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三万老沈
转载授权(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手机号:17717324202)
近日,全球疫情出现新变化。
多国接连通报发现新冠病毒发生变异。8月15日,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发现了73个新冠病毒毒株的新变种。8月16日,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表示,该国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确认了4例D614G变异毒株。并且,这一变异毒株传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努尔提醒道,这可能代表正在研发的疫苗无法发挥效用。
“怎么办?”,成为了头等大事。
深陷恐惧的马来西亚官方对此束手无策,提出的对策也只有最关键的一条:坚持良好卫生习惯。
一时间,除了戴口罩之外,此前热议的“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再次重回舆论焦点。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和坚持戴口罩的“觉悟”比起来,“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就有点“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感觉了。
从最简单的形式上来讲,人们就普遍感到“麻烦”。单其形式种类来讲,就有三种。
第一种,由餐饮服务人员或消费者使用公用餐具分配菜点,消费者使用个人餐具进食。
第二种,共餐、合餐时,使用取食筷、进食筷的双筷取食方式。
第三种,共餐、合餐时,实行公用的筷子或勺子、叉子进行分菜,做到一菜一筷或一菜一勺。
看似只是“多了一副筷、一把勺”的事,细究之后才会发现,背后的门道还不少。
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公筷公勺分餐制的推行,首当其冲就与千百年来的“传统习惯”相违背。
3月,江苏泰州出台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对家庭用餐使用公筷和公勺也提出了要求,家庭日常用餐按人数配备人手一份公勺公筷。
据中新网报道,有网友表示,在家里吃饭,提出公筷夹菜、公勺乘汤,一家人都感到别扭,尤其是老人,会怀疑是否是年轻一辈嫌弃和自己同桌吃饭,家庭氛围都受到了影响。
也有网友表示,就算全家同意,一家五口人按标准,吃一顿饭就要有10双筷子,最后根本分不清,吃一顿饭乱哄哄,变成了“受罪”。
除此之外,就算是在外就餐,也有现实问题。
有网友表示,如果商家不主动提供公筷公勺,自己主动提出来了,难保与自己共餐的朋友产生想法,显得很生分。
那么,商家主动提出就会好吗?
也不见得。
有饭店表示,对消费者而言,公筷公勺只是有“传统理念”上的冲突,但对于自负盈亏的饭店而言,面对的就是“运营成本”的大问题了。公筷公勺的推广,会让饭店成本上升,这也是推广落地难的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目前,各地政府已经陆续推行公筷公勺这一文明习惯。
5月,浙江省江山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因一饭店未配备公筷公勺,当场做出5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这是我国首张公筷公勺未配备罚单。
6月,甘肃省将“公筷公勺”写入地方立法,是我国较早写入立法的省市之一。
对此,仍然有网友提出了“扎心”的担忧:如果公司领导聚会时顺手夹了一筷子菜给你,你是用法律的武器坚决反对、对他教育应该遵循公筷公勺规定呢,还是欣然接受,当做这是领导对你的赏识?
其实,“公筷公勺推广难”问题绝不仅仅是在当下,早在非典时期,全国人民就已经体会过“推广难”的滋味了。
非典期间,“公筷公勺分餐制”曾被大力提倡。2003年,中国饭店协会专门制定《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但随着非典疫情的结束,分餐制也逐渐被抛在脑后。有专家研究了非典前后居民的健康行为后发现,非典期间外出就餐人群中“总是”和“较多”使用公筷者分别为12.1%和24.8%,到2006年3月则分别降至11.2%和22.7%。
“疫情来了重视公筷,疫情过后自我放松”,成为了一道难以解决的公共课题。
必要与必须
对这一问题,张文宏给出了明确答案。
张文宏表示,分餐制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就是要做!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不做就要承担后果!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无特效药,也尚无有效疫苗。在不断出现病毒变异、传播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严格遵守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仍然是最有效的降低感染率的办法。世卫组织表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
在此种情况下,看似麻烦的公筷公勺分餐制有多必要?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11位疾控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测试使用公筷与否对用餐后细菌数量的影响,发现菌落总数最大相差250倍!主动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分餐制,养成文明就餐良好习惯,能够有效避免“病从口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从各地看,上海走在了推行的前列。这不仅得益于上海政府部门的大力提倡与宣传,还得益于上海市民的整体配合。
据人民日报统计,疫情期间,上海出现了许多新鲜景象。排队领口罩,上海市民自觉排出了“一米站一个人”的队伍;在地铁上,只要人不多,人们也心照不宣地“一门一人,一人一头”。最近,使用公筷公勺成为了上海市民生活的新风向。
此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向市民作了一次科普:合餐制易带来疾病传播,筷来箸往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不少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就是最好的实证,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更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渠道。由此提出倡议,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在家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
出人意料的是,这份倡议书引起热烈反响。十多个小时内,仅上海发布、上海市卫健委官微的总阅读量就超过126万次,评论1800多条,点赞超过1万次!在上海市民群体中,支持者甚多,为上海公筷公勺分餐制的推进迈出了强有力的一步。
从今天起?
事物的矛盾性规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对公筷公勺分餐制而言,也是如此。要想兼得“人情味”、尊重“古老习惯”、讲究“卫生”,是不可能的。如何取舍和平衡,考验着疫情下的每一个人。
朋友们,从今天起您会使用公筷公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