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Http解析从入门到精通-从使用到原理

一、基本介绍

OkHttp是当下Android使用最频繁的网络请求框架,由Square公司开源。Google在Android4.4以后开始将源码中的HttpURLConnection底层实现替换为OKHttp,同时现在流行的Retrofit框架底层同样是使用OKHttp的。

优点:

  • 支持HTTP/2并允许对同一主机的所有请求共享一个套接字
  • 通过连接池减少请求延迟
  • 默认通过GZip压缩数据
  • 响应缓存,避免了重复请求的网络
  • 请求失败自动重试主机的其他ip,自动重定向

带中文注释的OkHttp源码

二、基本使用

  1. 创建okhttp客户端,即OkhttpClient;
  2. 构建请求对象,即Request;
  3. 使用okhttp客户端将请求对象放到请求队列中;
String url = "http://wwww.baidu.com";
OkHttpClient okHttpClient = new OkHttpClient();
final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Builder()
        .url(url)
        .get()//默认就是GET请求,可以不写
        .build();
Call call = okHttpClient.newCall(request);
call.enqueue(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ailure(Call call, IOException e) {
        Log.d(TAG, "onFailur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sponse(Call call, 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Log.d(TAG, "onResponse: " + response.body().string());
    }
});

三、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OkHttp解析从入门到精通-从使用到原理_第1张图片

  1. 创建okhttp客户端/OkhttpClient;
  2. 构建请求/Request;
  3. 将请求加入队列中并执行;
  4. 分发器/Dispatcher 进行任务调配和分发;
  5. 五大拦截器对请求进行一步步处理
  6. 返回Response结果

i.分发器

分发器:负责请求调配和分发,内部包含一个线程池和三个队列,也可以传入自己的线程池。

  1. 线程池和队列的数据结构
//异步请求同时存在的最大请求
private int maxRequests = 64;
//异步请求同一域名同时存在的最大请求
private int maxRequestsPerHost = 5;
//闲置任务(没有请求时可执行一些任务,由使用者设置)
private @Nullable Runnable idleCallback;
// 异步请求的 准备队列
 private final Deque readyAsyncCalls = new ArrayDeque<>();
// 异步请求的 运行队列
private final Deque runningAsyncCalls = new ArrayDeque<>();
// 同步请求的队列
private final Deque runningSyncCalls = new ArrayDeque<>();
  1. 默认线程池的定义:创建0个核心线程,最大数量不限的线程池,线程缓存60s,此种方式是为了满足最大并发
public synchronized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if (executorService == null) {
      // 0 个核心线程,最大线程数 为 21 亿即不限量,缓存 60s
      // SynchronousQueue 为不限制大小的阻塞队列
      executorService = new ThreadPoolExecutor(0, Integer.MAX_VALUE, 60, TimeUnit.SECONDS,
          new SynchronousQueue(), Util.threadFactory("OkHttp Dispatcher", false));
    }
    return executorService;
  }
  • 线程池的目的是复用线程
  • 此处选择0个核心线程的原因是 核心线程会一直运行,而我们的请求有时候可能会没有,如果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请求,此时如果有线程在运行,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此处核心线程数为0
  • 此处不限制最大线程池,满足最大需要
  • SynchronousQueue的选择:SynchronousQueue是一种没有容量的阻塞队列,阻塞队列的另外两种ArrayBlockingQueue和LinkedBlockingQueue会有容量,如果队列有容量,那么新来的任务会先放到队列中,等上一个任务执行完再执行队列中的任务。队列没有容量,则任务放不进去后,便会直接创建线程去执行。
  1. 异步请求的入队及执行
  • 先进行条件判断,如果正在请求的数量少于64个 并且 对同一台服务器的请求少于5个时,直接执行任务并将任务加入异步运行队列,否则加入异步准备队列
synchronized void enqueue(AsyncCall call) {
    // todo 1. 正在请求的数量是有限制的 默认64
    // 2. 同一主机同一域名正在请求的个数也是有限制的,与同一台服务器进行的请求最多为5个
    if (runningAsyncCalls.size() < maxRequests && runningCallsForHost(call) < maxRequestsPerHost) {
      runningAsyncCalls.add(call);
      executorService().execute(call);
    } else {
      readyAsyncCalls.add(call);
    }
  }

ii.拦截器

拦截器的控制工作在RealCall的getResponseWithInterceptorChain方法中,五大拦截器均实现了Interceptor方法。

  1. 五大拦截器
  • 重试拦截器:在交出(交给下一个)之前,负责判断用户是否取消了请求,在获得了结果之后,会根据响应码判断是否需要重定向,如果满足条件那么就会重启执行所有拦截器
  • 桥接拦截器:在交出之前,负责将HTTP协议必备的请求头加入其中(如:Host)并添加一些默认的行为(如:GZIP压缩);在获得了结果后,调用保存cookie接口并解析GZIP数据
  • 缓存拦截器:顾名思义,交出之前读取并判断是否使用缓存;获得结果后判断缓存;
  • 连接拦截器:在交出之前,负责找到或者新建一个连接,并获得对应的socket流,在获得结果后不进行额外的处理
  • 请求拦截器:请求服务器拦截器进行真正的与服务器的通信,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解析读取的响应数据
  1. 拦截器类图和流程图
  • 类图:Interceptor是一个抽象接口,五大拦截器均实现了Interceptor接口
    OkHttp解析从入门到精通-从使用到原理_第2张图片
  • 五大拦截器的实现采用了责任链模式,处理顺序依次是重试和重定向拦截器、桥接拦截器、缓存拦截器、连接拦截器和请求服务拦截器
    OkHttp解析从入门到精通-从使用到原理_第3张图片
  • 责任链模式: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在处理请求的时候执行过滤(各司其职)。责任链上的处理者负责处理请求,客户只需要将请求发送到责任链即可,无须关心请求的处理细节和请求的传递,所以职责链将请求的发送者和请求的处理者解偶了

重试和重定向拦截器

  1. 重试的判定
  • 可重试的情况:路由异常、IO异常、超时异常
  • 不可重试的情况:协议异常、证书格式错误、证书校验失败
  1. 重定向的判定
响应码 说明 重定向条件
407 代理需要授权,如付费代理,需要验证身份 通过proxyAuthenticator获 得到了Request。
例: 添加 Proxy-Authorization 请求头
401 服务器需要授权,如某些接口需要登陆才能使用 (不安全,基本上没用了) 通过authenticator获得到了Request。
例: 添加 Authorization 请求头
300、301、302、303、307、308 重定向响应 307与308必须为GET/HEAD请求再继续判断
1、用户允许自动重定向(默认允许)
2、能够获得 Location 响应头,并且值为有效url
3、如果重定向需要由HTTP到https间切换,需要允许(默认允许)
408 请求超时。服务器觉得你太慢了 1、用户允许自动重试(默认允许)
2、本次请求的结果不是 响应408的重试结果
3、服务器未响应Retry-After(稍后重试),或者响应Retry-After: 0。
503 服务不可用 1、本次请求的结果不是 响应503的重试结果
2、服务器明确响应 Retry-After: 0,立即重试

桥接拦截器

  1. 补全请求
请求头 说明
Content-Type 请求体类型,如: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ntent-Length/Transfer-Encoding 请求体解析方式
Host 请求的主机站点
Connection: Keep-Alive 默认保持长连接
Accept-Encoding: gzip 接收响应体使用gzip压缩
Cookie Cookie身份识别
User-Agent 用户信息,如:操作系统、浏览器等
  1. 处理响应
  • 读取Set-Cookie响应头并调用接口告知用户,在下次请求则会读取对应的数据设置进入请求头,默认CookieJar无实现;
  • 响应头Content-Encoding为gzip,使用GzipSource包装便于解析。

缓存拦截器(重)

  1. 缓存命中判定
  • 缓存策略:拦截器通过CacheStrategy判断使用缓存或发起网络请求。此对象中的networkRequest与cacheResponse分别代表需要发起请求或者直接使用缓存
networkRequest cacheResponse 说明
Null Not Null 直接使用缓存
Not Null Null 向服务器发起请求
Null Null okhttp直接返回504
Not Null Not Null 发起请求,若得到响应为304(无修改),则更新缓存响应并返回

即:networkRequest存在则优先发起网络请求,否则使用cacheResponse缓存,若都不存在则请求失败!
2. 是否缓存判定
OkHttp解析从入门到精通-从使用到原理_第4张图片
3. 面试描述:缓存拦截器,就是判断是否使用缓存,首先缓存要存在,同时要满足http缓存规则和机制,要在有效期内,不在有效期内,和服务器做对比,如果服务器缓存仍然不变,则更新本地缓存有效期,这就是缓存拦截器。

连接拦截器(重)

  1. 连接流程
    OkHttp解析从入门到精通-从使用到原理_第5张图片
  2. 连接池
    OkHttp解析从入门到精通-从使用到原理_第6张图片
  3. 正常连接
  4. 代理连接
  • socks代理:创建socket时,直接将代理传入
  • http普通代理:将请求的域名+路径放到请求头中,无代理时只有路径没有域名
  • https隧道代理:先向目标服务器发送一个 connect,然后再正常发送
    OkHttp解析从入门到精通-从使用到原理_第7张图片

请求服务拦截器

  1. HTTP报文格式:先把请求头包装成报文格式/流写出去
  2. Expect: 100-continue:如果请求头中包含"100-continue",则立即读取服务器的响应头,如果请求头不包含"100-continue",则继续发送请求体

高级使用

  1. 传入自己的线程池
  2. 配置代理、定义代理权限
  3. 自定义连接池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源码,ok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