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外教老师

    随着上课铃响,孩子们陆陆续续的回到座位上。Tina老师非常热情的,从教室外面走了进来。孩子们看到Tina老师之后,又是惊奇又是不知所措。因为,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口语课,也是孩子们的第一节外教课。有的小朋友看到外教老师进来之后,惊奇的叫起来:“看,外国人!”有的同学问:“老师,外国人是来干什么呀?”还有的同学问:“老师,怎么会有外国人来我们班呀?”我告诉孩子们这是一节口语课,是学习用英语说话的。孩子们则自己不会说英语。我告诉孩子们只要认真听Tina老师讲话,你们就能明白的,不会说就跟着老师学就可以了。


你好,外教老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Attention!”Tina老师第一次说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们并没有像上英语课一样回答口令,看着有点懵懵的。也许是第一次见面,孩子们只顾着看老师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吧。我猜他们心里一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她的鼻子怎么那么高啊?”“她只会说英语吗?”“她能听懂我说话吗?”……Tina老师面带微笑的看着孩子们,再次说了一遍课堂口令“Attention”,孩子们反应过来了,有个别几个同学已经脱口而出“One!Two!”但是还有大部分同学有些犹豫,但是,很快想要表现自己的想法战胜了犹豫。他们终于齐声回答:“One !Two!”显然Tina老师对他们的回答十分满意,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在老师给出肯定和鼓励之后,孩子们知道了只要回答问题就是好的,老师会表扬,也渐渐的有了一些信心。

你好,外教老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本以为孩子们会因为听不懂外教的话,课堂会乱糟糟的,但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孩子们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整节课都在问:“老师,她说的什么意思啊?”这样的问题中度过。看得出来Tina老师是一位十分有经验的老师。她在孩子们不同的反应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课堂,让孩子又能明白,又能参与其中。孩子们配合的很好,我也在课堂中时时的做引导和示范,有了引导和示范,孩子们也不再去纠结于听不懂老师说的话,他们知道什么时候会跟着老师去读,什么时候跟老师起立做动作。

    “What’s your name?”是老师的第一个问题。一半的孩子还是能够明白的,也都有自己的英文名字。可是,有一半的同学是刚刚起的名字,他们都还没有记住。我身边的几个孩子们知道Tina老师要来问他们名字的时候,非常激动,看他们看着回答问题同学的眼光中充满了羡慕,也流露出想要表达的愿望。离我最近的煊煊同学和雨辰同学忍不住小声问我:“老师,我的英文名字是什么?”于是,我小声的告诉了他们。他们知道后,小声反复的练习,这个认真劲儿可爱极了。当Tina老师提问到他们,他们回答出来后。那脸上的流露出的竟是一种自豪的神情!

你好,外教老师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这第一节课孩子们得状态来说,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外教课的认真、专注。虽然很多地方他们并没有听懂,但是为了参与游戏参与活动,为了展示自己,孩子们还是非常努力的模仿、倾听,尽可能的找到自己能够明白的地方,并且做出回答,甚至有的小朋友,哪怕听不懂,只要老师让举手回答,他都会高高的举起手。虽然站起来回答的并不是老师要问的问题,或者是站起来答的并没有那么好,但是只要参与了,Tina老师都对孩子们给予鼓励和认可,孩子们就在老师的这种鼓励和认可中,慢慢的放开自己,让自己大胆的发言,也让自己在课堂中成为重要的一员。

    看着孩子们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中去,我也十分的高兴,同时也不断的思考。想到自己担忧的地方,有时候觉得也很多余。从成人的角度来想,我们常常会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明明白白的知道,每句话的意思。作为英语老师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担心:外教讲了一堂课,孩子们听得听懂的内容并不多。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们,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他们会不会着急?会不会难受?或者他们听不懂之后,会不会从此就不再听?可是孩子们却用行动让我们看到他们身上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开担心,放下犹豫,放下不信任。给孩子发挥的空间,给孩子展示的平台,而不是紧紧抓住不放。只有放开手,孩子们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而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家长。对于上学这件事情,很多家长也是放不开手,他们总会以为孩子离不开他们,其实离不开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对孩子的依恋和不舍,真正离不开的是大人们。这两天开学也常常会看到有家长送小朋友上学,孩子高高兴兴的在教室里,家长们满脸担忧的在门口,有的人还偷偷的隔着玻璃,远远看着孩子迟迟不肯离开。家长眼中的牵挂,不舍,和担心。有时候也会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种反向力。这种反向的力量往往会掩盖住孩子们真实的能量。大人们的不自信、迟疑、担心往往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发挥。所以还是多些自信,给孩子也给自己。多些能量给孩子,也给自己。多些勇气给孩子,也给自己。相信,这样才能够让孩子,走得更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好,外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