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是能量守恒的?

我和妈妈不算亲密的关系

说来惭愧,我没有写过关于母亲的文章,有时候我也责怪自己,感觉自己似乎有些不孝。和很多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一样,我和妈妈的关系,其实不算亲密,记得从五岁开始,每年和她呆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为了生计,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开家乡到省城里做生意了,所以也只是在暑假和寒假的时候我们才能见面,我们之间的交流也不多。

记忆里我们说的最多的对话:作业做了没?怎么又开电视了?不要乱花钱?或者干脆是一记耳光,不打你你不长记性。我们甚至没有触膝长谈过,就连简单的女生卫生常识,也是我从书里或者从杂志里学来的。更不要说分享我们的小秘密,或者谈谈人生经验。多数只是命令试的对话。也是由于这样得原因,我们得之间得情感连接其实不多。

情感关注的缺失

她们那个年代的人,经历过物质匮乏,所以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主要就是考虑管好温饱就好,至于情感基本上很少关注,小时候自己其实内心有过抱怨,为何别人家的妈妈那么温柔,可以像朋友一样和自己的孩子相处,而我妈妈怎么那么遥远。也许就因为有这样的对比,总是有所期待又失望而归,导致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来,对妈妈总是产生莫名的情绪,导致我们交流说不到三句话就会有争执。

我妈妈是个很要强的人,她常常跟我说,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一样可以,所以只要是她自己能勉强完成的,她都不会求人,包括我爸爸,我也受到妈妈这个品质的影响,很多时候像个男孩子。感情不像别人那么细腻。而如果你表现得越强,就越很少收到关注,因为大家觉得你自己都可以。

因为逼婚关系有了裂痕

在25岁之前,其实和妈妈的关系不好也不坏,上学期间由于大多数时间是住校,家里人也只看成绩,而我的成绩一直还可以,整体上是一个乖孩子,关于生活来说,我是被放养的状态,哪怕是人生道路的选择比如专业和工作的城市,都是我自己说了算。但工作之后,和大多数妈妈一样,也开始会对我的终生大事过问了,在关于结婚对象选择上我们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和妈妈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鸿沟。我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我并不是被爱着的,我是因为有用才会被照顾,一旦偏离了父母的期待,我可能会被抛弃。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这个体验让我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以至于几乎像失去了爱的能力。为了修复这个心理缺憾,我开始思考如何和父母融洽的相处的有关问题。直到我的女儿出生,这些思考的问题才有一个确实感受的解答。

我的女儿在去年八月份出生,因为前置胎盘需要剖宫产,我吃了不少苦头,只有自己经历了生孩子这个过程,才真正理解了妈妈当年在那样的条件下生四个孩子的不容易。经历养孩子的这八个月时间,才能明白,妈妈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应该吃了不少苦。于是我主动找妈妈聊聊关于孩子的问题。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听她慢慢的诉说自己内心的心酸与压力,我的关系就这样满满变得亲密了,比以前最好得时候还好。理解是拉近关系得最佳动力。

母爱是基因的使命

之前听过一个遗传心理学的段子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谁留下的遗产比较多,根据我们的普世经验,一般都会说是爷爷,接下来是奶奶然后是外公,最后才是外婆吧,但事实却是外婆,因为只要外婆才能确定外孙是自己家的血脉。

DNA鉴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就不过短短30多年,所以排除伦理上的因素,理论上来说,父亲是不能确认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在孕育孩子过程中父亲需要付出的努力比母亲要少很多,其实也就给了一个精子,从生理和心理上,父亲付出的远远小于母亲。所以从古自今,父亲的角色在养育孩子得过程中一般都是缺失的。母亲承担了几乎全部得养育责任。就算是现在,新的教育理念得进入我们得生活了,母亲依然是养育得主要负责人。这也许就是基因赋予母亲的使命。

在面对明天时,有着艰巨任务得妈妈也是新人

自然界里,每当母亲孕育孩子,都会表现的特别强悍,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们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同样,我的妈妈也给了我这样的感觉,妈妈表现得很强大,也很要强,几乎生活中需要得技能,她都会(现在互联网时代,她自己也学了微信的使用,一直是个时髦的人),小时候总觉得他们是大人,应该什么都懂得,什么都不怕,于是想快点长大。直到现在的我才明白,在面对明天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新人,他们真的不比我们知道的多多少,如果再加上文化和认知的差异,也许他们比我知道得还少,当成年的我们,不再完全靠他们生活时,面对新兴世界,他们更需要我们想对待孩子一样教他们。

前一段时间,在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理,我学会了一个词,叫抱持,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具备两个基本特征:孩子发展好时,认可他,孩子受挫时候,支持他。或许我们内心的缺憾就是没有获得母亲抱持的爱。细细想来,可能妈妈从小也没有获得这样的爱,所以在养育我们的时候,才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也是由于生存焦虑的因素,无奈选择了我们大家普遍接受的压力教育,棍棒教育,来希望我们成才。而她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对还是不对。在遇到教育问题解决不了时,她也会感到挫败,也会手忙脚乱,可是她必须做出选择,同时承担责任。

因为理解了这些,所以我放下了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爱的这个想法,把我希望的爱,反过来给我的妈妈,也许这也是她缺失的,通过我这些想法的转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也许伟大伤害了我们的关系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标题,“某某道德模范居然做了什么什么,白衣天使的医生居然也这样,爱心妈妈被捕了因为她……”这样总是会获得人们的关注,引起很多人的愤怒。

那么关于母亲这个角色,是怎么样得一个场景呢,其实当我们要开始写妈妈这个命题的时候,应该先跳出来的是伟大的妈妈,伟大成了最多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我不知道你是否有我这样的感受,在我懂事会识字以后,我所理解的母爱几乎都是来自于报纸和书本,都是伟大的,自我牺牲的,无私奉献的,这不禁让我对母爱有了有标准的期待。

就像我和妈妈对话时的无名火,或许就来自这里,我们大多数人和父母的冲突也都是因为我们彼此对彼此的期待发生了错位,不理解和失望情绪的堆积,才让情绪爆发破坏感情。

在成功孕育了一个生命之后,当突如其来的做为一个妈妈你应该怎么怎么样的声音越来越多,当压力越来越大,我不禁想到我的妈妈,在那个物质和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大家都去歌颂无私奉献与伟大的时代,她的不安与焦虑,她的期待于愿景,其实没有人在意。

爱是是一种体验,表达爱是一种能力,和其他技能一样,如果没有创造力,那是需要从他处学习的,所以爱有时候是能量守恒的,如果她都无法得到爱,她又怎么能释放出她没体会过的动西呢?人性是复杂而美丽的,当我接受了这一切,接受妈妈这么多年的牺牲她期待有所回报是自然而然的,并不代表她不爱我时,我侧底释然了。

伟大的母亲不该成为母亲唯一的冠名词,首先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复杂的人性需求,因为爱和责任成为母亲这个角色,不能只给她冠与一个伟大,就限制了她人性的释放。她需要被看见。

当回想起妈妈因为我生病,放弃挣钱跑来陪读,每天为我做饭,当妈妈拿着我画的只有我自己能看出的设计图织出漂亮的独一无二的毛衣,我穿在身上那样的自豪,当妈妈挥起手中的鞭子,在我的手上抽出一道血痕,我当下恨得牙痒痒,她气的头冒烟,当他说我养你这么多年,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就不能为我考虑一下,我一下觉得爱的崩塌,她也觉得委屈……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就在定义母亲和女儿相处的模式,她用行动告诉了我,这就是母爱。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如此的滞后,我们对角色的转换是如此的慌乱,记得作家刘墉有一句话,人生之所以遗憾是因为只有一次,之所以精彩是你不用再来一次。我和妈妈其实都在探索做女儿和做妈妈的方法,我们会犯错,也会有冲突,可是我们依然深爱着彼此,也希望彼此更好,那些经历过的争吵于伤害,是我们对彼此更深的了解,

为只有这一次的么有彩排人生,能够有幸成为母女而感恩。期待更好的未来,也期待我能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母亲。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爱是能量守恒的?)