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论语》中的“礼”

中国人一直看重“礼”,这是从“周公制礼”开始,并且孔子之后一直被儒家强调着,在我过去接受的中学教育中,“礼”是一种规范,它告诉我们见到君王要三跪九叩,祭拜先人要磕头作揖,告诉我们皇宫门口种几棵树,诸侯家门口可以种几棵树,百姓门前不可植树,告诉我们逢年过节要向长辈问安,夫妻交往要举案齐眉……这样下来,“礼”似乎就变成了一种繁文缛节,虽然有些彰显孝道的至今仍值得传承,但更多则显得华而不实。

所以孔子为什么主张“复礼”?只是为了形式上的好看吗?其实我觉得孔子并不那么在乎那些表面的东西。孔子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孔子其实不太看得起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从他轻视樊迟学农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只要能维持本心也能得到富贵,车夫、仆役之类的也可以做,因此孔子真正看重的是内在而非外表,孔子其实也是个现实的人,他知道什么是虚的。既然这样,孔子所极为看重的“礼”便绝对不是简单的礼法,而是一种更为神圣的东西。

如果是以前,让我翻译《论语》,我大概会把“礼”翻译成“rule”(规则)、“courtesy”(礼貌)、“ceremony”(礼节)之类的词,但是辜鸿铭先生却给了一个绝妙的译法,“art”(艺术),我乍一看甚至觉得有些荒谬——浪漫主义的艺术怎么能与严肃的礼法相提并论呢?——但仔细思量,却发现以前我对儒家、对孔子的不屑,其实是因为不懂。

“礼”和规则、法律不同,它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让人遵守,不如说是为了让人追求。孔门那么多圣贤,他们苦苦追求的,绝不是一种强制大家遵守、把每个人困在桎梏中的规则,不然法家早就诞生了,峻法酷刑一出,大多数人都得老老实实做人,多省事啊!可是真正的儒家弟子是不屑的,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每个人自觉追求“礼”,追求艺术,追求生而为人的美感的社会,严刑峻法只会令人心寒。真正的“礼”,是艺术性的,是忠君的艺术,是孝亲的艺术,是待人的艺术;真正懂“礼”的人,是极富智慧的,懂得在任何场合,给人最恰当的尊重。

词典上把孔子说的“礼”翻译成当时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典章制度是既定的,需要讨论吗?道德规范都是约定俗成的,需要追求吗?或许在最初,孔子说的“礼”就是他的人生偶像周公所制定的那些礼法,但是溯本究源,孔子真正向往的社会,不是等级森严,而是各安其命,每个人都有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即使做到了该做的也还可以做得更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它既要顺其自然,有时也不能受制于自然,就像“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如果只是顺其自然固然无伤却难以做到最好。

“礼者,敬也”,讲对他人的尊敬,对神明的尊敬,对天地万物的尊敬,常怀谦恭之心,对他人谦逊,即使是不同意我认为“礼”的本质是艺术的人也会同意这是“礼”,不过他们也许会添加一些前提,认为应该是对值得尊敬的人尊敬,对小人当然用不着尊敬,那样就是谄媚了。但是,对有德行的人尊敬,对德行不好的人不屑,固然称得上正直。这样就是“礼”吗?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违背了“礼”,让孔子忧愤的同时遭到了孔子严厉的批评,但是,孔子对于季氏,还是有对上位者的尊敬的,当一个人破坏了“礼”,我们理所当然的应该唾弃,但是,我们并不能破坏自己的礼,我们对他们的尊敬肯定与对恪守礼义者不同,但又该是怎样的程度却是难以把握的。“恭而无礼则劳”,可见并不是谦恭就一定符合礼,判断是很重要的,否则会显的迂腐。因此“礼”绝对不是死的,它是灵活的,有智慧的人才能掌握它。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没有仁爱爱人之心的人,怎么可能懂“礼”呢?可见“礼”的要求是很高的,它与儒家的最高追求“仁”是连在一起的,和“仁”一样,是儒者追求的理想。“礼不下庶人”,“礼”如果是一种规则,那么要想让每个人遵守其实是容易的,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为“礼”的本质不是一种规则,我们可以规定一个人见到长辈要在离长辈几尺的距离开始跟长辈行李,鞠躬时要弯腰多少度,作揖时头与手要相距几寸,可是,纵然他做到了,我们也无法说他是一个真正懂礼的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可见比起外在的礼仪,真正的礼是内在的尊敬。只有觉悟高的人才能领悟,因此礼不下庶人,不是底层的人民就不用懂礼,而是“礼”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艺术,不是每个人都能追求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追求的觉悟,更不是每个人都能追求到。

其实我前面说那么多,孔子早就回答过了,“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真正的“礼”不是繁文缛节,而应该是内在的温良恭俭,是美德,是艺术,是只有智者才懂得追求的生而为人的美感。“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应该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信仰与追求,虽然可能民风不古,“事君进礼,人以为谄也”,“礼”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因为它是一种艺术,也正因如此,“礼”才是孔门众圣贤所追求的,而不是一种规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论《论语》中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