖啡店,到了晚上还会有卖场歌手在那里谈着吉他唱着歌。背着包的旅行客、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喝多的醉汉搂着路过的行人,在那边谈天说地,欢声笑语。欧洲是不夜城,从白天就有人在狂欢,但夜晚才是真正的流动的盛宴。

他们的最后三天就是在这里度过,一群人每天吃吃喝喝,聊着文学,开玩笑似的说着荤话。笑声和酒精似乎就能让你暂时忘记三天后的分离。但是狂欢过后只会剩下你们两个人了。

可能是经费不足,书中的狂欢在电影里面变成了三五人的酒后群舞。讨论的书和诗也被删去,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普通大众。但是这样,我想象中的欧洲枯燥了许多,他们俩的共同回忆也暗淡了一些。最后两人也是在车站月台而非机场分别,可能这样是为了更好的呈现分别吧。

只能说,电影真的很无力,很甘拜下风。

魂牵梦绕处

在我的想象中,埃利奥的父亲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辈。也许不高大,但是眼神中带有的智慧会让你信服。在书中埃利奥回来后,他父亲对他的安慰和包容让人目羡。

为了不要有感觉而不去感觉,多浪费啊。

父亲,总是睿智的那个,总是那个在你迷茫痛苦是给你引路、给你支持的人。

正是这种支持,才会让埃利奥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依旧单身,而奥利弗却早已结婚生子。电影中的那通电话奥利弗的

陈述书:若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怕是会打死我。两人父亲的不同,指明了结局。

电影结尾埃利奥看着壁炉的火,默不作声。不管怎么说,在这里结束就挺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夏日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