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炒股水平怎么样?最新数据显示,可能不怎么样……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权益产品将迎来开放日。


从产品净值看,银行系资金更加看重安全性与收益的平衡,权益产品的表现远远低于业绩基准。而采用股债等混合模式的产品,往往能取得不错的业绩表现。


面对近期市场波动,总规模达到23万亿元的银行理财资金在加码配置股市之时,也会更多考虑用更丰富的手段来对冲市场风险。这也意味着,银行系公募产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批权益公募产品跑输基准


尽管银行理财资金非常看好A股的未来,但从配置选择看,目前仅有三只公募型银行理财净值化产品是针对权益市场的。从中国理财网相关数据看,目前净值化银行系理财产品中,公募型权益产品占比很小,仅有三只,而更多入市资金采用了混合型产品的模式。


采用权益配置的理财产品主要是光大理财的“阳光红”权益系列产品。目前,阳光红权益系列产品共有两只,分别是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和阳光红300红利增强。


这两只产品下周都将迎来产品开放日,但近期的业绩表现都谈不上理想。



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成立于5月26日,主要挂钩中证800指数,其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8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15%+活期存款利率×5%】。首次开放日为8月26日,之后每一个交易所工作日为本产品开放日。


从该基金净值表现看,并未取得与中证800指数相匹配的收益。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在1.0268元,收益率三个月来不足3%。而同期中证800指数涨幅22%,中证全债指数基本保持平稳。


银行炒股水平怎么样?最新数据显示,可能不怎么样……_第1张图片


银行炒股水平怎么样?最新数据显示,可能不怎么样……_第2张图片



而阳光红300红利增强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红利指数收益率×90%+中证国债指数收益率×10%】。该产品7月24日成立,首次开放日为8月25日。


8月17日,该产品的累计净值为1.0176元,成立至今涨幅不足2%。同一期间,上证红利指数涨幅为4.42%,中证国债指数小幅走弱。


银行炒股水平怎么样?最新数据显示,可能不怎么样……_第3张图片


整体看,上述两只产品基本跑输了业绩基准。


相对表现出色的是工银量化—恒盛配置,但也是量化策略为主。中国理财网信息显示,该基金2013年成立后,基本跑赢大盘,最新净值突破2元。但其策略仍是以量化为核心,并非单纯现货做多。


银行炒股水平怎么样?最新数据显示,可能不怎么样……_第4张图片



混合产品仍是银行“王牌”


相比权益公募产品,通过混合债券和股权,银行资金也可以实现不错的收益,也更有利于发挥银行传统优势。


多家银行推出了打新科创板的理财产品,从披露最为翔实的光大阳光橙优选科创产品看,表现稳健,最近一年实现了近14%的收益。该产品业绩基准是【中证国债指数收益率×85%+中证500指数收益率×15%】,投资周期6个月。


银行炒股水平怎么样?最新数据显示,可能不怎么样……_第5张图片


该产品负责人认为,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依然是市场稀缺资源,通过打新能对偏债的混合产品增厚收益。产品定位于以固收类资产配置为主,并借助公募基金打新的优势,提高组合收益。


股债“混搭风”也成为银行理财主基调,无论是交银理财的“博享系列”产品,还是平银理财的“卓越成长系列”产品,都是通过在纯债基础上搭配不同资产实现稳定收益。例如,交银理财“博享长三角价值系列”产品就是遵循“固收+权益”的思路。



控制回撤加大衍生产品对冲


对于银行理财资金而言,必须控制波动,增强产品的收益弹性。


无论从产品表现还是客户分层的特殊性看,银行系资金布局股市总是异常小心谨慎。



“客户分层决定了银行理财以绝对收益为核心,银行资金入市必须有足够的风控手段。5月债市短暂回调就引发了一些投资者不安,此番已经做好了应对股市震荡的准备。”一家国有大行银行理财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于银行而言,投资者教育是个漫长过程,客户属性决定了面对大盘高位震荡,银行理财而言应尽量避免回撤幅度。


这也代表了银行理财资金的追逐安全稳健收益的一贯态度。


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近期股市回撤的可能性,正在加大衍生产品策略的开发,以获取稳定收益,应对市场预期波动。其中,采用较多的是期权对冲策略。此前应对债市下跌,交银理财还启用了国债期货对冲。


而对于标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从目前各个市场表现看,几乎没有太多低估板块。H股从估值角度来看确实好于A股,但今年指数与个股的分化明显加剧,不管港股还是A股,未来还是应该精选个股。未来的牛市不会再是普涨行情。”交银理财跨境投资部张莹向记者表示,淡化指数、精选个股才是银行系资金未来需要发力方向。


目前,银行系资金更多选择基金组合方式参与股市投资。


张莹表示,交银理财对于股市还是十分看好的。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宏观经济走强,市场参与者越来越有经验,未来权益市场还有空间,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编辑:陈羽

往期回顾


离职大半年后,上市公司原董事长拿一纸从未披露的协议上门索要2亿元......


增量资金还有吗?新基金限规模,老基金又限购!


家里有矿就一定赚钱吗?国际矿业巨头告诉你:未必!


本期责任编辑:邵子怡

监制:浦泓毅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银行炒股水平怎么样?最新数据显示,可能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