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

        上接:《北京:首博《日内瓦-时光之芯》钟表精品展

        本集介绍的是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日内瓦-时光之芯”展览“第二部分”:“日内瓦及周边的制表业发展”和在展览厅进行现场制作的、来自瑞士江诗丹顿”公司的各专业制表大师。

        下图、让·加尔文画像。此图片由日内瓦图书馆提供,原像收藏在日内瓦图像中心。

        约翰·加尔文(JEAN CALVIN,1509-1564年),约翰·加尔文是一位法国神学家和新教改革的领导者,被列为最有影响力的非路德新教思想家。他的神学理论和对教会实践的观点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基础,被称作“加尔文主义”。1534年赴瑞士巴塞尔,1536年定居日内瓦,1564年5月27日,加尔文死于日内瓦。他的神学名著是《基督教要义》。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张图片

下图、日内瓦制表匠让·路易·利特画像。原作由加布里埃尔·康斯坦特·沃谢于1887年前后绘于瑞士日内瓦。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张图片

下图、左:怀表,让·路易·特朗布莱,约公元1700年 制造,产地:瑞士日内瓦。现存“日内瓦与历史博物馆”。此表为冲压黄铜镀金外壳,狩猎图案。

           右:怀表,江诗丹顿公司 1755年制造,江诗丹顿典藏部收藏。银质表壳、珐琅表盘,是由江诗丹顿创始人让·马克·瓦士伦(J·M·VACHERON)制作的第一枚怀表。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4张图片

下图、怀表上链钥匙,19世纪上半叶制,瑞士。使用金、银、铜镀金、铜、珐琅、蓝玻璃及半宝石材质。现存“日内瓦与历史博物馆”。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5张图片

下图、日内瓦制表师安东尼·达文(1749-1836)画像。原作佚名、年代不详,原作现存“日内瓦与历史博物馆”。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6张图片

下图、自动上链怀表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7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8张图片

下图、1875年的岛塔照片。江诗丹顿于1843年在岛塔成立其工坊,直到1875年才迁往附近的磨坊码头1号;即目前江诗丹顿博物馆及专卖店所在地。    江诗丹顿档案馆藏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9张图片

下图、怀表内部零件,选自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主编的《百科全书》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0张图片

下图、怀表零件,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1张图片

下图、腕表机芯分解图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2张图片

下图、腕表,(因照相机电池耗尽,本照片为手机拍摄,故文字无法识别)。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3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4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5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6张图片

下图、“珠宝镶嵌师”简介。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7张图片

下图、这位老先生是展览期间受首博特邀来馆的珠宝镶嵌大师,参观者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大师精湛的镶嵌手艺。但不能使用闪光灯拍摄,以免影响大师的工作。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8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19张图片

        下图、笼式小鸟报时钟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0张图片

下图、在展馆的另一侧,一位来自日内瓦,正在借助显微镜进行手工制作的“珐琅大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围观、拍照。

早在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就非常喜爱珐琅艺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装饰工艺,珐琅工艺在17世纪正式被引入瑞士日内瓦制表业。

珐琅工艺的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填珐琅(凸釉),掐丝珐琅(附釉)以及最负盛名的微绘珐琅。内填珐琅技法是在金板上刻出模子,再用珐琅将刻出的空槽填满,而掐丝珐琅技法则用金属丝在表面掐出设计好的图案轮廓,再用珐琅填在图案不同的区域或空间,最后,作品需要放入窑内用8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多次,次数取决于共使用几种颜料,颜料由玻璃和金属氧化物组成,根据传统的炼金术配方得出。

微绘珐琅最为精致与困难,但可以让艺术家重现与原作像媲美的透视效果与生动色彩。微绘珐琅所使用的材料是用一种油性粘合剂将非常细腻的粉末和颜料混合在一起制成的,微绘设计图案的复杂程度和颜料种类的多少,决定了它烧制的次数,甚至在8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20余次。

如果工艺师使用的是日内瓦技法,一旦画作完成,他就会做好保护措施,最后一项精细的步骤是,在珐琅上连续涂几层半透明珐琅,每层都需烧制,半透明珐琅增强了色彩的饱和度和亮度,并且突出了作品的精妙内涵。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1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2张图片

下图、这里展示的是日内瓦制表匠的蜡像,表现的是阁楼工坊场景,是根据克里斯托夫·弗朗索瓦·冯·齐格勒的油画复原的,但与油画不同的是,坐在桌旁的工匠,头部、双手和上半身都是会动的。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3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4张图片

        下图、制表师蜡像近景,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5张图片

下图、《阁楼工坊场景复原》说明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6张图片

下图、制表机械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7张图片

下图、1941年瑞士制表师制造的“陀飞轮航海紧密计时器”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8张图片

下图、“陀飞轮航海紧密计时器”简介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29张图片

下图、公元1520年-1530年,匈牙利制表师制造的“报时触摸式领口表”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0张图片

下图、“报时触摸式领口表”说明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1张图片

下图、这是江诗丹顿公司1929年制作,瑞士驻埃及侨民赠给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的“高度复杂功能怀表”。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2张图片

下图、“高度复杂功能怀表”简介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3张图片

下图、来自江诗丹顿公司的“雕刻大师”在现场进行雕刻,从他背后的投影屏幕中可以看到他的每个细微动作。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4张图片

下图、“雕刻工艺师”简介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5张图片

下图、左、中、右:三种超薄机芯,天梭和顾努鲁,约1840年制。瑞士日内瓦。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藏。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6张图片
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_第37张图片


                   后记

         由于本集中很多照片都是手机拍摄的,所以很不清晰。另外,因为这次展览的钟表,均是从“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馆藏和“江诗丹顿公司”馆藏中借用来的国宝文物级精品,故都陈列在防弹玻璃橱窗内,据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的发烧友说,他们拍摄的照片由于玻璃反光和室内照明较暗,拍摄效果也不很好。他们这么说,反正我是信了。

        唉!尽管不理想,那就凑合看吧!这样高水平的国际联合展览毕竟是很难得遇见的。

      “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呀啊”!白娘子如此唱道,真的不错,


         全文完

原题   (原创)时光之芯(下)-“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    2015-11-17 15:33  发表

2018.12.31       阅读(354)| 评论(17)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首博《日内日瓦-时光之芯》-“江诗丹顿”制表大师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