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格尼克效应

        没有完成的事情,或者计划了很久的事情,总是挂在心上,严重点的,便象影子一样,干啥的时候都能闪一下。现在比较流行的GTD,就是将这些念头写下来,处理并计划好,理清思路,专心的一件一件完成。其实,造成这个结果的,就是所谓的“ 蔡格尼克效应”。
  1982年,中日关系还在蜜月期时,两国电影艺术家联合拍摄了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故事开始于1924年,日本著名棋手松波鳞作拜访中国“江南棋王”况易山。两人刚刚将一盘棋开局,况就被军阀抓走。中间经历了三十年的恩恩怨怨,两人与1956年重逢,冰释前嫌。然后,他们站在长城上比比划划,通过下“肓棋”的方式,继续着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且不说中间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时光,两人身为本国高手,肯定下过成千上万盘棋,为什么这盘棋的记忆如此深刻呢?电影作为艺术自然会有虚构,但夸张必须要有现实基础,这个细节后面的心理规律就是:没有做完的事自然会形成驱动力,驱使人们完成它!
  1927年,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最先发现了这个规律,它被称为“蔡格尼克效应”。不过,蔡格尼克是典型的学院派学者,过于重视认知成份,只是把它当成一条记忆规律来研究。她的结论是,回忆未完成工作比回忆已完成工作更容易。
  蔡格尼克正确地指出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个体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引起的紧张状态的影响是持续的,会延续至任务完成。假如任务未完成或工作被中断,这种紧张状态会使个体的心理活动指向未完成的任务,从而对有关内容记忆更牢,并在选择性回忆中显示出来。
  更重要的其实不是结论,而是这个原因。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我眼下好象有什么事要做,但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就是未完成行动的驱动作用。你正玩了半截的游戏,或者打了半截牌,突然被领导叫走去处理“正事儿”。虽然游戏的价值远比不上工作,事后你可能记不清那天作了什么工作,但能记下那没有完成的游戏。
  围棋是游戏,但它也是高度程式化的游戏,有明确的对奕规则,是程序化的社会行为。举凡此类程序化的社会行为,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闭合的圈,驱使当事人一定要把它画完。
  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就是越来越多的事务在时间和顺序上被程式化。上班族必然要“朝九晚五”,高二学生肯定会在两年后面对高考,而高一学生则要等三年。出报出刊,或者重大体育竞赛都有明确的周期,比如日报、月刊。“两会”每年春天召开,会计结算则于年末完成……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些固定的程式约束着他必须走完整个过程才能得到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蔡格尼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