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中的 v@:@

Objective-C中的方法默认被隐藏了两个参数:self和_cmd。self指向对象本身,_cmd指向方法本身。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一:- (NSString *)name

这个方法实际上有两个参数:self和_cmd。

    例二:- (void)setValue:(int)val

这个方法实际上有三个参数:self, _cmd和val。

    被指定为动态实现的方法的参数类型有如下的要求:

   A.第一个参数类型必须是id(就是self的类型)

   B.第二个参数类型必须是SEL(就是_cmd的类型)

   C.从第三个参数起,可以按照原方法的参数类型定义。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一:setHeight:(CGFloat)height中的参数height是浮点型的,所以第三个参数类型就是f。

    例二:再比如setName:(NSString *)name中的参数name是字符串类型的,所以第三个参数类型就是@

    这里v@:@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这里的第一个字符v代表函数的返回类型是void,后面三个字符参考上面2)中的解释就可以知道,分别是self, _cmd, name这三个参数的类型id, SEL, NSString。

   接着程序进入forwardInvocation方法。得到的key为方法名称setName:,然后利用[invocation getArgument:&obj atIndex:2]; 获取到参数值,这里是“c++ primer”。这里的index为什么要取2呢?如前面分析,第0个参数是self,第1个参数是_cmd,第2个参数才是方法后面带的那个参数。

   最后利用一个可变字典来赋值。这样就完成了整个setter过程。 

4)在main.m中有一句代码是 NSLog(@"%@", book.name);,程序运行到这里时,会去Book.m中寻找name这个取值方法 。但是Book.m里并没有这个取值方法,于是程序进入methodSignatureForSelector:中进行消息转发。执行完之后,以"@@:"作为方法签名类型返回。这里第一字符@代表函数返回类型NSString,第二个字符@代表self的类型id,第三个字符:代表_cmd的类型SEL。

   接着程序进入forwardInvocation方法。得到的key为方法名称name。最后根据这个key从字典里获取相应的值,这样就完成了整个getter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移动端,iOS,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